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銘蘇先生
-
2 # 蘇綻
美國是目前在聯合國唯一擁有三個席位的國家,其中一個席位代表美國,另外兩個席位暫時空缺,且美國也並未使用。
當然,現在的美國也不敢使用三個席位的權力了,因為另外兩個曾經擁有三個席位的國家,都已經走向了分崩離析,美國如果也胡亂使用三個席位的權力,說不定美國也會隨之出事。
世界上第一個要求在聯合國擁有三個席位的國家是蘇聯,因為蘇聯的龐大,以及蘇聯在二戰中的損失和貢獻,蘇聯為加盟共和國烏克蘭和白俄羅斯也各爭取到一個席位。因此,在聯合國內,蘇聯是“一國三票”的國家,蘇聯也實際使用了這種權力。諷刺的是,導致蘇聯最終解體的主力,恰恰就有這兩個擁有席位的共和國。蘇聯解體以後,所謂的三個席位也成為了歷史。
蘇聯擁有聯合國三個席位的做法,得到了英國的支援。英國支援蘇聯的目的,同樣是為了擁有更多的權力。因為英國在世界上擁有眾多的殖民地,這些殖民地也就成為了英國索要席位的藉口。不過,英國比較悲催,在聯合國建立不久,印度以及其他殖民地就先後脫離英國了。因此,英國的另外兩個席位再也沒有了用武之地,連藉口都找不到了。所以,印度獨立以後,英國迴歸到了只擁有一個席位的正常國家之中。
-
3 # 羽評郡主
這也證明美國的地位,不過美國在這裡擁有三個席位,到現在也只是顯示一個,另外的兩個席位,他們到現在也沒有公佈出來,美國隱藏的這兩個席位,到底是給誰的呢?
不僅是美國這麼做,當時的蘇聯也這麼做,不同的是,蘇聯本身就是很多國家組合起來的,他們可以把席位給烏克蘭這些國家。
實際投票權還是掌握在自己的手裡,美國就不一樣,雖然採用的是聯邦制度,但美國不可能把這些投票權給自己國內的某個州,因此他們的這兩個席位就一直空著。
除了美國之外,其他的一些大國也擁有一票否決的權力,這些大國有著這樣的力量,也代表他們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不過他們是不能隨便使用這個權力。一開始英國這些國家,也擁有著多個席位,不過它們的情況有些特殊,原本英國這些國家,下面也是有著一些附屬國,因此把投票權給它們,就讓自己在國際會議中有更大的話語權。美國下屬沒有什麼國家,它們得到這個權力,只能是給自己下面的一些州,可畢竟這個權力是數量有限的。
美國本身就是由這些州組成的一個聯邦政府,各個州有著極大的自主權力,因此就有一些州一直是想要獨立,不少的州都希望自己能夠獨立出來,成為一個有自主權的國家,美國政府為了維護自己國家的統一,也是花了不少的心思,現在要是把投票權給個別州,其他州不滿,肯定會加劇內部矛盾。
俄羅斯和分裂出來的一些國家,關係也不是那麼好,它們的投票權實際意義已經不大,況且俄羅斯也有著一票否決的權力,它們也不會在意這些投票。既然主要對手蘇聯不在,俄羅斯也沒有之前的威脅,那麼美國使用這兩個投票權意義也不大,況且隨便使用,還會讓自己的國內出現動亂,乾脆就閒置,反而對自己更合適,以美國這樣的力量,它們就算是不要這些特權,聯合國也必須要供著它。
-
4 # 木春山談天下
這段歷史還是很有意思的,確實很多人不清楚1945年的時候美國和蘇聯除了獲得常任理事國的一票否決權之外,還有額外的兩個聯合國席位名額,可以增加兩個投票權。
其實不只是美蘇,英國也類似,可見當時是個標配。
畢竟英美蘇是二戰勝利國,他們需要在戰後維持更大的影響和權威。而當時國民政府卻沒有這樣的待遇,法國更沒有,他們只是被解放的“大國”,為了西方世界的平衡才被列為常任理事國的。
