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高速警事

    小兒常用的退熱藥物一般有四種,口服的有阿斯匹林、布洛芬、撲熱息痛,這三種藥物也有肛用的栓劑,使用較方便。還有一種肌注用的叫安痛定。以上的藥物一般都在什麼情況下選擇應用呢。

    我們先來說一下阿斯匹林,又叫乙醯水楊酸,在兒科多用於伴有明顯炎症反應的發熱患兒,如川崎病。退熱用量為10-20mg/kg。注意哮喘、水痘的病人一般不要選擇阿斯匹林退熱,不然會讓病情加重,甚至引起瑞氏綜合症等嚴重併發症。還要注意阿斯匹林的胃腸道反應較重,個別患兒應用可引起出血、皮疹等不良反應。

    第二個藥物我們來說一下布洛芬,兒科的製劑也叫美林,用於退熱劑量為5-10mg/kg,該藥是兒科常用退熱藥,退熱快而平穩、維持時間長。胃腸道不良反應低於阿斯匹林。

    第三個藥物是撲熱息痛,也叫對乙醯氨基酚、退熱的劑量為10-15mg/kg,該藥為WHO組織推薦應用於2個月以上的兒童。水痘、哮鳴、流感等病人都可以應用。撲熱息痛有肝腎損害,另外蠶豆病的孩子發熱不能應用。

    兒科醫生在這裡介紹了兒科的退熱藥物,並不是提倡用藥物退熱。因為發熱是疾病的過程,一般會有3-5天的過程,過多用藥會影響體內的免疫系統,不利於病情恢復,同時也對身體有害,特別是6月齡以下的寶寶應用退熱藥物需要慎重。寶寶發熱建議應用物理降溫。

  • 2 # 藥事健康

    到了季節變化的時候,尤其是冬季,最經常患的疾病就是感冒發燒,對於寶Bora說,發燒是機體的自我保護反應,會充分調動孩子的免疫系統,增強被動免疫。但在家庭退熱護理的同時,我們還應明確症狀背後的具體病因及針對不同原因引起的發熱的用藥禁忌。

    1、明確病因

    寶寶發燒,常見原因有三:一是外感因素,小兒體溫受外在環境影響,如天熱時衣服穿太多、水喝太少、房間空氣不流通等。這種情況無需用藥,去除原因即可降溫。二是內在因素,生病,如感冒、氣管炎或其他疾病。發燒只是疾病症狀之一,而不是全部。此時需要針對病因用藥,而不是隻關注疾病的外在表現。三是其他因素,如預防注射,包括麻疹、霍亂、白喉、百口咳、破傷風等疫苗反應。此時暫無需用藥,觀察即可。

    2、針對病因合理用藥

    (1)愛子心切的爸媽,切記不要一味的要求醫師退燒,去治療發燒症狀,而是應遵從醫囑,準確的找出引起發燒的真正原因,對症下藥。體溫不超過38℃一般不要急於退燒,特別是在沒有明確診斷之前,如果盲目急於退燒就可能掩蓋病情,干擾對病情的診斷。當體溫持續升高,且患兒精神狀態不好,就需要在醫生指導下退熱。有4%~12%的孩子在高熱時會發生驚厥,驚厥反覆發作可能造成腦損傷,也是某些癲癇的先兆表現,還可能導致其它危險。因此,凡有高熱驚厥史或家族史的病兒,一旦高熱就應立即給予退熱處理。

    (2)所有的退燒藥,如撲熱息痛、複方阿司匹林等都含有咖啡因、非那西汀成分,嬰幼兒的神經抑制機制尚未健全,高熱時使用,易誘發驚厥,還會因大量出汗引起虛脫,甚至因血液中游離膽紅素堆積而出現黃疸。同時對消化系統和肝腎功能也有損害,有的可能引起瑞氏綜合徵,造成白細胞、血小板降低。如果非需要用退燒藥,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選用,小兒常用的退燒藥有布洛芬、對乙醯氨基酚等。也可以選用中藥如柴胡、羚羊角、清熱解毒口服液等,對小兒退燒效果也很好。且退熱藥使用不超過3天,如3日不降溫及時就醫。

    (3)對於輸液要謹慎。有的家長認為小兒感冒輸液比服藥退燒快,一到醫院就要求醫生給孩子輸液,而且要求用抗菌藥。如果為病毒感染,抗菌藥對病毒沒有作用。我們的原則是能吃藥的不打針,能打針的不輸液。

    (4)當服用抗病毒藥物不能退熱,發生繼發性細菌感染,血液檢查白細胞數明顯增高,或出現支氣管炎或肺炎等炎症反應時,酌情使用抗菌藥。但無論用什麼藥物,都要注意嚴格按照醫囑及說明書,注意用法用量及療程。

    (5)服藥注意事項。服藥期間要多給孩子喝水,以利藥物的吸收和排洩。退燒藥不要和鹼性藥同時服用,如小蘇打、碳酸氫鈉等,會降低退熱的效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vivox60啥時候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