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置換術是指採用金屬、高分子聚乙烯、陶瓷等材料,根據人體關節的形態、構造及功能製成人工關節假體,透過外科技術植入人體內,改善患者的關節功能,減輕疼痛,恢復運動,提高生活質量的一項手術方式。是治療終末期骨性關節炎,類風溼性關節炎,股骨頸骨折的最有效的方法。目前,臨床上比較常見的手術型別包括全膝關節置換術和全髖關節置換術,手術成功率在90%以上。
在關節置換手術的百年發展程序中,假體材料和設計工藝的推陳出新。
目前人工膝關節採用高科技鈷鉻鉬合金和超高分子聚乙烯襯墊製作,人工髖關節更是使用了生物陶瓷材料。
美國哈佛大學的生物工程實驗室曾經做過一個假體使用壽命研究:他們將模擬安裝在屍體上的人工關節放在生物溶液中,在60公斤的重力負荷下模擬人體的運動,在相當於10年的運動中,聚乙烯襯墊的磨損僅僅0.2毫米。這就是說,要達到磨損5毫米使襯墊損壞的程度需要100年!雖然這只是實驗室結果,實際使用年限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約,但手術方法和技術的日趨進步、術前準備及術後康復與護理的重視、術中術後抗生素的規範使用,患者術後的功能康復治療的標準化個體化,都使得術後併發症逐漸減小,使用年限逐漸增加。
梅奧醫學中心對8117例接受全膝關節置換術的患者進行了長期隨訪,在術後10年的隨訪中,可以保持90%以上的假體生存率,其中有84%的患者至少使用超過15年,而78%的病人可使用20年之久。髖關節置換假體往往使用時間更長,有研究資料表明90%的患者在術後10年內,都不需要進行翻修手術,術後25年的假體存活率達到80%。
山東省立醫院骨關節外科副主任醫師袁林介紹說造成假體失用而進行手術翻修的主要原因為:骨溶解假體鬆動約佔69%,關節不穩佔14%~15%,感染佔5%~7%,假體周圍骨折佔5%,其他佔5%。
對導致翻修的原因進行分析,可以將影響假體使用壽命的因素歸納為以下幾點:
1、患者因素。
肥胖,骨質疏鬆,術前下肢內外翻畸形程度,關節活動功能,下肢骨性結構發育異常,骨缺損程度,是否合併影響下肢肌肉力量的疾病,都會影響手術後的假體存活率。此類患者,手術難度較大,術中遇到複雜情況的可能性更高,假體安放的位置選擇也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對下肢力線矯正的影響更大,加速假體的磨損。
2、手術因素
未能結合患者的個體情況進行術前評估並制定手術方案。術中操作技巧侷限,關節周圍軟組織的平衡破壞,未能對生物力學功能進行重建。
3、假體因素
關節置換假體材料很多,更是有進口和中國產之分,我們認為,不一定貴的就是好的,是對的。每個醫生需要根據患者個體情況選用最合適的假體型號和材料。
4、術後使用因素
在手術之後,需要對患者提供專業的康復計劃,指導其功能鍛鍊。術後康復不良,造成肌肉萎縮,導致關節不穩,更易損傷假體。過度運動,不正確的關節姿態,比如經常深蹲、盤腿、壓腿等,也會造成假體區域性的過度受力而磨損。不當的運動也會增加外傷的危險,造成假體周圍骨折。
5、感染
關節感染是對關節假體使用威脅最大、最兇險的因素,一旦出現術後感染,造成關節疼痛、功能障礙,往往是災難性的;若關節感染控制不住,只能進行翻修手術甚至假體取出,將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儘管存在以上影響關節假體使用時限的因素,但是目前來看,關節置換術依然是一項非常成熟的手術方式。
患者在專業醫院的關節外科接受關節置換手術之後,想要儘可能地延長假體的使用壽命,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應該完全相信所用假體的質量和型別,一個合格的關節外科醫生會嚴格根據患者自身情況,選擇最合適的關節假體,它的質量對於滿足自身的正常使用完全沒有問題。
2、需要對自己高要求,嚴對待,控制體重,並且根據康復醫師的建議,進行適量而準確的術後功能康復訓練,選擇合適的運動,不去做有害於關節壽命的動作,降低外傷的可能性。
