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阿拉啦啦啦

    現在的家庭大多是獨生子女多,父母對孩子百般疼愛,孩子從小就享受著父母的溺愛,但有的時候孩子實在太調皮,和他講道理也聽不進去,無奈只能動手,但以打孩子的方式來教育孩子真合適嗎?小孩子如果犯錯,父母應該怎麼教育,打孩子是正確的麼?

    前段時間一個老鄉聊起他孩子小時候的事,說他兒子從小就不聽話,一到商場裡就要這要那兒,不給買就躺在地上耍賴,不起來,他憤憤不平地說:“光因為這件事,不知道打過他多少次”,我當時在想,既然是“不知道打過多少次”,說明孩子這個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孩子在這件事上一定吃了不少苦頭,在屈服和反抗間始終沒有找到出路。

    每天都有成千上萬的孩子活在父母的拳腳之下,只因為他們還未成年,不能奮起反抗。其實打罵來教育孩子的父母並沒有起到管教作用,也沒有很好地建立起家長的權威,因為權威是要建立在責任之上、理智之上。經常受到體罰的孩子會產生行為和性格上的偏差。

    愛說謊

    孩子因為害怕遭受體罰,自然求助“說謊”這一本能來試圖躲避被打。

    傷害孩子自尊

    親子關係原本的形態是強者保護弱者,但當父母用惡言、甚至拳頭來教訓孩子時,管教模式變成了強者擺佈弱者。面對父母的貶低、指責,孩子會感到很無助。在親子關係惡劣的家庭中,有的孩子甚至會選擇離家出走。

    孩子會產生報復父母的想法

    體罰和打罵孩子都顯示出父母對孩子的判斷力和控制力的不信任,孩子的情感會受到傷害,對父母和自己的關係感到徹底喪失信心。在憎恨和無助的雙重壓力下,孩子會漠視親情,對父母心生報復之念。

    前蘇聯傑出教育家馬卡連柯說:”家庭生活制度一開始就得到合理發展,處罰就不再需要了,在良好的家庭裡,永遠不會有處罰的情形,這就是最正確的家庭教育的道路“

    建議家長做好以下幾點:

    管教之前先管好自己的情緒

    接受孩子本來的樣子

    不是每個孩子都能拿第一,世界上沒有最好的孩子,卻有不一樣的孩子,一個不一樣的孩子才是最好的自己。做父母的要時刻告誡自己:孩子的生命是我們給的,但他們的人生卻不是我們的人生,我們主宰不了。

    保留一份童心

    多以孩子的眼光來打量孩子,來與孩子相處;少用父權母權的威嚴,而是用幽默、人格魅力來感染孩子,讓孩子願意開啟胸懷與父母交流,以此來了解孩子的內心。比如,晚上臨睡前和孩子玩枕頭大戰,講腦筋急轉彎等。

    結束語:打罵只是皮肉之痛,不會讓孩子心服口服。相反,如果孩子犯了錯還知道找父母幫忙,那才是父母的智慧。

    再跟你分享一下我家寶寶的識字經驗,我家孩子3歲開始我就和他一起看書,但不會動的書籍我家孩子不是很喜歡,後來我開始尋找動畫類的教育材料,前後使用過多款早教類的應用,普遍存在廣告頻繁、在未知孩子學習效果的時候就開始收費,直到我發現了,【貓小帥學漢字】應用,可積累識字量,養成閱讀好習慣,快速適應幼小銜接。

    故事閱讀配有動畫,比枯燥的識字紙牌更有吸引力,並且不用擔心孩子會誤吞卡牌造成危險。聽音選字,發音清晰標準,並且最重要的目前所有課程都一次收費就能終生享受,我家孩子一直在學,不會像之前其他應用一樣因後續收費導致學習中斷,讓孩子系統的學習我覺的是很重要的。

  • 2 # 蒙寶一號

    孩子犯錯了,是站在家長的角度上覺得孩子犯錯了?還是站在孩子層面上孩子知道自己犯錯了呢?無論是哪個角度,首先是不能打罵孩子,先了解下孩子有沒有受到傷害,鼓勵孩子簡單的描述一下發生的事情,後引導孩子表達自己的觀點,在做正面的引導教育比較合適。

  • 3 # 視角春風細雨

    任何人都會犯錯誤,孩子因為認識能力淺,鑑別能力差,往往會根據自己的感性辦事,導致了錯誤的結果。孩子犯了錯誤,不要大人的標準要求去責怪他,要從孩子角度出發,對於他所做事的真心努力加以肯定,使他對你產生親近與信任感,然後幫他分析錯誤的原因以及由此帶來的後果,使其樂於接受你的意見並加以改正,以後不至重犯,這就達到了很好的效果。

    生活中發生的錯誤並不是壞事,要善於改正。適度的挫折能鍛鍊孩子的耐力,在失敗中總結經驗教訓,為後來的成功打下更好的基礎。

  • 4 # 淺憶墨香

      孩子犯了錯誤,如果在氣頭上批評孩子,難免會有一場“暴風驟雨”,這樣會使孩子恐懼、緊張,加重孩子的心理負擔,這是對幼苗的摧殘,有害於孩子的身心健康。此時,最好緩一緩,先讓自己的火氣消一消,等心平氣和了,情緒消沉了,再選擇恰當的方式和語言去批評教育孩子。

      家長要弄清事情的原委、是非曲直,不要錯怪孩子,不要冤枉委屈孩子。要放下架子以商榷疑問的口吻婉轉地詢問,以平等民主的關係進行調查、瞭解事情的真相。做家長的要沉住氣,靜下心來,聽孩子說心裡話,從而瞭解孩子的心態、觀點。不要板著臉,瞪著眼,擺出一幅嚴肅的面孔, 說些過頭的話,而要留有餘地。要讓孩子把話說完,允許為自己辯解。因為孩子雖小,但他們有獨立的人格尊嚴說的有理,應予讚賞、肯定;說得不合理,可以進一 步交換、辯解。這樣,不僅可以使孩子與家長之間的交流增多,距離拉近,而且可以在辯解過程之中使孩子認識自我,校正自我,完善自我。

      總之,當孩子犯了錯誤,老師和家長要根據實際,講究批評藝術,靈活運用教育方法,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 5 # 豔豔于飛美樂逗

    孩子犯錯了,如何和孩子溝通,分不同年齡:

    1、2-3歲,這種時候孩子犯錯了,樹立一定的標準,溫和而堅定的孩子溝通。我們要相信,說3次以上,孩子就接受了,5次以上孩子就懂了。

    2、3-5歲,孩子犯錯了,建立一定的處罰制度,處罰完以後教孩子如何改正,並且認真和孩子講道理。

    3、5-8歲,透過嚴厲的語言告訴孩子,並且讓孩子學會彌補,同時要求孩子要杜絕再犯。

    4、8-12歲,讓孩子自己找到犯錯的原因,並且自己尋找解決或者補救的方法。。

    5、12—16歲,這個時候孩子犯錯了,孩子應該會自我反省了,引導孩子主動與你溝通錯誤,除非孩子解決不了,否則都由孩子自己解決。

    6、16歲以上的孩子思想已經相對成熟,很多,把握大是大非,普通的錯誤,平等溝通,提醒為主。

    7、最後成年的孩子犯了錯誤,由他自己承擔。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蘋果、葡萄、檸檬是鹼性的還是酸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