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簡依媽育兒
-
2 # 老徐說事999
寶寶多大?
是在吃奶粉還是已經新增輔食?還是開始正常吃飯?
喝水的同時,多喝稀飯,
比如麵湯,米湯等。
多吃水果,香蕉,火龍果等有具有很好的潤腸通便之功效。
青菜也必不可少。
胡蘿蔔,土豆等孩子基本上都會愛吃的。
一些很容易引起便秘的零食如薯片,餅乾等儘量讓寶寶少吃,
沒營養又容易引起上火。
寶寶便秘的時候,儘量少用開塞露,避免產生依賴性。
要注意循序漸進的從飲食上進行調節。
慢慢就會改善過來了。
-
3 # 佳楠育兒記
喝水並不能直接解決便秘的問題,想要解決便秘的問題先要弄清楚你的孩子屬於哪種情況便秘:
1、純配方奶餵養。這樣的寶寶本身就容易便秘,再加上有的家庭給孩子吃鈣劑,大便就會更堅硬,難以排出。
2、有便秘家庭史的嬰兒,即使是母乳餵養,嬰兒也會便秘。如果是配方奶便秘會更加厲害。這樣的寶寶媽媽要注意只要寶寶能夠排出大便,就算間隔時間長些,大便幹些;只要嬰兒沒有痛苦的表情;有些使勁但沒有損傷肛門,孩子精神也很好。就不要太擔心孩子的大便。
3、母乳餵養。母乳餵養的寶寶出現便秘的情況並不多,但要注意有些寶寶食量小,大便自然少,這樣的寶寶幾天排一次便,這樣的情況不是便秘。
針對便秘問題,從日常飲食上調整和改善,有一些實用的小方法供你參考:1、配方奶餵養的寶寶,要注意每日多喝水,如果每天喝奶800毫升,就要喝不少於240毫、配升的水。同時在輔食上適當增加綠葉蔬菜、五穀雜豆換著吃,多吃紅薯、玉米麵、燕麥、芹菜、菠菜等纖維素含量高的食物有利於排便。
2、母乳餵養的寶寶。媽媽可以多喝水,每天飲水量不少於1600毫升。媽媽也要多吃蔬菜水果等食物。
3、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無論是配方奶還是母乳都應該幫寶寶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腹部按摩、屈腿運動、棉籤沾香油刺激肛門等。
4、多給寶寶運動的機會。讓寶寶翻身、趴趴、爬爬、踢腿多運動 ,運動可以刺激腸蠕動。
5、水果和藥物調整。藍莓、火龍果、獼猴桃、香蕉都可以緩解便秘;藥物的使用最好先諮詢醫生,比如益生菌、乳果糖。
-
4 # 從零開始做媽媽
不知道寶寶多大了。這裡就分階段說說:
一般來說0-6個月純母乳寶寶不會出現便秘。0-6個月配方奶粉寶寶出現便秘一般是配方奶粉衝的過濃,或者新增鈣劑。
新增輔食之後一般來說寶寶吃的過少,輔食種類過於單一,膳食性成分不足。1歲之後有可能是因為新增的輔食仍然過於精細。運動太少,好的生活習慣沒有養成等,這樣的話,我們針對不同時期的寶寶便秘就有解決方案了:
1.配方奶寶寶,把奶粉衝的稀一下,不要過度餵養。
2.新增輔食之後,每天保證穀類,魚肉蛋,蔬菜,水果,奶合理搭配。不能用水果替代蔬菜,不能只吃主食。
3.2歲之內,保證奶量無需補鈣。
4.寶寶8.9個月之後就可以給寶寶嘗試塊狀食品,慢慢的過度到成年人的食品狀態,不必都弄成泥糊狀。
5.寶寶1歲之前讓他多爬爬,多動動。1歲之後,堅持每日2小時的戶外運動。
6.1歲之後,慢慢鍛鍊他定時上廁所的習慣。
7.順時針按摩肚子。
8.多喝水。
不要盲目吃香蕉,儘量不使用藥物。
希望寶寶可以儘快的好起來。
-
5 # 姜楠美食
寶寶喝水不少也要注意飲食,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讓寶寶多鍛鍊,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油炸食品和小零食都要少吃,儘量不吃最好。
若還是不見效,可以去醫院進行治療,吃點調理的藥,平時多給寶寶順時針按摩肚子。
-
6 # 朵拉成長樹
其實寶寶便秘和喝水多少關係不大,找對原因才能解決問題,寶寶便秘的原因及對策:
1.先天性腸道畸形
先天性腸道畸形會導致寶寶便秘,這個原因其實很少見,可以帶寶寶到醫院做個檢查,如果是腸道畸形,需要做手術矯正才能恢復正常功能。
2.飲食結構不合理
