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劉國明
-
2 # 小凌說史
朱允炆在南京城被攻破之後,下落不明!據《明實錄·太宗實錄》記載,:“不期建文為權奸逼脅,闔宮自己焚燃。”,官方說法就是建文帝朱允炆自焚而死了。
不過明朝官方說法是出於維護明成祖朱棣統治的政治目的,民間對於朱允文最後的結局大概有兩種猜測。
其一:出家為憎說1.湖南永州新田縣發現明代遺址大觀堡,像是朱允炆避難的行宮,裡面還有相關碑文記載和《史氏族譜》相佐證。
2.據萬曆《錢塘縣誌·紀制》記載:“東明寺在安溪大遮山前,建文君為僧至此,有遺像“。
其二:出家為道士說建文帝朱允炆逃出南京城後,隱姓埋名避居在江西三清觀中當了道士,在周圍的石壁上留下了不少的文字。
據《明史·姚廣孝傳》和《胡濙傳》記載,明成祖朱棣是懷疑朱允炆沒有死的,把朱允炆的主錄僧溥洽關了多年,逼問他交代朱允炆的下落,並且派鄭和下西洋尋訪朱允炆的下落。
綜上所述,明成祖朱棣尋找朱允文的下落,這個是歷史的事實,但是朱永文最後的結局如何?只能說是一個謎!
-
3 # 黃閏帝
朱允炆的生死一直是個迷,眾說紛紜,沒有一個明確的結論。
朱允炆是朱元璋的長孫,太子朱標之子。朱標中年早逝,朱元璋最終傳位給朱允炆。朱允炆稱帝后史稱建文帝,僅僅在位三年多就被燕王朱棣造反成功。而建文帝的下落也成了迷。
朱棣小的時候朱元璋就沒怎麼管過他,朱元璋大力教導太子朱標,朱標因為威望也高。有朱標在朱棣什麼也做不了,也不敢做。好不容易太子死了本以為能競爭下皇位,結果朱元璋搞一言堂,不給他機會。因此朱棣在朱元璋死後不服朱允炆,而起兵造反,在眾多造反案例中居然還成功了。
有一種說法是朱允炆在朱棣打入南京城時就自殺。據永樂年間《明史稿》的記載,在朱棣兵臨南京城,李景隆開啟城門放朱棣人城,建文帝見大勢已去,跳人火中自焚。
也有人根據明史胡濙個人經歷判斷建文帝潛逃。胡濙此人名不經傳,在靖難之後,被朱棣寄以厚望。不生從事尋找朱允炆的事業,因此而得亨富貴!
也有一種說法是:靖難之役朱允炆敗逃之後出家了。很多說法,難以辨別。
-
4 # 幾葦渡當年
朱允炆最大可能是沒死。不然朱棣不會幾十年的找尋他。
至於朱允炆去幹嘛了,是當和尚出家了,還是跑到海外了,或者隱藏成平民,都只是默默無聞的度過餘生。
作為一個曾經的皇帝,這種擔驚受怕的日子,想必他一定很後悔。
如果他當年真的有勇氣將一切燒成灰燼,那麼他至少得到了解脫。
-
5 # 鹹魚閒聊
關於朱允文的下場,在正史《明史》中只有這麼一段記載:“谷王橞及李景隆叛,納燕兵,都城陷,宮中火起,帝不知所終。”也就是說,朱允炆不見了,誰都不知道他的結局如何,現在流傳的有以下三個說法。
