回覆列表
  • 1 # 安忻睡眠

    人在一晚的睡眠中,有多少時間在做夢?

    人在一晚的睡眠中,通常由清醒至入睡,再由入睡後的淺度睡眠期進入到深度睡眠期,再由深度睡眠期回到淺度睡眠期,然後進入快速動眼期。如此為一個週期,約耗時90到120分鐘,一晚的睡眠約需四至五個週期。

    過去人們一直誤以為只有快速動眼期才會作夢,然而由於科技及研究方法的精進,發現除了快速動眼期外,其他睡眠期也會作夢。

    當人從清醒入睡時作夢的機率是30%至40%,淺度睡眠期作夢的機率是70%至75%,深度睡眠期有50%,而快速動眼期則有85%至90%的時間在作夢。

    以一個正常的年輕人來說,淺度睡眠期在一晚的睡眠中約佔50%至55%,深度睡眠期約佔20%至25%,快速動眼期約佔20%至25%。因此我們可以換算在一晚的睡眠中,約有50%至60%的時間,我們是處於作夢的狀態。

    夢境進行的時間是否跟現實世界的時間一樣?

    根據研究,夢境進行的時間跟現實世界中的時間是一樣的,並不會比現實世界中的時間快或慢。因此‘黃梁一夢’應是屬於杜撰的故事,而非事實。

    我們為什麼會做夢?

    關於夢的形成可分為兩個部分:神經生理學及精神心理學。

    精神心裡學早在佛洛依德時代就被提出。弗洛伊德將夢的形成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為隱夢,即作夢的材料,包含睡覺時生理感覺的刺激、白天腦部活動的遺蹟及潛意識。

    第二部分為夢的製作及加工,透過象徵化作用、凝縮作用、轉移作用、投射作用、形象表現作用及再修整作用等六個作用,將夢製作加工。

    第三個部分則為顯夢,即是作夢者所體驗到的夢境。

    茲將弗洛伊德對夢形成的看法詳述於下:弗洛伊德認為,從心理學角度來看,通常所說的夢,其實是由三個部份組合而成。

    (1)隱夢:發動與引起顯夢的潛意識活動,包含潛意識的慾望與意念。

    夢的題材一般有三個來源:睡眠中從體內外傳來的各種感覺刺激,如來自身體內部的飢餓感、乾渴感、疼痛感、尿意感、尿意和便意,來自周圍環境的聲音、強光、冷熱改變的刺激等。這種來源的夢極為常見,飢餓時夢見進餐,口乾時夢見購買飲料,尿漲時夢見找廁所,聽見鬧鐘鈴響時夢見救火車駛過,冬天雙足露出棉被時夢見赤腳渡河…等。白天意識活動的殘跡,即俗話說的‘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正是這種夢的寫照。與白天意識活動有關的夢,其表現形式與實際情況距離多遠,取決於這些意識活動的性質是否現實可行和合乎道德規範,也取決作夢者白天的心境和嚮往。例如,經濟拮据的人夢見重六合彩,若讀備考的學生夢見郊遊聚餐就是這類夢的例子。潛意識中‘原我’的慾望與意念。當然這些潛意識的慾望、意念與衝突在進入意識,成為顯夢內容之前,早已經過的夢的製作的加工改造,變的面目全非。夢的解析就是為了發現其廬山真面目。儘管夢的題材有三種不同的來源,但在構成具體的夢時,它們卻很可能攪和在一起,同一個夢中可以出現兩種或三種題材,既有當前的感覺或白天活動的痕跡,也有原我的慾望與意念。

    (2)夢的製作:並不是漫無邊際,無章可循的。佛洛依德認為,常見的夢的製作乎法有六種。

    象徵化作用(Symbolism)

    凝縮作用(condensation)

    轉移作用(displacement)

    投射作用(projection)

    形象表現作用(representability)

    再修整作用(secondary revision)

    (3)顯夢:為作夢者所體驗到的夢境,是夢的意識部份。而關於神經生理學,則屬Hobson提出的‘活化—合成’理論最受世人矚目。Hobson認為夢境中情節的雜亂無章,應是腦幹產生的神經衝動,往上刺激大腦,刺啟用化的部位也是雜亂無序,活化那個部位就會產生那個部位儲存的訊息,將這些不同部位的訊息組合起來就是夢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各個玄幻小說的修為等級名稱,要特別的,要多幾個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