這種便秘型別的寶寶佔多數。寶寶主要吃奶粉,輔食中蔬菜水果太少。奶粉雖然營養比較全面,但主要成分是蛋白質,膳食纖維很少,鈣含量也較高,寶寶大便中含有無法溶解的鈣,會導致便秘。
應對方法:這種情況要調整寶寶的飲食結構,如果不是必須要補鈣的話,不要盲目給寶寶單純補鈣。輔食中多新增富含膳食纖維的蔬菜水果,如南瓜、胡蘿蔔、青菜、火龍果、香蕉、梨子等,總之一定要飲食多樣化。
寶寶一歲以後除了多吃水果蔬菜外,也要多吃粗糧,如紅薯、玉米、山藥、雜糧粥等,這些都含有豐富的纖維素,讓寶寶大便通暢。
還有一點容易被忽視:寶寶飲食缺乏油脂也會便秘,不要只給寶寶吃瘦肉,適當吃一些肥瘦相間的肉,排骨湯,麵食中加少量食用油,都可以潤滑寶寶腸道,改善便秘。
3、沒有定時排便
寶寶沒有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大便就會積攢在腸道中,時間長了大便中的水分被腸道吸收,大便就會變得非常乾燥,難以排出,有時還會疼痛,寶寶怕疼不敢排便,形成惡性迴圈,便秘就會越來越重。
應對方法:幫助寶寶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比如每天吃完奶定時讓寶寶坐一坐嬰兒馬桶,一般寶寶吃了奶肚子會撐,這時最容易有便意,每天都這樣定時訓練,一段時間後寶寶就會形成條件反射,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便秘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關注孕產、育兒知識,朵拉小樹和萬千寶貝一起成長! -
7 # 心連心好月嫂
一、寶寶排便間隔時間長就是便秘嗎?
現在很多家長認為,孩子一天沒大便就是便秘了,事實上,便秘不是以排便間隔時間為標準,而是以大便乾結、排便費勁為依據。其實每個寶寶都有自己的排便習慣,只要寶寶不感到排便困難,並且精神狀態良好,媽媽們就不需要太擔心。
二、便秘與攢肚的區別:
大便乾結和排便費勁稱為便秘。便秘的嬰兒會經常哭鬧,進食不佳。
攢肚的孩子雖然排便間隔時間長,但排便時無痛苦表現,排出的大便不幹,是正常的黃色香蕉狀軟便,無硬結等。攢肚的嬰兒進食正常,精神愉悅。
大多數嬰幼兒每天排便1~2次,但也有的嬰兒一兩天,甚至3~6天排便一次;還有每天排便3~5次。出生3~6周後,有些吃母乳的嬰兒甚至一週才大便一次,這也是正常的,因為母乳在嬰兒的消化系統裡留下的固體殘渣很少。只要糞便仍然是軟的,而且孩子各方面都正常,體重穩定增長,定時吃奶,精神狀態良好就不必擔憂。
三、寶寶便秘6大原因:
1. 配方奶餵養引起便秘的原因包括:
奶粉兌水時,相對過稠;
配方奶中已添加了嬰兒生長髮育所需的鈣等微量元素和維生素D等維生素。若家長額外補充,就會造成腸道內不能被吸收的鈣等礦物質與脂肪酸結合形成鈣皂,容易引起便秘;
牛奶蛋白不耐受等。
2. 食物過於精細,飲食結構不合理
寶寶飲食加工過細,纖維素攝入不足,對腸壁刺激不夠容易導致便秘;
高蛋白或者高澱粉類攝入過多,包括蔬菜裡的塊莖類(土豆、紅薯等)、精白米、麵條、饅頭、麵包、蛋糕等,容易使腸發酵菌相對減少而影響發酵,進而使大便乾燥致便秘;
飲食量不足時,由於腸道內殘渣較少,腹肌、腸肌張力不足、蠕動無力,也容易引起便秘;
喝水太少。
3. 排便不規律
由於排便排便時間不規律且缺乏相關訓練,沒有形成排便反射,有時雖有排便的感覺,但由於貪玩或其他事情干擾,寶寶可能會有意識地抑制便意,時間一長,腸內排便反射的敏感度降低,大便堆積於腸內,水分被吸收,大便變得乾燥,因而不易排出,就形成了所謂的習慣性便秘。
4. 寶寶缺乏運動,平時活動少,久坐等
5. 先天性生理及解剖缺陷
有少數的寶寶是由於先天性疾病導致的便秘,如:乙狀結腸冗長、腸狹窄、腸梗阻、直腸或肝門狹窄、先天性幽門狹窄、幽門痙攣、先天性巨結腸等。
6. 精神因素
另外有一些精神上的刺激因素也可引起寶寶出現便秘現象,如生活環境的改變,或者因肛周病變(如肛裂)引起排便疼痛而使孩子懼怕排便,這些都可能導致寶寶出現短期的便秘。
四、便秘了怎麼辦?