英國一直以英聯邦老大自居,認為這些國家都是自己的下屬或者認同自己的利益。所以英國在聯合國成立的時候,除了自己一票之外,還讓3個自治領進入聯合國了。這其實是不符合規範的,畢竟聯合國要獨立國家。但當時就是如此,強國就可以討價還價。這3個自治領一個是印度,一個是澳洲一個是紐西蘭。
這些地區其實都為二戰做貢獻了。比如印度,甚至派兵到巴勒斯坦支援英國人打隆美爾,所以英國認為它們也應該進入聯合國,成為創始會員國。
蘇聯仿照這個例子,讓烏克蘭和白俄羅斯也成為UN創始成員國。其實他們已經是蘇聯的一部分了,不過蘇聯聲稱他們是主權國家。別的國家也沒辦法。既然蘇聯和英國如此,美國也有可以挑選兩個州進入聯合國的權利。但是美國一直沒有這麼做。
第一是難以選擇,第二是擔心出問題。難以選擇比較好理解,畢竟無論英國還是蘇聯,他們選擇的國家都是在二戰中做過很大貢獻的,甚至也都有獨立的經驗和獨立作戰的經驗。
而美國的這50個州,沒有什麼單獨在戰爭中貢獻的經驗。畢竟憲法規定各州權利平等,在50個州里選2個,其他的肯定不服。這從憲法角度也難以取捨。
擔心出問題是也與之相關。畢竟無論是印度還是澳洲,他們都已經或者接近獨立,甚至在外交和軍事上都有自己的自主權。即使烏克蘭和白俄羅斯,在蘇聯憲法裡,也明確寫入加盟共和國可以自由加入和退出的。也就是他們名義上是有主權的。如果美國選擇兩個州進入聯合國,也就意味著他們有主權。那麼對美國未來國家領土完整和統一,會帶來禍端。
美國人還是深謀遠慮的。1947年印度獨立,這顆女王CROWN的明珠不屬於女王了,而且印度獨立後就成為第三世界的領頭羊,在很多問題上和英國立場相悖。
蘇聯更慘,解體的原因就是加盟共和國按照憲法自願退出的原則,退出蘇聯,結果形成多米諾骨牌效應,一發不可收拾。
你如何看待當年的聯合國?
-
5 # 大正看世界
美國在聯合國擁有三個席位,但一直都不知道其他兩個席位是誰?
眾所周知,聯合國是在1945年由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國所創立的,是為了確立戰後的國際新秩序所建立。當然,聯合國是由五大創始國美國,蘇聯,英國,法國,中國共同創立的,也就形成了後來的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在聯合國議題上都有一票否決權。
然而,即便如此,而二戰中出力最大,犧牲最多的兩個國家美國和蘇聯,一直都認為自己在聯合國只有一個席位,不能顯示出其超級大國的重要位置,都想更多的佔有席位,從而實現擴大在聯合國的影響力。1945年2月,美英蘇三國在雅爾塔召開會議,討論聯合國創始會員國的數量問題,三國對此爭議很大,此前蘇聯曾經以自己擁有15個加盟國為由,想在聯合國中戰佔有5席位,但遭到了美國和英國的反對。
後來,蘇聯領導人斯大林做出了相應的妥協,但是,要求蘇聯在聯合國擁至少要有三個席位,一個席位自然是蘇聯政府代表,另外兩個就是在二戰中付出重大犧牲和貢獻的蘇聯加盟國烏克蘭和白俄羅斯,這時,英國首相丘吉爾也和斯大林有同樣的想法,想要把英國的印度和南非等殖民地也加入到聯合國佔有席位,所以丘吉爾就支援了斯大林的建議。
而這時的美國總統羅斯福看到英國和蘇聯達成一致,加上自己又想要儘快結束與日本的太平洋戰爭,所以只好同意斯大林的主張,當然,美國也要求擁有三個聯合國的席位,作為對等交換條件。不過可惜的是,美國雖然宣稱一直擁有三個聯合國席位,但在聯合國只有一個代表,代表著美利堅合眾國政府。
