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江清月近
-
2 # 老友手札
朋友你好。
心理測試,我們做心理測試的目的是什麼呢?
有些朋友單純是為了娛樂,有些朋友確實遇到心理問題,有些朋友只是想更瞭解自己。
也確實,心理測試並不是只針對心理問題,也會存在一些幫助自己更加了解自己的測試,也有不少單純是娛樂性質的測試,當然也確實存在虛假測試騙去個人資訊的狀況。
相對來說,專業的心理測試並不針對年齡、聯絡方式、隱私等特別準確的內容,而更多針對個人的狀態。心理測試,多以計分製為主,透過一些靈活開放的問題,諸如
“你感覺自己平時會容易感覺睏乏麼?”“經常,偶爾,沒有”;
“你會為完不成任務而煩惱麼?”“經常,偶爾,沒有”;
相應的答案伴隨相應的分值,而後透過計算分值來分析測試者處於何種狀態,而不傾向於瞭解個體的個人資訊。
專業的測試主要有能力測試、人格測試、心理狀態測試等幾類。這些測試不需要測試者回答具體問題,而是做選擇題,測試者根據測算分數來分析,瞭解的是個體的狀態。比如,我在抑鬱環節有比較高的分數,那麼,我就可能正處於抑鬱狀態。
那麼,做選擇題自然不需要提供個人資訊,諮詢師也沒有足夠的能力通過幾個選項而去充分了解一個人的所有。
一來,這些測試是主觀的,
二來,即便是相熟的朋友,也並不會對對方特別瞭解。
當然,朋友你或者看到此回覆的看官,可以百度搜scl90,隨意做一下測試,就能更好的瞭解心理測試是否在套取個人資訊。這個測試是世界通用的。
但,單單以測試分數就下結論,是不合適的。因為心理測試有非常強的主觀性,其測試結果僅供參考,需要結合個體的具體狀態來一併分析。
如果,朋友們只是做娛樂測試,比如,出軌機率,桃花運指數,賺多少錢呀,開什麼車呀之類的。請注意保護自己的隱私。
如果是做專業測試,可能需要向心理工作者描述自己最近的狀態,而在這個環節是需要提供一定的相關資訊的。這需要選擇你認可的專業的心理工作者,而替你保密是從業人員的基本操守。如果我們不願意提供太詳細的具體資訊,我們也可以用第三者的角度去描述。從而保護自己的隱私。
那麼,最後,一般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別人會想要我們的個人資訊呢?
第一,希望做推廣宣傳的機構。那麼,我們隨便註冊一個網站,很快,簡訊就來了。我們就成了這個機構的宣傳物件。又如我們做了測試,結果需要我們註冊才發給我們等。
第二,喜好窺探別人隱私的人,那麼,他們可能對我們的個人隱私比較急切。當然,這類人現實生活中其實很少。
第三,別人對我們有興趣的時候。至於別人是懷好意還是壞意,這裡就難以一概而論了。
第四,確實需要了解一些資訊的時候。這一點,我在做諮詢過程中會向求助者講清楚互相信任的重要性,也會和求助者商量資訊的上下限和範圍,只有求助者同意,我才會進行。尊重對方的意願,是非常必要的。而當然,保護對方的隱私也是諮詢師的責任。
從我的角度來說,合格的諮詢師或者說正常的諮詢師,需要首先尊重求助者的意願,而不是強硬命令,有些話題只有求助者經過考慮同意了才能開展;同時,也不會過多的索取求助者的個人資訊,尤其是與解決求助者問題無關的資訊。別人的隱私,對諮詢師來說也是壓力,諮詢師也只是普通人,能承擔的壓力也是有限的。沉浸在索取資訊中,其實是把自己往深淵中推,這樣是不好的。
當然,以上只是我個人的看法,大家看看就好,看看就好。
-
3 # 健身課1
我覺得有兩種可能,一種就是娛樂刷流量,賺廣告費,另一種就是蒐集你的個人資料,我一般不會看心理測試之類的,因為沒誰會比我自己更瞭解自己是什麼樣的人,現在的人離不開網路,那麼你的個人資訊就會被洩露,途徑有太多種了,發個圖片,帶個位置,經常出現的地點,也可以看出你的活動範圍,在網際網路發達的今天,我覺得陌生人的電話簡訊郵件都不要輕易相信就好,少在網上過多的暴露自己的位置,相貌之類的資訊,以免給不法分子可乘之機,網際網路發達了,人與人的信任也拉遠了,
如果你喜歡做心理測試,我建議你可以用假的資訊來測,別太認真就好,增強安全意識,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願各位朋友一切安好。
回覆列表
那就看你認為你的心理屬不屬於個人資訊了,當然心理不是獨立產生的肯定有相依生的環境經歷,也就是所謂的個人資訊了,只有概括性,並沒有具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