1、配方粉餵養出現便秘,可透過以下幾方面進行糾正:
注意配方粉調兌方式,先加水後添粉,且粉和水的比例要與奶罐說明相符,切記粉多水少;
諮詢醫生後,新增活性益生菌,乳酸桿菌LGG和乳雙歧桿菌BB12,或茯苓雙歧等。
多吃含纖維素多的食物,或諮詢醫生後服用乳果糖口服液、小麥纖維素製劑等;
更換其他配方粉。
2、均衡膳食
寶寶的飲食一定要均衡,不能偏食,五穀雜糧以及各種水果蔬菜都應該均衡攝入,4~6個月以前還沒新增輔食的寶寶發生便秘,可以喝些果汁或菜汁,已經新增輔食的小寶寶則可以吃一些果泥、菜泥,1歲以上的幼兒,可以增加纖維素含量高的食物和蔬菜:比如紅薯、南瓜、芹菜等,以增加腸道內的纖維素,促進胃腸蠕動,通暢排便。另外還要增加飲水量。
3、定時排便
訓練寶寶養成定時排便的好習慣。嬰幼兒可以訓練飯後半小時坐便盆,即使沒有便意也要堅持10分鐘,孩子坐便盆時避免逗引,以免分散寶寶的注意力。
4、腹部按摩及增加活動量
媽媽可用手掌在寶寶臍周順時針方向按摩,每次15分鐘,每天1~2次,以加強腸蠕動,促進排便。並且也有助於寶寶消化。
運動量不夠,有時也容易導致排便不暢。因此要保證寶寶每日有一定的活動量。對於還不能行走、爬行的小寶寶,父母要多抱抱他,或適當揉揉他的小肚子,而不要把寶寶長時間放在搖籃裡。
5、必要時可以使用開塞露
使用開塞露時注意以下幾點步驟:
選用兒童劑量開塞露;在開塞露藥物頸部開口處塗些橄欖油;在孩子肛門附近塗些橄欖油;將開塞露藥物的頸部管口修光滑,然後輕輕加壓劃入肛門進入直腸;擠入藥液;拔出開塞露頸部後,用手夾住肛門,保持數分鐘;或者囑咐寶寶要儘量等到不能忍受的時候再排便,以使藥液充分發揮刺激腸道蠕動、軟化大便的作用,達到最佳通便效果;協助孩子排空乾燥大便。
6、甘油栓法
將手洗乾淨,然後將圓錐形甘油栓的包裝紙開啟,緩緩塞入寶寶肛門,儘量多待片刻,以使甘油栓充分融化後再排便。
7、肥皂條法
洗淨雙手,將肥皂削成約3釐米、鉛筆粗細的圓錐形肥皂條,先用少許水將肥皂條潤溼後,再緩緩插入寶寶肛門內。同樣儘量讓肥皂條在肛門內多停留一會兒,以達到充分刺激腸道蠕動的作用。
寶媽們注意,以上開塞露、甘油栓、肥皂條只能救急時使用,不是常規排便的先奏曲。要從根本上解決寶寶的便秘問題,可以參考以上1—4條。服用任何型別的非處方緩瀉藥或軟便劑等,請先諮詢兒科醫生,不可擅自用藥。
五、寶寶便秘,以致出現肛裂,大便帶血怎麼辦?
