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特立獨行的教育

    這個並沒有絕對的,有的放養式的孩子是真的“放養”了,肆無忌憚無所顧忌,因此也談不上自我約束和自我管理。有的放養式的孩子卻可以形成很強的內在的自我管理和約束的能力。為什麼會形成前後的反差?最關鍵的還是要看家庭環境的薰陶如何。

    如果一個家庭裡的所有成員都積極上進,回到家裡就自覺自動看書看報不閒聊,遇事反觀自省,在這樣的家庭氛圍的影響下,孩子即使放養也會有很強的自我約束能力,這是潛移默化的影響。相反,如果一個家庭裡的成員散漫慣了,拖沓慣了,一回到家吃完飯就窩在沙發上玩手機打遊戲,遇事相互指責抱怨互相推諉責任,孩子即使嚴格管教也成不了什麼氣候,放養的結果也不盡如人意,在這種環境的薰陶下他並沒有感受到人是需要自我約束的,而是自我放縱成自然。

    因此,人都是習慣的產物,而習慣是如何培養的?就在於平時一點一滴潛移默化的環境薰陶中,對於孩子來講,家庭這個場所,是最主要的環境薰陶和習慣養成的場所,而場所裡的成員以及關係互動的過程,則成了孩子習慣培養的最直接推手,並不是哪種家庭教育模式的好壞,因為一個教育模式還是要透過人的層面來實現,核心要素還是人,在家庭教育中,不解決人的問題,不解決“如何做父母”的問題,很難去教育引匯出優秀的孩子

  • 2 # 中年打工人的閒暇

    不同年齡段適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孩童時期,自主學習的意識尚未形成,這時候必須家長起到引導督促作用。放而任之,會讓孩子更加迷茫和不知所措。當孩子有了自己獨立學習能力,和一定的自我學習意識以後,可以適當放寬管理。尤其是叛逆期的引導尤為重要。

  • 3 # 大嶼海棠

    放養式的孩子獨立性強,這是事實。但是自我管理能力更強,我想這是沒有道理的!

    我是70年代出生的,我們那時的孩子全是放養式成長的一代。爸媽都是在田裡勞動,我們孩子都是自己玩自己的。逛透了整個村,每家的水果都偷過,附近的河哪個角落都遊過,爬樹常常摔,這就是典型的“野孩子”,性格上還有什麼自我管理自己?只是隨意玩,隨心所欲,哪有自我管理的這種想法。

    生活上,早、中、晚飯準時回家吃飯,其他時間就整個村孩子匯合,然後到處玩,幹盡一切“壞事”,晚上玩累了,一身骯髒,直接爬到床上睡著了,然後勞累後的媽媽經常把睡眼朦朧的娃拉起來洗刷,然後又睡了。生活上哪有自我管理 ,也是隨性而已。沒有自己管理自己培養,哪有更強之說?

    學習上,放學回家,那時沒有電視、電腦、手機,吃完晚飯直接和村裡的孩子捉迷藏、玩遊戲,哪有自己管理,管理自己做作業,哪裡有自己複習功課?所以也沒有管理能力強的說法。

    我是老師,從我二十幾年的學生分析,農村的孩子,尤其男孩子,從小沒有人管,讓許多智力強的孩子在小學就沒打好基礎,所以到了初中就沒有辦法學好知識,就上不了高中,浪費了人才。

    為什麼出現這種現象?因為他們沒有管理能力。

  • 4 # 馬小格

    你可要搞清楚,放養式教育不等於放縱式教育。很多家長都分不清這概念,認為放養就是什麼也不管了,任其自由發展,相信一切水到渠成,如果真有這樣的好事,培養就是不是家長的重要任務。

    自我管理的本質是自律,而自律包含3個方面,這都屬於自我執行能力的範疇:

    衝動控制情緒控制運動控制

    自律的能力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形成發展,一直可以持續到長大成人之後,換句話說,自律的能力是後天培養的結果,並非與生俱來,隨著練習自律的時間越長,孩子就越有可能:

    他們可以耐心等待結果,而不是發脾氣;他們對行為和結果之間有聯絡感,不會貿然行事;他們可以控制不良的情緒,避免突然爆發;他們可以管理好自己的儀態,不會毛手毛腳;他們會從同理心出發,基於自己的行為,考慮別人的想法,最終做出適應性的改變;他們會尊重自己的選擇,做出努力;他們往往有較強的核心價值觀;……

    以上的好處可能會基於放養教育而形成,但絕對不會在放縱教育上形成。人類生來就具有動物性,放縱教育只會增強人的獸性,因為放縱的本質就是讓孩子隨著天然的本性隨波逐流;而放養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以自由意志為基礎的一種探索和冒險教育,它建立在開拓、自主、熱情等美好的人類品格精神上。

    所以,這個題目的答案一目瞭然:放養教育的自我管理肯定會更強。放養教育的一個特點就是讓孩子能夠自己當家做主,這對於提升自主和自律都是有幫助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跑步會不會讓小腿變粗,如何針對性瘦小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