另外兩個聯合國席位由於在美國眾多州之中無法選出平衡利益的兩個席位,所以一直就擱置了下來,直到現在,美國的三個聯合國席位也是有名無實,沒有真正的代表,也就無法行使相應的權利。當然,蘇聯的15個聯合國席位也實現了,那就是以蘇聯解體為代價,1991年蘇聯15個加盟國紛紛獨立,全部加入聯合國後,自然有15個席位,可惜這可不是當初蘇聯想要的結果。
以上就是“大正”對該問題的看法 -
6 # 大國縱橫
在聯合國,目前共有193個正式成員國和2個觀察國,每個成員國都在聯合國擁有席位,代表本國行使在聯合國的權力。但實際上並非每個成員國都是一個席位,其中有兩個國家擁有三個席位,這兩個國家就是蘇聯和美國。
▲聯合國總部大樓▲
二戰勝利後,美國、蘇聯、英國成為最大贏家。三個國家的首領在二戰結束前,就開始計劃籌建聯合國。但在誰能成為聯合國創始成員國時,三巨頭產生了分歧,羅斯福主張所有在《聯合國家宣言》上簽字的國家都應該加入聯合國,除此之外,美國還想拉攏8個沒有和軸心國交戰的國家入夥。斯大林一看就不幹了,你憑空拉攏8個國家過來幹什麼,誰都知道這8個國家是你的小夥伴,在關鍵問題上這8個國家肯定向著你美國。既然你拉人,那我也拉人,但是蘇聯那個時候已經沒人可拉了,這可怎麼辦?斯大林掐指一算,計上心來。我雖然沒有別的國家可拉,但是我有加盟國啊,這15個加盟國,都應該在聯合國有1個席位。羅斯福聽了後差點沒氣死,你有15個加盟國,那我還有50個州呢,是不是美國應該在聯合國擁有50個席位啊。會議最後在爭吵中不歡而散。
▲雅爾塔會議三巨頭▲
1945年2月雅爾塔會議召開,繼續商討上次未完成之事宜。因為分歧太大,這個時候的斯大林已經開始妥協,但他仍然要求蘇聯至少保留3個席位。他向美國施壓:“這個方案行,咱們就談下去,不行咱們就散夥”。羅斯福一聽,你這是威脅我啊,散夥就散夥,誰怕誰啊。但就在這時,一直在旁邊抽菸的丘吉爾說話了,他吐了一個菸圈,說了幾個字:“我支援斯大林”。原來,蘇聯和英國早已私下達成協議,蘇聯放棄佔領希臘,換取英國在會議上支援蘇聯。這讓羅斯福相當尷尬。迫於兩國的壓力,再加上美國當時為了讓蘇聯儘早出兵抗日,最後羅斯福選擇了妥協,但是美國也要求在聯合國另外追加2個席位。
▲聯合國制憲會議▲
1945年4月25日,聯合國制憲會議在舊金山開幕,烏克蘭和白俄羅斯到場參會。別人一看,怎麼蘇聯多了2個席位,斯大林說了一句:“因為我在二戰死的人多”,其他人一聽就沒脾氣了。6月25日,兩個蘇聯加盟國正式在聯合國憲章上簽字,成為聯合國創世成員國。但美國也同時獲得了3票,只不過美國50個州,每個州都差不多,給誰都不合適,如果單獨給其中的2個州,一是容易引起矛盾,造成不團結。二是還有可能引起國家分裂。所以美國這兩個席位一直沒有啟用,但美國在其政府網站依然聲稱“美國至今仍保留在適當時候增加兩個聯合國代表席位的權利”。
▲中國重返聯合國▲
1971年10月25日晚10點,第26屆聯合國大會通過了就“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組織中的合法權利問題”進行表決,歐洲21個國家投出了23票,這在歷史上是從來沒有過的,原來蘇聯老大哥怕新中國通不過,第一次使用了三張投票權。雖然這2票最後看有點多餘,但老大哥的心意是滿滿的。
-
7 # 地緣天下
理論上來說,國家大小都是平等的,一國只能有一票,而一國擁有三個投票權,在我們看來是不可思議,但是又現實存在著。
