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蘭花結緣

    湖北人素有吃臘八粥的習俗,叫吃了臘八飯就把年來辦,年味越來越足,越來越近。所謂臘八粥由八種食材組成,一同放入鍋中熬煮,吃起來喜氣洋,香味十足。各地鄉俗不同,食材不盡相同,如:大米、麵條、紅棗、花生、綠豆、芸豆、瘦肉等等湊夠八樣放一起大火煮熟,除全家老少飽餐之後,還要盛出少部分給家養牛、羊、雞、鴨、豬、狗六畜喂一點點,還要給房前屋後的果木樹枝上掛一點點,同時口中念祈"桃子樹過臘八,明年結果咯答答"。臘八過後,大街小巷熙熙攘攘,置辦各種年貨,人貨如潮,叫賣聲、討價還價聲、歡快的笑語聲此起彼伏,響徹大街小巷。

  • 2 # 團圓83

    簡答:吃臘八~在我們這一代人經過六七十年代的貧窮加奮鬥的日子,一年到頭吃頓臘八算是最好的“祭牙”飯了。為啥?這個一口的牙齒經過了“酸甜苦辣鹹”的百味艱苦,年尾這頓臘八粥也是對自己的牙齒是一個最好的“慰問”了吧……

  • 3 # 百味寫春秋

    一、大寒

    每年陽曆的1月20日至26日左右,太陽到達黃經300度時,寒冷達到了極點。在中國農曆的安排裡,這是二十四節氣的最後一個節氣,意味著農曆年的最後階段,新生的春天即將到來。物極必反,是為“大寒”。

    大寒節氣一般跟農曆的歲末時間重合,故大寒時期多是古時先民過年的時間,農諺有:“小寒大寒,殺豬過年”、“過了大寒,又是一年”。

    大寒的物候:一候雞始乳;二候徵鳥厲疾;三候水澤腹堅。意思就是說,到了大寒節氣,母雞就能夠產蛋了;而鷹隼之類的候鳥,此時正處於捕食能力極強的狀態,盤旋於空中到處尋找食物,以補充身體的能量來抵禦嚴寒;在一年的最後這些天,水中的冰一直凍到水中央,且最厚最為結實。

    大寒氣候的變化也是預測來年雨水及糧食豐欠情況的重要標誌,農民以此來及早安排農事。如“大寒天若雨,正二三月雨水多”、“大寒見三白,百姓衣食足”、“大寒不寒,人馬不安”、“大寒白雪定豐年,大寒無風伏乾旱”等等。

    大寒節氣的養生仍在於“冬藏”,大寒期間是感冒等呼吸道傳染病高發期,應適當多吃溫散風寒的食物,以防禦風寒邪氣的侵擾。因為人體內的血液得溫則易於流動,得寒就容易停滯。所以古人有諺“慎風寒,節飲食,是祛病之法”。

    二、臘八

    按農曆安排,一般“大寒”之後便迎來“臘八節”,即農曆十二月(臘月)初八。2021年正巧“大寒”與“臘八”同為一天。

    從先秦起,臘八就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吉祥的古老節日。

    相傳釋迦牟尼是在十二月初八得道成佛的,佛教稱此日為“佛成道節”。中國佛教徒於每年臘月初八舉行誦經活動,並在佛座前獻“乳糜粥”。因此,臘八粥也叫“福壽粥”、“福德粥”和“佛粥”。隨後,臘八喝“臘八粥”逐漸演變成了華夏的一種民間習俗,寓意喜慶五穀豐登,寄望來年日子更好。

    儘管天寒地凍,中國的先民卻把這一時空過得極為喜慶和歡樂,就像封凍已久的地帶突然熱鬧起來了:人人都在動,走動、勞動、響動,趕年集、買年貨、寫春聯,準備各種祭祀供品,掃塵潔物,除舊佈新,醃製各種臘菜、臘肉,煎炸烹製雞鴨魚肉等各種年餚。

    臘八節還成為人情、人性美學的展示平臺,歷朝歷代文人墨客都留下了珍貴的詩詞歌賦,如白居易的名詩《問劉十九》,即寫盡了這一人情之美,詩曰:“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三、尾牙

    農曆十二月(臘月)十六是“尾牙”,即“祭尾牙節”。這個牙在古時是“打牙祭”的意思。

    古代商人“掌櫃的”,經常在每個月的初二、十六這兩個日子來祭祀土地公,以期保佑自家在土地爺的管轄地能諸事順利、財源廣進。而往往在祭祀完成後,那些貢品就會分給夥計們打打牙祭。尤其是在年尾的臘月十六最後一次祭祀最為隆重,同時等祭祀完成後,店鋪商家就要關門停業過大年,夥計們也就放假了。所以,這個習慣慢慢就成了民俗而傳承下來。也就像當今的“企業年會”一樣,因此,在古時被稱為“尾牙”,也叫“祭尾牙節”。

    而今,年終時也伴隨著聖誕、元旦還有春節的來臨,很多企業乾脆就把“企業年會”就著這3個節日的期間舉辦,這樣大家和氣融融,既有大家庭的溫暖,又突顯了“尾牙宴”的節日歡樂氣氛。

    解答至此。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魔芋籽如何催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