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鴨綠江畔的濤聲
-
2 # 董滿憲
電視走進千家萬戶才多少年?有多少人見過多少奧巴馬之前的歷任美總統的演講現場直播?還有就是英文普及了嗎?觀眾聽懂奧巴馬全文的有幾人?就談論接不接地氣。不好意思,這個問題只能這樣回答了。
-
3 # 李姓先生
美國總統基本都具備脫稿演講的能力,尤其是現任美國總統特朗普更是經常在講話現場直接把助手給他準備好的稿子給丟掉。奧巴馬在任期間當然也有脫稿演講的時候,至於他脫稿演講是不是最接地氣,這個問題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奧巴馬確實是一位非常接地氣的總統,他沒有什麼官架子,而且他還經常會在媒體面前接受採訪,甚至奧巴馬還偶爾會鬧出一些尷尬的事情。不過實際上美國總統都比較接地氣,現任美國總統特朗普比奧巴馬更能跟民眾打成一片。美國總統之所以普遍非常接地氣,這主要是因為他們都是美國民眾用自己手中的選票選出來的。大多數美國民眾肯定更喜歡接地氣的候選人,那些高高在上並且喜歡擺官架子的候選人必然很難獲得民眾的好感,他們更別想贏得美國大選。
美國從建國至今已經產生過40多位總統,這些美國總統基本都擁有很強的演講能力,即便是口無遮攔的特朗普,實際上他的語言也具有很強大的號召力。奧巴馬擔任了8年美國總統職位,他雖然算不得是一位很偉大的美國總統,但是他給美國國內外的大多數人還是留下了不錯的印象,奧巴馬在卸任美國總統職位的時候也依然維持著很高的支援率。有些人認為奧巴馬脫稿演講最接地氣,這大概也只是那些對奧巴馬印象比較好的人的個人觀點,實際上大多數美國總統都是很接地氣的。
-
4 # xlisfo
里根 克林頓 奧巴馬口才都很好。里根演員出身 有這方面的訓練。克林頓和奧巴馬都是名校畢業生 自然才學出眾。
-
5 # 四十五度說
在大家的眼中總統的演講大多數的時候是嚴謹的、深層次。但奧巴馬卻不走尋常路,接地氣是他獨特新式方法。為何奧巴馬演講比較接地氣呢?這與他的成長環境有必然的聯絡。奧巴馬出生於夏威夷,父親是肯亞的一名黑人經濟學家,母親是美國一名白人女教師,奧巴馬在兩歲的時候父母離異,從小與母親姥姥姥爺長大。種族歧視在美國根深蒂固,在一堆白人中生活,自小就感受到與他人的差異,常常自卑。
膚色的差異也讓奧巴馬備受歧視,就此讓他產生了身份危機。他經歷了一段時間的消沉,在他的自傳《我父親的夢想》中說過“我在十幾歲的時候是個癮君子,當時我與任何一個絕望的黑人青年一樣,不知道生命的意義何在。”但奧巴馬不是甘於向命運低頭,不甘於被人瞧不起。,他是一名勇士。他努力學習考取哥倫比亞大學學習國際關係。年輕時候的底層生活讓他更懂得平民大眾的需求也懂得怎樣的溝通方式最有效。
接地氣也是奧巴馬獨特的個人魅力,在美國總統的選舉中奧巴馬巧妙利用自己的身份背景,強調民族融合團結,他的底層生活的經歷更加有說服力,奧巴馬能理解民眾的心聲和需求,他發出了“我們能”的口號,贏得了一大部分年輕人的支援,幽默風趣的特點也讓他得到女性選民的部分支援。接地氣的演講方式本身就充滿了活力,更能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說者輕鬆,聽者愉悅。
美華人的性格相比於英華人有著很大不同。美華人個性隨和不拘禮節,當你在街上對陌生人無意多看幾眼他可能對你微笑打招呼,他們對於問候的表達簡單隨意,他們也比較在意他人看法,如果讓人覺得自己不親切而疏遠自己,他們會因此難過。如果想要獲得民眾的支援,接地氣是必不可免的。接地氣的演講方式讓奧巴馬捕獲人心,成為美國曆史上第一位黑人總統。
