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的粽子(10分)?
1.本文的線索是__________________ ,圍繞這個線索,作者依次寫了奶奶為包粽子做精心準備、奶奶包粽子的靈活、煮粽子的漫長、我睡醒後吃粽子和____________ 。(2分)
2.文章第①段有什麼作用?請簡要分析。(4分)
3.閱讀文章,根據要求回答問題。(4分)
(1)聯絡語境,揣摩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表達效果。(2分)
我輕輕捧起一隻粽子,我覺得奶奶的粽子像是有生命。
(2)結合上下文,談談你對第⑤段中畫線句子的理解。(2分)
奶奶笑著說:“俺妮兒手小,不是幹活的命,一定清清閒閒享一輩子福。”
4.奶奶的粽子無論配料還是做工都“簡單至極”,為什麼卻會“在每個端午,溫柔敲打我回憶的味蕾”?(3分)
5.在作者心裡,故鄉是奶奶手中一隻只香甜的粽子。對於青春年少的你來說,故鄉又是什麼呢?請用一段話描述你對故鄉的理解。(至少使用一種修辭,不少於40字)(3分)
參考答案:
1.奶奶的粽子(或粽子);我對奶奶的思念。
評分:共2分。意思對即可。
2.文章開頭先用歌謠點明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與結尾互相呼應;(2分)然後用環境描寫渲染了故鄉端午節清晨的美好景象,自然引出下文對童年的懷念,為奶奶早起包粽子做鋪墊。(2分)
評分:共4分。意思對即可。
3.(1)一個“捧”字,細緻傳神地寫出了“我”對奶奶的粽子的喜愛和珍惜之情。
(2)樸實的語言描寫,體現了奶奶的慈愛和對孫女的疼惜,表達了奶奶希望孫女過上幸福日子的美好願望。
4.因為奶奶的粽子是我兒時最美好、最溫馨的回憶,一直伴隨著我長大;奶奶的粽子有著獨特的甘醇,那種純粹的清香沉澱在心裡,讓我留戀難忘;奶奶的粽子包含著濃濃的溫暖和關愛,也寄託著“我”對奶奶的思念。
評分:共3分。意思對即可。
5.示例一:故鄉是媽媽手中那碗熱騰騰的手擀麵,每一根都是我長長的思念,無論走到哪裡,那種芳香都會讓我沉醉留戀。
示例二:故鄉是春雨中靜默沉睡的小村莊,青瓦窄巷,是一串柔美的音符,一個傾城的綺夢,一抹淺笑的時光。
評分:共3分。
奶奶的粽子(10分)?
1.本文的線索是__________________ ,圍繞這個線索,作者依次寫了奶奶為包粽子做精心準備、奶奶包粽子的靈活、煮粽子的漫長、我睡醒後吃粽子和____________ 。(2分)
2.文章第①段有什麼作用?請簡要分析。(4分)
3.閱讀文章,根據要求回答問題。(4分)
(1)聯絡語境,揣摩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表達效果。(2分)
我輕輕捧起一隻粽子,我覺得奶奶的粽子像是有生命。
(2)結合上下文,談談你對第⑤段中畫線句子的理解。(2分)
奶奶笑著說:“俺妮兒手小,不是幹活的命,一定清清閒閒享一輩子福。”
4.奶奶的粽子無論配料還是做工都“簡單至極”,為什麼卻會“在每個端午,溫柔敲打我回憶的味蕾”?(3分)
5.在作者心裡,故鄉是奶奶手中一隻只香甜的粽子。對於青春年少的你來說,故鄉又是什麼呢?請用一段話描述你對故鄉的理解。(至少使用一種修辭,不少於40字)(3分)
參考答案:
1.奶奶的粽子(或粽子);我對奶奶的思念。
評分:共2分。意思對即可。
2.文章開頭先用歌謠點明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與結尾互相呼應;(2分)然後用環境描寫渲染了故鄉端午節清晨的美好景象,自然引出下文對童年的懷念,為奶奶早起包粽子做鋪墊。(2分)
評分:共4分。意思對即可。
3.(1)一個“捧”字,細緻傳神地寫出了“我”對奶奶的粽子的喜愛和珍惜之情。
評分:共2分。意思對即可。
(2)樸實的語言描寫,體現了奶奶的慈愛和對孫女的疼惜,表達了奶奶希望孫女過上幸福日子的美好願望。
評分:共2分。意思對即可。
4.因為奶奶的粽子是我兒時最美好、最溫馨的回憶,一直伴隨著我長大;奶奶的粽子有著獨特的甘醇,那種純粹的清香沉澱在心裡,讓我留戀難忘;奶奶的粽子包含著濃濃的溫暖和關愛,也寄託著“我”對奶奶的思念。
評分:共3分。意思對即可。
5.示例一:故鄉是媽媽手中那碗熱騰騰的手擀麵,每一根都是我長長的思念,無論走到哪裡,那種芳香都會讓我沉醉留戀。
示例二:故鄉是春雨中靜默沉睡的小村莊,青瓦窄巷,是一串柔美的音符,一個傾城的綺夢,一抹淺笑的時光。
評分:共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