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夢隨心想2

    孩子不願意跟別人打招呼,首先父母帶孩子出門見到別人的時候要非常熱情打招呼,給孩子做一個榜樣,並且他人介紹自己的孩子,鼓勵自己的孩子跟阿姨叔叔打招呼,如果孩子沒有主動打招呼也沒有關係,說我們下次就認識叔叔或者阿姨了。然後,多帶孩子去小孩多的地方玩,鍛鍊下孩子的膽量。最後,不要隨便給孩子貼上一個 害羞,不懂禮貌等等標籤,多鼓勵孩子。

  • 2 # 陳忻兒童心理

    在中國打招呼被當成一件大事。很多人會覺得孩子如果不願意和別人打招呼,就是膽小啊,或者是沒禮貌啊。我覺得正是因為這樣的想法,影響了很多比較內向的孩子越來越不願意主動打招呼。

    每個孩子的個性是有差異的。有的孩子對外界的新事物不太敏感一些,反應度也不是很強烈。有的孩子對新事物比較敏感,有的孩子對新事物的反應比較強烈。這些都是正常的。比方說,一個不會說話的孩子,你把他帶進一個陌生的地方,一個敏感的孩子可能會覺得,這是一個陌生的地方,他會很謹慎,而且他也有可能覺得,啊,這個燈光會這麼刺眼。然後他不會說話啊,他就哭了。一個不太敏感的孩子,可能就還好。所以這些個性上是有差異的。如果父母能夠認識到自己孩子的這些反應的特點,就不會去強迫他跟別人打招呼。

    有的孩子對陌生人比較警惕,其實不一定是壞事。不過,別人可能會覺得這個孩子教養不好,有的人甚至會捉弄孩子,來,叫一聲叔叔,阿姨,就給你糖吃之類的。而父母,多半也是為了面子,覺得孩子不叫人,自己臉上無光,有時候強迫孩子給別人打招呼,有時候也會跟著別人一起責備孩子,哎,是呀,我家孩子就是這麼膽小/內向。這種貼標籤的做法,讓孩子更加羞愧,他也就越來越放不開。

    所以,不要去強迫孩子,大人自己大大方方和別人打招呼就好了,而且也要跟自己的朋友說好,不要隨便對自己的孩子指指點點,說什麼不禮貌啊,膽小啊,讓他們也不以為意。慢慢地,孩子大了,知道社會規則,也會學會跟人打招呼。

  • 3 # 老穆說語文

    老穆解析

    中國是禮儀之邦,生活中處處講究禮儀。“打招呼”作為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禮儀,勢必會引起大家的關注。

    孩子是祖國的花朵,更是未來的主人。如何培養他們不僅僅是社會的任務,老師的責任,也是家長們所關注的。

    孩子不願意和別人打招呼,這樣的性格會不會引發同學之間的矛盾?會不會讓老師不喜歡?別人會怎麼看?將來走上社會怎麼辦?……這些負面影響,著實讓家長朋友們感到頭疼。

    那麼,孩子不願意和別人打招呼,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穆老師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得出以下幾點:

    〖1〗性格原因

    有的孩子從小比較內向,見到生人比較害怕,甚至有時會出現緊張、手心出汗等反應。

    〖2〗稱呼問題

    現在社會,朋友多,親戚多,同事多,有的還是孩子第一次見,不知道該如何稱呼,心理肯定會更加緊張,從而產生“畏難”情緒。

    〖3〗缺乏訓練

    有的父母平時缺乏這方面的訓練,突然讓孩子叫,孩子是不適應的!

    〖4〗環境問題

    見面的環境,或許喧鬧或不適合孩子,孩子感到厭煩等。

    〖5〗對方因素

    比如被叫的人長相兇惡,不夠親切等等

    那麼,我們該如何做才能解決這一問題呢?穆老師為大家分析如下,感興趣的家長朋友們可以繼續往下看!

    老穆支招

    一、鍛鍊孩子膽量

    家長朋友要多帶孩子參加社會上的一些活動,歷練孩子!或者是爬山、游泳等,磨鍊孩子意志。當然,也要鼓勵孩子積極參加班集體活動。

    二、注重平時訓練

    記住一點,即便孩子不願意,也要嚴格要求,因為這是最基本的禮儀!如果平時不去嚴格訓練,到了關鍵場合,肯定不配合!所以日常生活就是我們的訓練場。

    三 、父母起表率作用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所以要起到示範作用。在平時生活中,做給孩子看!

    四 、培養美德意識,關注孩子心理

    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一定要繼承和發揚!父母要多買一些相關書籍給孩子看!

    孩子在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生理和心理變化,多買一些相關書籍去看看!或者向別人討教!

    或許方法還有很多,但一定要選擇適合自身實際情況的方法。

    親愛的家長朋友們,你們學會了嗎?加油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現在癌症患病率這麼高?和日常飲食,環境有多大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