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姚錦濤說教育
-
2 # 小道娛聞
《論語》十則,這篇課文是二千多年前的偉大教育家,也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和他的弟子的一篇語錄。那麼在今天有無借鑑意義呢?我們還是先看下內容在進行論述!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3、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4.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5、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6、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9、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10、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由以上內容可以得出結論;《論語》十則雖篇幅簡短,但立意深刻,三言兩語就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富有哲理性,嚴肅而深刻的道理用談話、答問的形式講出來,給人以親切感。反問句、感嘆句的運用,使語言更具紆徐含蘊的色彩,像“溫故知新”“不恥下問”“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等語句,已成為現在人學習中的格言。《論語》十則是指導我們學習和修身做人的準則,富有極強大的生命力。所以《論語》十則中所論述的學習方法、學習態度和修養,在今天依然有著非常大的借鑑意義!
答:
有借鑑意義。例如:
(
1
)
“溫故而知新”
,告訴我們學習方法,今天依然實用,
只有將舊的知識和新的體會聯絡起來,才能形成知識體系,全面掌握知識。
(
2
)
“三
人行,必有我師焉”
,告訴我們學習態度,今天依然實用,只有謙虛的學習態度,才能
夠學到更多的知識。
(
3
)
“人不知而不慍”
,告訴我們要有君子的修養和美德,要能
做到別人不知道的,不能生氣、發怒、責怪別人。
-
3 # 江城知事兒
我覺得當年學的論語十則所講的很多東西都是非常有道理,非常值得學習和借鑑的,不得不說古人的智慧讓人敬佩啊!上學那會老師要求每個人都要流暢的背誦這十則論語,並默寫。一直很討厭背書的我在背論語十則的時候還背的挺快挺流利,一方面是論語十則字數少,讀起來朗朗上口,還有就是這些知識真的給我感觸很深吧!
先來回顧一下論語十則的內容: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學習後去複習,知識達到鞏固,快樂,朋友特地不遠千里來和我相聚,難得的友情,高興,我修養高,不應別人的不理解而不高興。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每天自我反省,是否替別人辦的事盡力了,和朋友交往是否真誠,學習的東西是否溫習。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回顧學習過的知識能發現新的奧妙,就可以當老師了。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只學習不思考就會感到迷茫,只思考不學習心中的疑惑就得不到答案,思考和學習都要做。
........................
這些東西看似已經是過時的老古董,但是還是可以和現在的很多事情對號入座找的,溫故知新,反覆的去研究一個東西,從而發現新的東西,這種人不就是科學家嗎?這種精神不就是現在常常提到的匠心精神嗎?換個角度換個思維去看到論語十則,你會發現其中很多的奧妙。
回覆列表
有借鑑意義。例如: (1)“溫故而知新”,告訴我們學習方法,今天依然實用,只有將舊的知識和新的體會聯絡起來,才能形成知識體系,全面掌握知識。 (2)“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告訴我們學習態度,今天依然實用,只有謙虛的學習態度,才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 (3)“人不知而不慍”,告訴我們要有君子的修養和美德,要能做到別人不知道的,不能生氣、發怒、責怪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