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很喜歡書,不光是是喜歡看,還喜歡買。只要路過書店,就想買一本,也不一定有自己想要的,但是就是沒有辦法控制自己想買本書的慾望
20
回覆列表
  • 1 # 小樹洞

    其實我也是個喜歡買書的人,雖然經常不看……關於這種看到書就想買的行為,我覺得應該是幾種心理共同作用的結果。

    1、重視知識心理。這種心理,更確切的說其實是一種文化傳統,在各民族中都有體現,只是在中國表現的更為明顯。因為世界各民族的精英都是透過圖書才能瞭解世界,瞭解自己。更不用說中古時期的中國,讀書識字對一個普通人晉升社會階層的重要意義了。所以這種對知識的重視的程度,很少有哪個民族能夠超過中華民族。

    2、審美需要。有的時候,我們買書並不僅僅是為了看,更是一種生活裝飾,就像買花一樣。花瓶裡插著玫瑰和插著雛菊,給人的感覺就會完全不同,所以很多時候我們買書,填充自己的書架,就像在花瓶中插花一樣,可以折射出買書人對自己的預期、品味和性格特點。而這一摞紙張,之所以能有這種審美價值,和第一點中提到的對知識重視的心理有著很大的關係。

    3、專屬感--白紙心理。我們幾乎所有的人,相對於一張畫了線條的紙,都會更喜歡一張白紙。因為這張白紙在我們手上會存在無數種可能性,這這些可能性,都將由我們來賦予它,換句話說,這張紙,將由你定製,是你的專屬。一本新書對於我們來講,也有著類似的意義。當你拆掉封裝,翻開它的剎那,你對它就會產生一種心裡連結,你會認為它屬於你,並且只屬於你。不僅僅在買書上,這更是拆快遞的樂趣之一。

    而且,在我們看書的時候,就像和朋友深入交流一樣,這個過程中我們的喜怒哀樂都會被投射到書中,以後在看到它的時候,就會想起當時的情景和心情,這也是讀書這件事本身給我們帶來的最大樂趣,它無關乎知識只是我們的經歷。我們生命中和一本書一起度過的時間,讓這本書成為了我們生命中的一部分,這種專屬感,是誰也奪不走的。

    所以呢,愛買書的人,對自己的生活,都有自己的見解和期望。不同的書籍,組合拼裝出來的,正是我們獨特的思想和生活。

  • 2 # 凌晨新語

    我也喜歡看書,同樣我也喜歡買書。

    別人喜歡看喜歡買什麼心理我不知道,但自己喜歡的心理自己知道。絕對不是葉公好龍一樣的情況。

    比如孩子小時我喜歡買《父母必讀》,每期一到我必買,買回後會仔細反覆閱讀。第一次為人父母的我很多育兒方面的知識都是從上面學來的。新書一到手,就會迫不及待仔的閱讀,這種喜悅的心情是別人無法體驗的。

    現在的我最喜歡的是《今日關注》,每個月一到時間,我又會迫不及待買回閱讀。雖然現在網路比較發達,但我還是會買回閱讀。並且我還會從網路上購買自己喜歡的書籍。

    看書能讓自己浮躁的心變沉靜,看書能讓自己的心變充實。學會和書交朋友,你就不會再覺時間難打發,學會和書交朋友,你就不斷的充電時刻與時俱進……

    只有真正愛書和愛追求與時俱進的人才會去買書,所以買書的人買的不僅是買書而且是知識,是一種力求進步與時俱進的心理。

  • 3 # 深有心歡陽照來

    謝友之邀!答題:從題目中可以看出自己應該是一個喜歡文化的人。當然也看到一些提示,正常人如果是愛學的一般都取之於示好與特常,而不是什麼書都買。書是分很多種,假如買一堆自己看不懂又不理解其中之意就沒有什麼意思了。看到書就想買是一種什麼樣的心裡?這個問題應該出自於大腦跟心理的因素,在別人看來就覺得像是有病。如果遇到婁似的情況建議自己儘量去剋制,把心情放於一些重要的目標上來。由於時間的關係,不細解。謝謝大家!

  • 4 # 生活趣味漫畫

    潛意識中總想充實自己,求知慾強,總覺得路過書店,沒進去選一本說不定就會錯過什麼好書。這樣的心態有點過了,應是有目的的去買書。悠閒時,逛逛書店買幾本感興趣的書,確實會有內心踏實的滿足感。但記住貪多嚼不爛,還是路一步一步的走,飯一口一口的吃。多了放那兒也吃不下。過後,又有想買新的,如此惡性迴圈,目的已從看書變為藏書反倒效果不好。只要有主動學習的意識,就不會錯過任何應該得到的,沒得到,說明你的意識和需求中還沒有,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往放平心態,買些對自己有用的書,隨時拿起翻翻還是很不錯的感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岳飛的死因真的是“建言立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