不只是美國,前蘇聯在聯合國也擁有3個席位,這是在二戰中的政治博弈中確定的,美蘇想要擴大自己在聯合國的勢力,經過妥協,兩國各擁有三個席位,蘇聯的另外兩票,一票給了烏克蘭,另一票給了白俄羅斯。
美國雖然擁有3個席位,但是一直未使用,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這兩個名額不知道應該給誰才好。美國是個聯邦制國家,由五十個州和一個聯邦直轄特區組成,這五十個州,在憲法中的地位都是平等的,另外兩個席位,無論分到哪個州頭上,對其他的州都是不公平的。為了一碗水端平,避免某個州權力過大引發各州的不平衡導致國家政治不穩定,所以一直沒有啟用。
第二,雖然多了兩個席位,但是並沒有什麼多大作用。鑑於美國在聯合國的主導地位,現在是不需要這兩個投票席位的。美國是聯合國最大的繳費會員國,而且聯合國總部也位於美國,美國在北約集團,七國集團等一眾國際組織中有著超然地位,每次投票,都會有一批小弟國家跟隨,所以,即便這兩個投票名額不使用,美國也能在聯合國會議投票中實現利益最大化,何況美國本身就是聯合國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擁有一票否決權,這才是至關重要的。
雖然美國一直沒啟用這兩個名額,但是美國一直都沒有放棄這個權利,理論上,美國可以隨時增加兩個聯合國代表席位, 這是美國在聯合國中特權的體現。
-
8 # 歷史縱橫帝
美蘇兩個超級大國在籌建聯合國的過程中為聯合國成立以後的利益發生過激烈的爭執。最後勢力強大的美蘇兩國都爭取到了一國三票的特殊權利:蘇聯除了自身以外提出了烏克蘭和白俄羅斯也同樣作為聯合國的創始成員國拿到了兩票;而美國除了自身以外,也爭取了兩個席位但是始終沒有公佈(當時的菲律賓還沒有獨立,包含在美國範圍內相當於自治領之類的角色)。
兩個普通席位而已,至於美蘇兩個超級大國費勁心思爭取嗎?也許有人說作為五常中的兩個超級大國,都有大國一致原則的一票否決權還用爭取這額外的兩個席位嗎?其實這裡有個誤區,也就是說所謂的一票否決權只能在安理會內部使用。蘇聯對一票否決權非常滿意,因為作為當時唯一的共產主義國家有些孤單。而有了這項否決權,等於給了它保護自己不被孤立圍攻的護身符。但是經過激烈的鬥爭,最終常任理事國的否決權只被限定在安理會的決議中,而聯合國大會經過超過三分之二的成員國表決通過的聯合國大會決議,常任理事國是不能否決的。
這也許就是美蘇爭取聯合國普通席位的原因,在聯合國大會召開的時候多一票少一票在關鍵時刻也許能頂大用。蘇聯為什麼立刻就指明了自己的兩個席位投入使用,那是因為當時蘇聯在國際上被孤立缺少盟友。而美國同樣也有兩票沒有使用,因為隨著戰後馬歇爾計劃的實行和北約的成立,美國有天然的盟友很多不必使用這兩票。
美國至今沒有公佈和使用另外兩票的原因推測美國當時爭取和蘇聯一樣的一國三票也沒有特別的打算,估計也是不想吃空你有我也得有這待遇。蘇聯是由多個國家組成同聯盟國家,而美國是有各州組成的聯邦制遠比蘇聯的構成穩定。
最後美國的屬地菲律賓後來獨立,剩餘基本都是美國本土的州。美國就更不敢隨便把這兩票拿出來了,唯恐50多個州為此鬧矛盾。因為本來類似得克薩斯等就有一定的獨立傾向。
小結:
綜上所述,美國雖然也具有一國三票的特權但是從來沒有真正使用過。也從未向外公佈究竟哪兩個州具備投票權。
回覆列表
