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揭秘白髮第一人

    中醫(祖國醫學)和西醫的沒有本質的區別,都是研究人和疾病(病症)而已,研究的目的無非就是想把人體的結構和功能等研究明白,把引起病症的原因和過程研究明白,找到治療的方法從而治癒病症,讓身體恢復正常。儘管目的相同,但是研究的方法不盡相同。

    中醫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從整體出發,透過外表猜裡面的情況。但也有大體解剖在先,沒有現代西醫的精細解剖,儘管有:肝、心、脾、肺、腎、膽、腦、胃、腸、膀胱、胞宮、外腎、睪丸、眼、耳、鼻、舌、身、手、腳、肩、肘、臂等諸多器官名稱,但是沒有前列腺這樣的名詞。說明其解剖就是不夠精細。儘管西醫的解剖比較精細,人們有些組織器官沒有全部被發現。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2020年10月20日報道,在鼻子後面,新發現的器官平均約1.5英寸長(3.9釐米)。由於其位置在一塊稱為咽鼓管隆凸的軟骨上,被稱為隆凸唾液腺

    關於經絡,透過屍體解剖無法發現經絡的,現在有西方科學家稱透過研究活體,發現了經絡的存在,不知道是否可信。

    其實不論中醫還是西醫,還是其它醫學,都沒有把人體和病症研究明白,只是有些方面比較而言研究得深入一些而已。西醫排擠、貶低中醫,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

    不論中醫與西醫,治病的伊始都是從巫醫開始的!西醫的手術解決了非常多的急危重症,挽救了很多病人的生命。但是很多病症不適合手術的,就有侷限性了,就不如中醫有優勢。

    中醫治病的方法有很多:膏丹丸散、針灸、按摩、刮痧、拔罐、火療等諸多方法。其中用中草藥治療病症佔據了絕大部分。在應用中草藥治病的方法中,離不開的一個重要環節是辨證

    中醫辨證的理論思路是這樣的:

    症1+症2+症3+……=證1

    症1+症4+症5+……=證2

    症1+症7+症9+……=證3

    ……

    但是客觀事實是:症1+症2+症3+……不一定等於證1,可能等於證x,或等於證y……

    這就給治療帶來了不小的麻煩。對證1有效的方劑,當用於其他人的證1時則無效。所以很多病人的病症套用古方並無效。還有就是同一個病人的病症,不同的醫生看後會辨出不同的“證”,所以選/組方就不同,效果就不同。

    其根本原因在於,所有的症都是似是而非的,給醫生帶來了極大的困難。

    再者,辨證這個名詞後人理解有誤,加上簡化字,更誤導了所有的後來學中醫的人。因為看病辨的是症,辨出來的結果是癥,不是證。癥是可能性,不是肯定性,所有辨出來的癥“一樣”,用同樣的方劑就會無效。

    問:兩鬢白髮多,眼睛乾澀,口苦,睡眠質量不好,不論辨證是否為:肝火旺盛,

    兩鬢白髮多,眼睛乾澀,口苦,睡眠不好,這些都是“症”,症1(兩鬢白髮多)+症2(眼睛乾澀)+症3(口苦)+症4(睡眠不好),有人認為等於證1(肝火旺盛),但是,客觀事實是,不一定是肝火旺盛,所以用去“肝火”的藥物或方劑有的會有效,有的會無效。

    客觀事實是:1、兩鬢白髮多,與肝(火)沒有絲毫的關係,但是古人就認為有,後人也不知道到底有沒有,就只好相信有,魯迅講:“人生識字糊塗始”,其實“人們學醫和治病也是從糊塗始的”。否定不了就認為是正確的,以錯誤的前提為條件,後面的推論沒有不錯之理。

    人們還有一個錯誤的思維------書上講:肝陽上亢的表現:眼乾、口苦、胸脅脹痛、煩躁易怒等。但是從“眼乾、口苦、胸脅脹痛、煩躁易怒等”不一定能直接推出“肝陽上亢”來,只是有那種可能性而已。所以,用同樣的方劑,有的人有效,有的人就無效。

    將來的思路是:知症辨症,辨症知癥,對癥下藥,對癥試治。首先看如何知症示意簡圖。知症後才去求因。知因後才能正確施治。#謠零零計劃# #健康2021#

    透過SARS和新冠病毒的流行,大家都應用知道了,中醫辨證那套理論根本行不通。中醫現行的“辨證”理論,會像“感冒”、“風寒感冒”、“風熱感冒”等名詞一樣,退出醫學歷史的舞臺。所有的感冒藥也同樣都會被廢棄,退出歷史的舞臺。廢除所有的“感冒藥”,所有的“感冒藥”組方都不合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頭暈是哪幾種疾病前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