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藍色風信子22
-
2 # 大風車書屋繪本分享
當然會的,我會說對不起媽媽錯怪你了,媽媽沒有搞清楚真相就說你。有一次,他在水池裡舀水,我二話不說過去就打了他一下,他愣住了,我說你就知道玩水,還能幹什麼?他說媽媽我沒有玩,我看奶奶洗衣服辛苦,我幫他舀水的,我要幫奶奶分擔家務,我錯怪孩子了,立馬跟他說對不起,媽媽不問原因就打你,還錯怪你,他立馬委屈的哭起來了,就那以後我每次都是詢問孩子情況,知道原因後在說孩子的對與錯。
-
3 # 三土媽媽
會!在我們家時刻都注意孩子是一個“人”,她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思想和情緒,作為父母必須要理解她。
有的父母會認為那是自己的孩子用不著道歉,這個觀念我表示沒辦法認同。其實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我們每個人都希望得到重視和尊重。在孩子幼時,她的情感得到充分重視和尊重,孩子會更有安全感,也會更自信。
-
4 # 政媽育兒堂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每個家長難免會有錯怪孩子的時候。我覺得向孩子說聲“對不起”並非想象中那麼困難,當我錯怪孩子的時候,我就一定會向他鄭重道歉。
因為我認為:向孩子道歉,既有助於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溝通,同時也為孩子樹立了一個對自己的言行負責、知錯能改的形象,增加孩子對父母的敬重,又在潛移默化中培養了孩子正直無私的品德。
-
5 # 童童的日常vlog
會道歉的,父母時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方方面面都影響著孩子!所以,父母錯怪孩子一定要道歉,樹立一個知錯能改的形象,孩子會受益很多!
會哦,因為我覺得孩子也是獨立的個體,需要被尊重。而他的情感需求也是很強烈的,只是孩子小的時候,他這種情感需求處於一種無意識的狀態,而你錯怪他後,不道歉的話,孩子會覺得很委屈,覺得媽媽不愛他了;大點的孩子可能還會生氣會憤怒,但他除了哭或發脾氣外,不知道如何發洩或者處理這種委屈,就會留在心底,嚴重的還可能成為孩子的心理創傷,雖沒有很明顯的特徵,但就存在於對他日後行為習慣的影響之中。就好比在樹上釘釘子,過後你把釘子拔了,事情過去了,但疤痕還在是一個道理。而你的道歉孩子也一定能聽懂,他的表現形式可能就是又開心笑了,他知道媽媽是理解他的,這個事兒才算真正過去了。
我們家孩子有次就是這樣的,我印象很深刻。就是週末我們帶他去公園玩兒,那時候剛過一歲生日才學會走路,還只會說少量的簡單稱呼,回來後在樓下他就讓我抱著上樓,我說爸爸抱,媽媽好累啊,陪你玩兒的腿兒都要斷了,結果剛上到二樓他又喊著媽媽抱,我還是一樣的答覆。孩子屬於比較乖巧的型別,所以他也沒堅持,到家後我就走到冰箱前找酸奶,然後感覺孩子跟在身後,但我拿完酸奶也沒回頭看他,當時只想窩沙發上去喝酸奶,然後就聽到孩子跟在身後喊媽媽媽媽,我頭也沒回的跟他說“寶貝兒你自己玩兒會啊,媽媽真的好累啊,你別跟著媽媽了,好不好?”結果等我坐到沙發上一轉身,才發現孩子拖著他自己的小熊凳子跟在我後面喊我,當時啊,鼻子一酸,眼眶馬上溼了,我立馬明白了他是聽到我說累,想讓我坐下來休息的意思,而他的專屬小熊沙發凳是不願意給別人坐的。我看到他嘴巴憋著想哭的樣子,心都碎了,後悔死了,知道自己錯怪他了,我哦馬上從沙發上彈起來,跪在地上,抱著他,拍拍他的背說“對不起,對不起,對不起寶貝兒,你是把自己最喜歡的凳子分享給媽媽,想讓媽媽休息吧,媽媽誤會你了,媽媽愛你”,孩子馬上就又笑了,其實孩子們都很在乎自己在媽媽心中的評價和分量的,而他衡量和判斷的標準就是媽媽對自己的態度和接納程度,並不是什麼血濃於水的高深理論,所以把孩子當一個獨立的個體來尊重和對待吧,該道歉的時候蹲下身來,抱著孩子,跟他Say sorry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