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端午三日假,關於端午節。
10
回覆列表
  • 1 # 夜憶口香糖

    端午節,我們快樂的時候是童年的時候,家裡很窮,連飯都吃不飽。到了端午,別家包粽子,我們家只能吃米糕糕,無錢籌足粽子所需要的東西。但我們兄弟姐妹,也不羨慕眼饞人家,一家人高高興興,吃米糕,然後,去游泳,因為我們家在南方,有河流,深刻體會到了端午的好事及艱辛。後來,上大學,才知道有屈原投江之愛過往事。

  • 2 # 悅雷

    從我記事起,每年總要過幾個節日。春節隆重而漫長,元宵節流光溢彩,中秋節秋實累累,端午節則從香甜勁道的粽子開始。

    端午節前,家人就說,“五月當五”到了。於是著手準備食物和禮品。禮品是出嫁的閨女探望孃家用的。節日食品是鹹鴨蛋和粽子。粽子大多從街上買來,一律的甜。而我也在粽子的香甜裡開始期待端午節的到來。

    其實,如此期待端午節並不全因為粽子的香甜,還有我從小便對端午節的積累。早在幼兒園老師就告訴我們,端午節是愛國詩人屈原投汨羅江的忌日,粽子和鹹鴨蛋則是投入江中的祭品。那時,為了加深我們對端午節的印象,老師甚至手把手地教我們包粽子。她把兩片蘆葦葉子錯開排列,折成漏斗形;在漏斗裡放江米和紅棗,再放江米蓋住;最後裹起來,用棉線纏幾個圈兒,繫上蝴蝶結,然後下鍋煮。我十分羨慕老師嫻熟的包粽技巧,便也拿來江米和紅棗試著包。但是在我手裡,葉子卻變成了活蹦亂跳的小姑娘,而米粒也不斷跳出來。到現在,我仍然記得包的第一個粽子。雖然形狀有些奇怪,但是煮熟後的香甜卻絲毫不受形狀的影響。端午節在我包第一個粽子的時候,就已隨著粽香深深留在了我的腦海。

    後來,我上小學。這裡屬於古代楚國——屈原的故鄉。汨羅江離長沙很近,因而端午節的味道就更濃了。每到農曆五月,長沙的大街小巷就開始粽子飄香。長沙粽子有新奇的餡料,譬如鹹蛋黃和臘肉,但我還是喜歡家鄉的紅棗粽。然而,儘管如此,在端午節卻因為龍舟比賽,讓我將對紅棗粽的思念也撂到了一邊。

    說起端午節的龍舟賽,我印象最深的是去年端午節,爸爸和同事們到石燕湖賽龍舟,三十餘人分成紅隊和藍隊,隊長船頭擂鼓,船家船尾掌舵,劃手們左右交錯排開。哨音響起,兩隻龍舟脫韁而去,鼓聲如雷,吶喊陣陣,很快就消失在湖心島另一邊,分不清他們的聲音在哪裡。我和媽媽在岸邊翹首企盼,一隻只龍舟接連抵達,卻不是爸爸他們。時間一分一秒過去,突然,喧鬧聲清晰臨近,湖心島划過來一隻龍舟,我看到了做劃手的爸爸。緊接著另一隻龍舟也出現了,它們一前一後衝到終點,爸爸的紅隊勝利了。我和媽媽興奮得在原地蹦了好幾個圈。

    看著石燕湖裡還未分出勝負的別的團隊仍在熱火朝天的賽龍舟,聽著取得勝利的爸爸同事們的歡呼。我突然疑惑起來,人死不是悲傷的事嗎?為什麼在屈原的忌日大家會選擇賽龍舟這樣的盛事呢?我忍不住問爸爸原因。爸爸的眼光投向吶喊陣陣的龍舟,沉思片刻便摸著我的頭說:“屈原的愛國精神已在民族的靈魂深處紮根,子孫後代選擇龍舟賽祭奠屈原,就是要表明歷史的悲劇不會重演,炎黃子孫一定會團結一致讓祖國更富強。”

    爸爸的話讓我豁然開朗,是啊,只有眾志成城才能國富民強,或許這就是端午節龍舟賽的最特別的意義吧,也是屈原所希望的子孫後代的感悟。今年的端午節還有幾天就將到來呢?我開始期待了。

  • 3 # 27號公寓

    小時候,端午節是有一套夏裝,然後老媽給準備了一大鍋棕子,讓我們在貧困的年代能吃上一週的零食棕子,吃著棕子看著電視上的龍舟是少時的端午記憶

    回到2009年,已經工作。公司就在福州西湖邊上,中午時一個去看西湖龍舟賽,那是我第一次真正近距離為他們吶喊助威,那時剛認識了一個女朋友,覺得人生暢意。我其實很喜歡這樣的民俗傳統節日的,只是有時身邊的朋友不興趣。

    轉眼而立之年,每逢佳節總有些許感慨。當年的羋原,為志為國憤慨投江,在歷史的書卷上留下重重的一筆,名傳千年。而我也鬱郁不得志,看到剛剛的競爭對手宴請端午晚席,我現在連還手的力量都沒有。還是回家,拿手機回答,咬起了棕子。棕子還是好吃的,有肉和蛋黃餡的,至少我還有家的溫暖

    這個年代,人們對節看的比以前淡了,畢竟生活富足了,三百六十天豐衣足食,娛樂遊玩。回答你的問題,也讓我回首過往,滿滿的回憶?戓許,我們在回憶中尋找童年時的真,那時對節的期待。端午,一個為偉人而記載的節日。也讓我們每一個子民對國對家,在內心深處有個歸宿!

  • 4 # 淹城春秋樂園

    今年端午就讓我印象深刻,感受了一波古風端午節。

    舞獅擊鼓《男兒當自強》、古風舞蹈《麗人行》讓人領略到耳目一新的傳統文化表演。

    /瑞獅點睛/

    /舞獅擊鼓表演/

    纖腰弄明月 長袖舞春風

    /麗人行/

    同時,武進區實驗小學的同學們帶來了兒童劇《屈原頌》,也是精彩連連。

    /屈原頌/

    現場還為小儒童們畫額祈福,教他們如何包粽子,意義非凡。

    /畫額祈福/

    /古法包粽/

    現場還舉辦了“文武大挑戰”等特色研學活動。透過參與“生僻字”認字挑戰、投壺及蹴鞠等活動,穿越歷史塵煙,感受繽紛傳統文化。

    /生僻字挑戰/

    /投壺/

    /蹴鞠/

    /木射/

    /踩高蹺/

    /旱地龍舟/

    孩子們在活動中著漢服、習古禮、玩轉古代運動會,滿滿的都是樂趣啊!看著他們大汗淋漓的臉上露出開心的微笑,今年端午節讓人真的難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寶寶輔食吃什麼什麼時候開始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