-
6 # 縱橫觀智庫
美國現存4位前總統,分別是第39任總統卡特、42任總統克林頓、43任總統小布什與44任總統奧巴馬。除了小布什以外,其他3位美國前總統的演講能力都比較強。在美國想要競選總統,演講能力的重要性甚至超過候選人本身的能力與學識。而奧巴馬作為一名非洲裔美華人,能夠過關斬將,成為美國第一位非白人總統,很大程度上依靠了其超高水平的演講能力。但與題主感覺相反的是,奧巴馬脫稿演講的能力並不行,而是依靠事先準備的演講稿進行演講。如果說到脫稿演講,現任美國總統特朗普才是佼佼者。
克林頓、奧巴馬、小布什
奧巴馬出生於1961年,2008年成功當選美國第44任總統的時候,僅僅47歲。奧巴馬之所以能夠47歲就當選美國總統,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他超凡的演講能力。在2004年的美國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上,奧巴馬做出名為《無畏的希望》的演講,主要講述了他外祖父作為二戰老兵對美國各項政策的感受,也談到了對小布什發動伊拉克戰爭的看法。《無畏的希望》演講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奧巴馬一躍成為美國民主黨內的政治明星。
2008年美國總統大選,奧巴馬獲得了365張選舉人票,以領先192張選舉人票的絕對性優勢打敗了共和黨候選人麥凱恩,成為美國曆史上第一位非白人總統。在2008年12月的勝選演講中,奧巴馬以數個“Yes we can”(是的,我們可以做到)來闡述美華人創造力、美國社會的不斷進步以及美國實力的強大,如汽車和飛機的發明、登上月球、促成柏林牆倒塌等。此次勝選演講大獲成功,“Yes we can”也成了奧巴馬的名言。
不過,奧巴馬並不擅長脫稿演講。奧巴馬參加美國總統競選演講的時候雖然非常年輕,卻也是一位從政超過12年的政治人物,非常重視自己的言行。更何況,奧巴馬還是一位非裔美華人,演講中稍有不慎,就會極大的影響他的支援率。所以,奧巴馬在公開演講時能夠對著稿件滔滔不絕。一旦脫稿,奧巴馬就會變得磕磕巴巴。
與奧巴馬相比,現任美國總統特朗普才是一位脫稿演講的高手。特朗普是一位政治素人,趕上了美國衰落的大背景,美華人普遍對傳統政客感到失望。特朗普在2016年戰勝了希拉里,成為了美國第45任總統。特朗普與二戰後歷任美國總統都不同,非常希望在演講的時候即興發揮,也就是不按照事先準備的演講稿表。也正是特朗普有別於美國傳統政客的照本宣科,才能夠吸引大批美華人的支援。
-
7 # 黑先生1998
美國總統的演講基本都很接地氣,這是美國曆屆總統必備的技能,因為最初他們需要公開演講吸引選民把票投給他們自己,久而久之也就練就了脫稿演講的本領,而且通常都會加入屬於他們自己的獨特風格。
奧巴馬演講
沒有任何一位美國總統從一開始就能做到脫稿演講,他們一開始都用稿子或者從背面看是透明的提詞器,只不過有些總統慢慢不喜歡這樣,他們喜歡不拘一格的表演,當然也是在他們“人設”的基礎上。
奧巴馬的“人設”就是接地氣。看履歷,奧巴馬在哥倫比亞讀過大學,27歲進入哈弗攻讀法學博士,可擁有如此光鮮履歷的他並非出自美國的名門世家。1961年,奧巴馬出生於美國夏威夷州,1964年隨母親到了印尼,1971年再次回到夏威夷,1979年輾轉到美國本土,這期間奧巴馬還是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小混混,也正是這段時間,奧巴馬懂得了什麼叫生活。奧巴馬在回憶時曾說過:“十幾歲的他還是一個癮君子,他和其他黑人一樣,不知活著的意義。”