一是死於大火之中,朱棣找到其屍體,以君王之禮厚葬。二是化妝成和尚,從地道逃出皇宮,從此隱姓埋名,平淡的生活,很多人都傾向於相信這種說法,因為那天火勢太大,最後找到的屍體被燒的連男女都分不清,更別說鑑別是否是朱允炆本人了,但朱棣急於登位,如果找不到朱允炆,那麼他這個皇位坐的就名不正言不順,所以就先隨便找了一具屍體對外宣稱建文帝已死,然後再暗中派人四處尋找。三是逃亡海外,朱棣不知從哪裡得知這一訊息,於是他便派鄭和七下西洋,在宣揚明朝國威的同時,沿途打探朱允炆的下落。
以上這些都是後世人們的猜測,至於朱允炆真正的結局,卻成了一個未解之謎,但是在《明史 胡濙傳》裡有一句記載,值得推敲:“(胡濙)二十一年還朝,馳謁帝於宣府。帝已就寢,聞濙至,急起召入,濙悉以所聞對。漏下四鼓乃出”,不瞭解胡濙的人可能看見這些記載心中生疑,這和朱允炆有什麼關係?那麼我先介紹一下胡濙,再來說說這段記載,胡濙是建文二年進士,他歷仕六朝,近六十年,是明宣宗朱瞻基的“託孤五大臣”之一,他從永樂五年起便受朱棣之命,連續十七年在外暗訪建文帝的蹤跡,這期間胡濙的母親去世,朱棣都不允許他回家守喪,而是給他升職嚴令他繼續尋訪,可見朱棣想知道朱允炆下落的迫切心情,所以這十多年來,胡濙只有一個任務,那就是找到建文帝的下落,只有探得建文帝的下落,他才能回來覆命,基於這個前提,才有了上述永樂二十一年的那次急回宣府謁見朱棣的記載,之所以在宣府是因為當時朱棣正親征北蒙,那一天夜裡胡濙快馬加鞭趕到宣府,已經睡下的朱棣得知胡濙趕來也是迫不及待的召見他,因為他知道如果沒有那個人的訊息,胡濙不會回來,更不會如此著急的要見他,君臣二人一直交談到四鼓時分,大約是今天的凌晨兩點。
至於君臣二人都談了什麼,史書沒有記載,只記載胡濙把自己知道的都一一稟告給朱棣,那麼我們來推測一下,胡濙都知道了什麼,無非兩種情況,一是朱允炆死了,二是朱允炆沒死,如果朱允炆死了,胡濙只需告訴朱棣他幾時死的,死在哪兒,因何而死,有什麼證據,讓朱棣心安就行,用不著說到四鼓。所以有很大的可能是,朱允炆沒死,而胡濙也找到了朱允炆,並見到了他,前面說過胡濙是建文舊臣,昔日君臣相見,自當唏噓不已,朱允炆也早已沒有了當年的那股少年意氣,容光煥發的姿態,面對胡濙,也許建文帝對他說了很多感慨的話,也想透過胡濙告訴朱棣,自己過慣了山野生活,早已對帝位死心,讓朱棣安心當他的皇帝,自己不再是他皇位路上的絆腳石,一邊是舊主,一邊是新君,此等大事胡濙做不了主,於是他急回宣府,把這些情況告訴了朱棣,朱棣也細細詢問了朱允炆的近況,加之朱允炆本是他的親侄子,想起當年與他的父親,自己的親大哥朱標手足情深的畫面,心中不免生出一絲愧疚與憐憫,從此朱棣放下了心中的石頭,不再去打擾朱允炆。
以上這些也是推測,至於朱允文到底最後的結局如何,或許永遠不會被人所知,但是基於他登基之後寬刑省獄,一改朱元璋時期的嚴厲法律制度,實在是一個心善之人,所以人們大多對他都抱以同情之心,都希望他的結局能好一點。或許不知道才是最好的結局吧!