3、預防各種潛在的感染。如果在術後,出現身體任何部位的感染症狀,都不能忽視,需要早期去醫院進行相應的治療。如果手術部位出現紅、腫、熱、痛、功能障礙,應該立即去關節外科門診進行診治,對假體周圍感染做到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關節置換術是指採用金屬、高分子聚乙烯、陶瓷等材料,根據人體關節的形態、構造及功能製成人工關節假體,透過外科技術植入人體內,改善患者的關節功能,減輕疼痛,恢復運動,提高生活質量的一項手術方式。是治療終末期骨性關節炎,類風溼性關節炎,股骨頸骨折的最有效的方法。目前,臨床上比較常見的手術型別包括全膝關節置換術和全髖關節置換術,手術成功率在90%以上。
在關節置換手術的百年發展程序中,假體材料和設計工藝的推陳出新。
目前人工膝關節採用高科技鈷鉻鉬合金和超高分子聚乙烯襯墊製作,人工髖關節更是使用了生物陶瓷材料。
美國哈佛大學的生物工程實驗室曾經做過一個假體使用壽命研究:他們將模擬安裝在屍體上的人工關節放在生物溶液中,在60公斤的重力負荷下模擬人體的運動,在相當於10年的運動中,聚乙烯襯墊的磨損僅僅0.2毫米。這就是說,要達到磨損5毫米使襯墊損壞的程度需要100年!雖然這只是實驗室結果,實際使用年限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約,但手術方法和技術的日趨進步、術前準備及術後康復與護理的重視、術中術後抗生素的規範使用,患者術後的功能康復治療的標準化個體化,都使得術後併發症逐漸減小,使用年限逐漸增加。
梅奧醫學中心對8117例接受全膝關節置換術的患者進行了長期隨訪,在術後10年的隨訪中,可以保持90%以上的假體生存率,其中有84%的患者至少使用超過15年,而78%的病人可使用20年之久。髖關節置換假體往往使用時間更長,有研究資料表明90%的患者在術後10年內,都不需要進行翻修手術,術後25年的假體存活率達到80%。
山東省立醫院骨關節外科副主任醫師袁林介紹說造成假體失用而進行手術翻修的主要原因為:骨溶解假體鬆動約佔69%,關節不穩佔14%~15%,感染佔5%~7%,假體周圍骨折佔5%,其他佔5%。
對導致翻修的原因進行分析,可以將影響假體使用壽命的因素歸納為以下幾點:
1、患者因素。
肥胖,骨質疏鬆,術前下肢內外翻畸形程度,關節活動功能,下肢骨性結構發育異常,骨缺損程度,是否合併影響下肢肌肉力量的疾病,都會影響手術後的假體存活率。此類患者,手術難度較大,術中遇到複雜情況的可能性更高,假體安放的位置選擇也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對下肢力線矯正的影響更大,加速假體的磨損。
2、手術因素
未能結合患者的個體情況進行術前評估並制定手術方案。術中操作技巧侷限,關節周圍軟組織的平衡破壞,未能對生物力學功能進行重建。
3、假體因素
關節置換假體材料很多,更是有進口和中國產之分,我們認為,不一定貴的就是好的,是對的。每個醫生需要根據患者個體情況選用最合適的假體型號和材料。
4、術後使用因素
在手術之後,需要對患者提供專業的康復計劃,指導其功能鍛鍊。術後康復不良,造成肌肉萎縮,導致關節不穩,更易損傷假體。過度運動,不正確的關節姿態,比如經常深蹲、盤腿、壓腿等,也會造成假體區域性的過度受力而磨損。不當的運動也會增加外傷的危險,造成假體周圍骨折。
5、感染
關節感染是對關節假體使用威脅最大、最兇險的因素,一旦出現術後感染,造成關節疼痛、功能障礙,往往是災難性的;若關節感染控制不住,只能進行翻修手術甚至假體取出,將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儘管存在以上影響關節假體使用時限的因素,但是目前來看,關節置換術依然是一項非常成熟的手術方式。
患者在專業醫院的關節外科接受關節置換手術之後,想要儘可能地延長假體的使用壽命,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應該完全相信所用假體的質量和型別,一個合格的關節外科醫生會嚴格根據患者自身情況,選擇最合適的關節假體,它的質量對於滿足自身的正常使用完全沒有問題。
2、需要對自己高要求,嚴對待,控制體重,並且根據康復醫師的建議,進行適量而準確的術後功能康復訓練,選擇合適的運動,不去做有害於關節壽命的動作,降低外傷的可能性。
3、預防各種潛在的感染。如果在術後,出現身體任何部位的感染症狀,都不能忽視,需要早期去醫院進行相應的治療。如果手術部位出現紅、腫、熱、痛、功能障礙,應該立即去關節外科門診進行診治,對假體周圍感染做到早期診斷,早期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