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兒科醫生鮑秀蘭
-
2 # 介入科周鍊鋼醫生
嬰兒先天性心臟病一般包括房間隔缺損、室間隔缺損、法洛四聯症、動脈導管未閉等常見疾病,表現為發育遲緩、體質虛弱、易疲勞、反覆呼吸道感染、心力衰竭。當患有肺炎或嚴重哭泣時出現心力衰竭時,可能會出現暫時性紫紺。心臟雜音可以透過胸部聽診聽到,也可以透過心電圖、胸部x光和心臟彩色多普勒超聲得到證實。一般來說,需要手術治療。
先天性心臟病指的是在出生時就存在心血管結構或功能的異常,是胎兒時期心血管結構或功能異常或者發育障礙(比如房間隔缺損,室間隔缺損),以及出生後應當退化的組織未能退化(比如動脈導管未閉)所造成的心血管畸形。中國發病率最高的出生缺陷疾病,也是造成一歲以內嬰幼兒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寶寶出現哪些症狀表現要提示可能有先心病根據是否有明顯缺氧,先天性心臟病可以分為紫紺型或非紫紺型:
1.紫紺型先心病:血液中的氧氣含量低,嬰兒可能會呼吸困難和皮膚髮藍;
2.非紫紺型先心病:血液中有足夠的氧氣,不會出現以上症狀,但可能有心臟負荷增加導致的心功能下降。患有嚴重心臟缺陷的新生兒可能會有以下表現:嘴唇、面板、手指和腳趾發藍;呼吸困難;餵養困難;低出生體重;生長髮育遲緩。大一點的寶寶還可能出現,包括:頭暈;昏厥;腿、腹部或眼睛周圍水腫;易疲勞。
如果先心病不是很嚴重,在很多情況下可能沒有明顯症狀,往往是在體檢時發現有心臟雜音,需要再進一步檢查比如,超聲心動圖;胸部X光檢查:心電圖(ECG或EKG);心導管術或者CT,磁共振等來進一步輔助診斷確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