-
6 # 石榴妹的書架
很早之前看完《明朝那些事兒》,個人也是覺得朱允炆沒有死。希望真如《穿越時空的愛戀》的結局一樣,穿越回現代,與小玩子想愛一生。
當時朱棣囚禁了溥洽,朱棣一直懷疑他幫助朱允炆逃走的,可是被囚禁拷打,都沒得到答案。朱棣派鄭和和胡濙分兩路去尋找朱允炆。胡濙找了十幾二十年,連母親去世都沒回去。後來半夜去找朱棣,密談了好久。如果只是死了,沒必要談那麼久,談那麼久的話,可能就是在轉述一些朱允炆的情況。到底談了什麼,無人得知,歷史謎團,但是最好的一種情況就是,朱棣繼續做你的皇上,朱允炆就在民間做一個普通老百姓。
其實在朱棣奪權的過程中,通過當年明月的小說描述,個人感覺朱允炆當上皇上之後,經歷了那麼多,對於權利遠遠沒有叔叔那樣渴望。 朱允炆坐上龍椅,才知道爺爺朱元璋的辛苦,那工作量,妥妥地時代勞模;面對周邊虎視眈眈的藩王,只能透過削藩來保證自己的位置;自己的親叔叔造反,自己身邊可用的人(對李景隆印象特別深刻)都是豬隊友啊,他沒有像叔叔一樣擁有姚廣孝;知道最後朱棣打到南京,面對外面對自己趕盡殺絕的親叔叔,他無奈,絕望,最後選擇燒燬自己的宮殿……
經歷的這些,和最後被奪權的結局,朱允炆逃出之後,就安安穩穩平平淡淡的過完自己的一生,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回覆列表
我認為有兩種結局:一無奈自焚;二削髮為僧。1399年7月,朱棣以“清君側”之名發動“靖難之役”,經過四年艱苦卓絕的戰鬥,朱的軍隊攻入南京,皇宮太亂,建文帝料定逃生無望自焚。為何建文帝選擇這條道路,難道他沒有更好的選擇嗎?眾所周知,朱元璋打下天下,把他的兒子分封到各地做王,這樣做無非是希望朱家天下長治久安。建文帝繼位以後,他聽從大臣齊泰和黃子澄建議“削藩”,因為他深感他的帝位受到威脅,短暫時間,他先後廢掉周王、代王、岷王、湘王和齊王。兔死狐悲,物傷其類。其他藩王都面臨著共同的命運,表面上還不敢公然違抗朝廷,實際上中各自心懷鬼胎,坐山觀虎鬥了。這就是建文帝和朱棣戰爭期間沒有地方勢力助戰朝廷的原因了,也是建文帝失敗的一個因素。1402年6月13日,李景隆開城門迎降朱棣這也說明建文帝當時對局勢十分清楚,李的行為甚至是得到建文帝的默許。“年少好學,性格寬厚”是對其的評價。短暫數年,江山易手,這對於一個胸懷大志的帝王來說是何等絕望,只有一死來明志了。也許大家說,建文帝為何不逃跑?能逃跑出去嗎?往什麼地方跑?哪一個藩王肯接納你?這都是面臨的系列問題。自焚是他唯一首選。削髮為僧這種說法很廣泛,見諸各種文獻。這種說法是建文帝藉助地道逃出宮外,後隱名易服,雲遊天下。下面這首詩據說是避難貴州廣順所寫:風塵一夕忽南侵,天命潛移四海心。鳳返丹山紅日遠,龍歸滄海碧雲深。紫微有象星還拱,玉漏無聲水自沉。遙想禁城今夜月,六宮猶望翠華臨。詩文內容和口吻符合建文帝身份,但我們很難證明是否是後人假託,這就有待進一步考證了。還有一首詩據說在雲南的獅子山的一座小廟出現,引來一些人探秘。全詩是這樣的:牢落西南四十秋,蕭蕭白髮已盈頭。乾坤有恨家何在,江漢無情水自流。長樂宮中雲氣散,朝元閣上雨聲收。新蒲細柳年年綠,野老吞聲哭未休。沒有真情,何來如此肺腑流露?一個亡國之君的悲傷是凡夫俗子不能體會的!我一直思考這樣的問題?明朝並不遙遠,為什麼像建文帝下落的事歷史沒有清楚的記載呢?從明成祖朱棣滅方孝孺十族我得到啟示:不給朱棣寫詔書我滅你十族(共殺873人),誰還吃豹膽呼言亂語說忌諱之言!還有一種說法是建文帝逃到了海外,鄭和七次下西洋其中一個目的就是為尋找失去蹤跡的建文帝。我認為這種說法缺乏理論和事實的支援。建文帝能活著已是一種奢望,在當時的環境下能出走到海外無異是天方夜譚。多少年過去了,明成祖勢力根深蒂固,捲土重來等於白日做夢。鄭和從1405年到1433年前後經歷28年,最遠到達東非、紅海,這問題不言而明。其實鄭和下西洋在《明史鄭和傳》有答案:“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歷史眾說紛紜,為我們留下懸案,去偽存真、探索是我們未來人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