都說“浪子回頭金不換”,青年時期迷茫的奧巴馬真的證明了“浪子回頭金不換”。在回到美國本土後的那段日子裡,奧巴馬經歷了人生的轉折,他開始與生活做鬥爭,他要做別人眼裡的優等生。1983年奧巴馬從哥倫比亞國際關係專業畢業,1985年進入美國哈弗學院併成功在三年後取得博士學位,1991成為能說會道的人權律師,1993到2005年在芝加哥大學任教。
青年時期的奧巴馬
奧巴馬1996年開始從政,閱歷豐富的他在政界也是如魚得水,當然,也都歸功於他的那張名嘴。奧巴馬的演講富有親和力,因為他經歷的多,他會換位思考,他知道他所演講的物件需要什麼,希望聽到什麼,希望演講者如何表達。奧巴馬不像特朗普那樣不要稿子的瘋言瘋語,畢竟特朗普沒有像奧巴馬那樣活過,他不懂美華人需要怎麼樣的生活。
奧巴馬的稿子基本都是自己寫的,之後才會交由團隊潤色,但是每當即興之時,奧巴馬會經常不看稿子,他不會擔心自己出錯,因為他知道他所講的都是臺下的人喜歡聽的,當然,有時候特別長的演講,他會列一下演講的提綱。2017年,奧巴馬卸任美國總統,卸任後奧巴馬並沒有停止演講,他在用他的故事激勵每一個有夢想的人,他想鼓勵那些當初和他擁有類似疑問的人“黑人為什麼不能當美國總統?”
特朗普與奧巴馬
在卸任後,奧巴馬的演講變得更加不拘一格,即興時常會用犀利的話語表達對現任美國政府的不滿,對特朗普政府的不滿,對特朗普本人的不滿。在演講方面,奧巴馬無可挑剔,睿智而又犀利,當然,這並不代表奧巴馬在其他事情上沒有爭議。
回覆列表
為何美國總統演講只有奧巴馬接地氣呢?說實話奧巴馬總統真的是很接地氣,但並不是就說其他的總統不優秀,應該說美國每位總統都很出色,比如說;特朗普就是一個讓人匪夷所思的另類,所以,全世界的人們才會永遠記住他的名字。因為,大家都知道世界上有兩種才,一個是天才,一個是蠢才,因為這兩種才都是世間不可多見的人才,所以,蠢才非川普莫屬。話歸正傳;為什麼就奧巴馬脫稿演講比較接地氣,不過說實話,我只看過奧巴馬和特朗普的演講,可是我並不關心這些,自然更不會聽什麼演講。而這倆個人當然奧巴馬的演講最能打動人,而之前的那些總統演講如何,我更不知道該如何評價,因為我根本沒有聽過那些更遠的前總統的演講,所以不敢過多的評價。
奧巴馬的演講確實是非常的打動人,他總是能夠切入一些比較現實、被人們關注的問題,所以很快就能吸引到人,再加上奧巴馬本身就非常厲害的演講技巧,讓人聽他的演講真的是一種享受,我還記得一零年在芝加哥的演講,真的是讓人聽的嗨起來了,當時差點就變成奧巴馬的小粉絲
,但是還好我忍住了,不然就成為了資本主義的走狗了哈哈哈。
我認為奧巴馬演講這麼厲害的原因肯定離不開他上千場演講的經歷,在當總統以前,奧巴馬在議會就有過很棒的演講,在每一個舞臺想必他也是盡力的在完善自己的演講,也在不斷的練習、打磨自己的演講技巧,才能夠做到現在這樣爐火純青的演講技術。
最後,我認為奧巴馬肯定也不是一個人鑽研出來這麼厲害的演講,也一定有一個團隊在背後支援他,幫助他完善自己的演講,並且有一個演講團隊不斷指導奧巴馬如何做到盡善盡美,畢竟只靠奧巴馬一個人或許真的做不到這麼完美,我們只是看到了光鮮的表面,而背後還有許多人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