大便內混有血液,說明腸道有損傷,與腸道過敏、感染等有關;若血液與大便分離,鮮血附著於大便周圍,則多是肛裂所致。
若有肛裂,應堅持用溫黃連素水浸泡或溼敷區域性,再使用紅黴素等藥膏塗抹於小裂口處。每次排便前,肛裂部位也要塗抗生素軟膏,增加潤滑。
寶寶新增輔食以後,大便變稠或者排便間隔時間變長都是正常現象,寶媽們不用太過焦慮。糯米媽媽知道這很難做到,糯米攢肚的時候,糯米媽也是急地不要不要的!平時合理均衡飲食,帶寶寶多運動、多喝水,預防便秘,寶寶少受罪,媽咪少擔心。
-
8 # 卓理超人
#樸貨研究所#
嬰兒便秘是一種常見病症,指大便乾燥,隔時較久,有時排便困難。消化不良是嬰兒便秘常見原因之一,一般透過飲食調理可以改善。
方法/步驟矯正孩子的飲食。
1.母乳餵養的寶寶,如果是母乳量不足導致的便秘,常有食後啼哭等。對於這種便秘,只要增加乳量,便秘的症狀隨即便可緩解。
2.奶粉餵養的寶寶,當吃進的食物沒有被完全消化、吸收,這些營養物質在腸道中堆積時,就會引起上火。另外,加上氣候乾燥、飲水不足等原因都可能使寶寶發生便秘。對於已經新增輔食的寶寶,這種情況可減少奶量,並適當增加果汁、果泥(最好是當季水果,比如蘋果、胡蘿蔔)、水。也可以將新鮮蔬菜(白菜、芹菜、油菜、空心菜)放入米粥內同煮,做成各種美味的菜粥給寶寶吃。蔬菜中所含的大量纖維素等食物殘渣,可以促進腸蠕動,達到通便的目的。對於沒有新增輔食的嬰兒,可在牛奶中加一些奶糕。因奶糕中的碳水化合物在腸道內部分發酵後,可刺激腸蠕動,有助於通便。
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
不按時排便是導致許多寶寶便秘的原因之一。嬰兒從3個月起就可以訓練定時排便,因進食後腸蠕動加快,故一般選擇在進食後讓寶寶排便,建立起大便的條件反射,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按摩治療。
家長可在寶寶臨睡前,以其肚臍為中心按順時針方向輕輕按摩其腹部,這樣不僅可以促進寶寶的腸蠕動,還有助於其入眠。另外,在寶寶進食後一小時輕按以下兩處穴位,也可促進其排便。
足三里穴:此穴位位於髕骨下緣3寸,脛骨外側1寸處。可連續按壓1~2分鐘。
支溝穴:此穴位位於手腕背部橫紋上3寸處,尺骨與橈骨之間。可連續按壓1-2分種。
適當地按摩寶寶肛門口:這能引起生理反射,促進排便。
鼓勵寶寶多運動。
運動量不夠也會造成腸蠕動減慢,導致排便不暢。媽媽可以常幫寶寶做做嬰兒體操;對於大些的寶寶,可鼓勵其自己練習翻身、爬行,或給寶寶一個球,和他一起玩。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養成按時吃飯、按時睡覺的好習慣,形成有規律的人體生物鐘。這樣有利於孩子胃液正常發揮作用,有助於食物的消化。注意保持口腔衛生,牙齒不好,孩子就會變得挑食、食慾不振,這也會影響他排便的能力。所以,平時除了教育寶寶餐後正確刷牙外,也應定期(每3個月)帶他到牙醫診所做檢查。
開塞露、肥皂條、鹹蘿蔔條通便。
嬰兒便秘經以上方法處理仍不見效的,可以採用開塞露通便。開塞露主要含有甘油和山梨醇,能刺激腸道起到通便作用。使用時要注意,開塞露注入肛門內以後,父母應用手將兩側臀部夾緊,讓開塞露液體在腸道里保留一會兒,再讓孩子排便,效果就好。也可用肥皂條、鹹蘿蔔條塞入小兒肛門內,同樣具有通便作用。
食用益生菌。雙歧桿菌是最主要的有益菌,具有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它是腸道的守護神,與腸黏膜細胞結合形成微生物屏障,一直有害菌生長,抵禦外來病原菌入侵,增強人體免疫力。寶寶便秘會造成益生菌缺水而無法繁殖,食用雙歧因子後,雙歧因子不但能為益生菌提供食物,還能保持腸道水分,促進腸道蠕動。
回覆列表
寶寶便秘應該和吃的食物有關,奶粉或輔食都是有關係的,可以給寶寶吃些水果,火龍果有助於緩解寶寶便秘,我家寶寶之前連續幾天不拉屎,拉的時候便便很乾又比較粗,有幾次肛門都會裂出血,後來就給他吃火龍果,隔天就會拉屎,便便沒有像之前那樣乾燥。建議可以給寶寶喂些火龍果。如果近期剛喝奶粉或者換了奶粉也可以觀察下,因為寶寶體質的不同,有些奶粉會引起個別寶寶出現便秘的情況。或者吃的輔食方面,肉類和蔬菜均衡,多吃蔬菜也有助於緩解便秘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