聯合國目前有193個會員國,但是聯合國剛成立時只有51個創始會員國,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才有193個會員。按照常理來說,每個國家在聯合國中的地位是平等的,擁有一票投票權,但是在聯合國當中蘇聯和美國卻都擁有三個席位,也就是三個投票權,這彰顯了聯合國是大國利益的體現,大國在聯合國中更有發言權。
二戰結束前夕,蘇、美、英三國就開始籌備成立聯合國。1944年9月21日至1944年10月7日,蘇、美、英三國代表在華盛頓特區的敦巴頓橡樹園舉行聯合國籌備會議,針對聯合國創始會員國的資格問題,美國提出在1942年簽署《聯合國家宣言》的26個簽字國基礎上再增加8個未同軸心國作戰的國家名單,這其中主要是拉美國家。
蘇聯認為美國將拉美國家拉入聯合國創始國,而拉美國家跟美國關係好,這會增加美國在聯合國的支援票數,所以蘇聯認為只有同軸心國作戰的國家才能加入聯合國創始國。如果美國要拉拉美國家加入聯合國創始國,這對蘇聯來說十分不利,因為當時真正支援蘇聯的國家沒有幾個,只有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波蘭等國家。所以,蘇聯就提出自己的16個加盟共和國也要加入聯合國創始會員國,不過蘇聯的提議遭到美國代表的強烈反對。
1945年2月蘇、美、英三國領導人在雅爾塔舉行會晤,會上蘇聯再次提出加盟共和國的聯合國代表權問題,蘇聯認為至少應該有兩到三個加盟共和國成為聯合國創始會員國。蘇聯準備把烏克蘭、白俄羅斯、立陶宛作為聯合國創始會員國的代表,因為他們在反法西斯戰爭中也做了貢獻。 美國總統羅斯福對此表示為難,他說:“如果我們給某個國家一票以上的代表權,那我們就違反了每個成員國只應該有一票表決權的規定。” 英國首相丘吉爾也想讓英國的自治領獲得聯合國代表權,所以就支援蘇聯的提議,這使羅斯福總統顯得比較孤立。
從當時情況來看,英國和美國還有一些殖民地,比如英國的殖民地印度在當時還不是獨立國家,但是印度成為了聯合國創始會員國。美國的殖民地菲律賓也不是獨立的國家,也成為聯合國創始會員國,因此英國和美國作為宗主國在聯合國也不是隻有一個席位或一個投票權。
而在當時,雖然對德戰爭已經結束,但是美國還是希望蘇聯能夠對日出兵作戰,所以羅斯福只好同意烏克蘭和白俄羅斯作為聯合國創始會員國,這樣蘇聯在聯合國就擁有了3個席位。當然,蘇聯擁有3個席位,美國為了同蘇聯取得對等地位,也為美國增加了2個席位,這樣美國在聯合國也擁有了3個席位。但是美國當時全國有48個州,各個州在美國聯邦內地位都是平等的,這兩個聯合國席位安在哪個州的頭上都不合適,所以美國就一直未啟用這兩個聯合國席位。現在,美國國務院網站在介紹聯合國的建立過程時,依然聲稱“美國至今仍保留在適當時候增加兩個聯合國代表席位的權利”。
1945年,聯合國制憲會議在美國舊金山召開,會議同時邀請了蘇聯、烏克蘭和白俄羅斯三國參會。之後,烏克蘭和白俄羅斯的代表在聯合國憲章上簽字,成為聯合國創始會員國,蘇聯在聯合國就正式擁有了三個合法席位。1971年中國恢復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的時候,蘇聯就動用了三個投票權投了贊成票,美國雖然反對,但是美國只投了一個反對票,並未啟用另外兩個投票權。
所以,美國雖然在聯合國擁有3個席位,但是由於美國各個州都是獨立平等的地位,美國為了避免引起各個州的不平衡和國家不穩定,美國就一直未啟用另外兩個席位,所以外界也不知道美國最終將另外兩個席位安排給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