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兩只老琥
-
2 # 眼科李徵
小孩一般情況下在6個月左右開始長牙,但是對於不同的兒童也有個體差異,有的在4個月左右開始冒出牙齒,也有的會時間稍微晚一些。兒童在長牙的時候需要注意可以吃一些比較硬的食物刺激頜骨發育,對於磨牙可以進行窩溝封閉,預防齲齒髮生。
小孩一般情況下在6個月左右開始長牙,但是對於不同的兒童也有個體差異,有的在4個月左右開始冒出牙齒,也有的會時間稍微晚一些。兒童在長牙的時候需要注意可以吃一些比較硬的食物刺激頜骨發育,對於磨牙可以進行窩溝封閉,預防齲齒髮生。
有些父母認為牙是鈣組成的,一見寶寶該出牙時沒長牙就以為是“缺鈣”,就給寶寶吃鈣粉和鈣片、液體鈣,這是不可取的。
寶寶出牙時間的早晚,與牙質的好壞、骨骼發育、遺傳有關,與地理環境也有一定的關係。
大部分孩子 4~6 個月開始長牙,12 個月後不出牙才稱之為延遲乳牙萌出,這種情況與嬰幼兒時期骨骼的生長髮育快慢有關,寒冷地區的寶寶出牙也晚一些。
超過 1 週歲沒有萌牙,可以考慮就醫檢查。佝僂病、甲狀腺功能減低症等患兒有可能出現出牙較遲,牙釉質差等症狀。
孫教授的門診案例:
在門診中,有一個 10 個月的嬰兒不出牙,睡時出汗多,枕頭溼掉。透過骨密度測試,腕部攝片,血常規檢查,發現血鈣、血磷偏低,確診為早期的佝僂病而導致出牙晚。
還有一個 1 週歲的男孩也是不出牙。他的長相和父母都不同,頭很大,頸部短小,面板粗糙,頭髮稀疏,還不會扶走。骨齡檢查後結果是“0” ,低於正常月齡. ,檢查後確診是甲狀腺功能減退,需要終身服藥,並搭配合理營養。
在門診中還遇到過一個 15 個月大的女孩,出牙 4 顆(平均應萌出 10 顆左右),可以自己摸著牆邊站立橫移,能站,也會開口叫爸爸媽媽,吃睡都還好,檢查微量元素也沒有問題;問及父母及祖輩的出牙史,媽媽早出牙,早走路,爸爸小時候 18 個月才會走路,出牙也晚。
醫生判斷為遺傳可能性大。只要孩子身體狀況良好,發育正常,可以繼續觀察。
至於給寶寶補鈣與否,要看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出牙晚。
如果出牙遲同時伴有出汗多、頭髮稀少、睡眠不寧、愛哭鬧以及囟門閉合遲緩等,可能是維生素D 缺乏引起的。
此時可在醫生的指導下,適當補充一些鈣和魚肝油,並注意輔食新增合理,對促進嬰兒萌牙有一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