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美玉秀秀
-
2 # 石清齋
眾所周知,油性代表一塊石頭的細膩質地問題。
真正的油性是由內而外的油性,是要用眼睛去發現的。
表皮打油是手感摸上去油膩膩的那種感覺
-
3 # 老刀把子
和田玉的油性光澤是發自內裡本身的,用手一推是光滑油潤的感覺,不會膩!而摸了油的是表面的油光,光線很集中刺眼,油光浮在表面!上手摸會有油膩的感覺,甚至粘手,時間長了還容易粘附灰塵表面變得很髒!
-
4 # 踏痕客
和田玉的油性,並不單單指手感,還包括視覺上那種油潤的感覺。至於是否泡臘,用六七十度的溫水泡幾遍自然冷卻即可,擦乾後用乾淨手稍微盤一會兒就行,也並不是所有籽料油性都很好,籽料油性差的也很多。
-
5 # 不可奪石之堅
這個問題其實和區分真假子料是同一問題,子料是真油性,大多山料油性差,常抹油封蠟拋光掩飾。只要是真子料就必定油潤,這是由其透閃石含量高和透閃石晶體細小均勻以及晶體之間緊密交織而形成。一般抹油的可用紙巾用力擦,同時聞有無蠟味,有蠟味的一律放棄。
-
6 # 掌心寶說寶
在新疆和田的玉石巴扎(市場),蘇州相王玉器城二樓的新疆阿達西攤位上,經常看到他們不斷地在他們的玉石上噴水(可能是油水混合液),目的當然是為了“賣相”更好。眾所周知,和田玉,尤其是子玉,有一個特徵就是“油性”,我個人理解,這個“油性”是一個形容詞,指的是潤滑的感覺,如脂肪一般,羊脂玉就是指極品的和田玉……狹義和田玉(特指新疆和田地區所產的玉)的透閃石成分是世界上各類天然玉石中最高的,而透閃石的質感最為潤滑,並不是說這種石頭真的會冒油。很多人形容和田子玉像人的面板,有毛孔,會冒“油”,這個形容的確形象,但不會是真的油,石頭本身沒有脂肪和熱量,哪來的油。那麼問題就可以理解了,如果和田玉上的油你覺得是真的油(水),那肯定是噴上去的,有的甚至是打蠟,拋光粉(劑)之類的化學物,如果嗅覺靈敏,應該可以聞到一點點異味。我在新疆和田玉龍喀什河撿石時,或在市場上看到維族朋友相互交易時,當地人都會往石頭上猛吐口水(雖然不雅不衛生),然後放在手裡長時間搓,找感覺。有時候當地的土辦法可能是最接地氣兒,最管用的。唾液本身具有相當強的去汙能力,可以化解一些油汙之類的東西。兒時好像也會有過這樣的經驗,在外面野,手弄髒了,沒地兒洗手,回家怕被家長罵,就用口水吐手上,來回搓,就能搓下黑泥來,哈哈,回想起來有點噁心。不過說明唾液是有較強去汙能力,估計化學成分有酸性,蛋白質之類(化學不專業,瞎猜)。對懷疑上過油的玉石,可以用清水(溫水最佳)洗淨擦乾,處理乾淨後,一般也是有點乾澀的,但真正的和田玉,尤其是子玉,摸一會兒就馬上變滑(“油”)了,反之,則手推助力較大,乃就長時間乾澀。純屬個人見解,僅供參考。
回覆列表
抹過油
1、很多浸過油的玉,都是裝在透明塑膠自封袋裡,這樣油可以幹得慢一些,所以自封袋上可以發現油漬;
2、用乾燥、乾淨的手去盤摸,上手後,手上明顯粘上油,肯定是侵過油了!
3、上手後,手上沒有明顯粘上油的感覺,這是侵油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或者很新型的液態臘,這時輕輕在玻璃櫃檯面按一下,如何留下明顯的印,證明浸過油,如果僅是手上的熱氣,手印會立即消失的!這是個人總結的一個竅門!
4、滴水鑑別法,“有很多資料都講將一滴水滴在玉上,如果水像露珠一樣很久不散的是真玉,水滴很快消失的是假玉。”這是實際上是不科學的,這種承水鑑別法,最早緣於鑽石業,因為鑽石表面有很強的親油性,所以具有滴水不散的現象,很多玉的表面也經常上油、煮臘,也就出現了滴水不散的現象,透過這種方法判斷玉的真假是不可靠的,但實際上這是一種判斷玉是否浸過油的好方法!
5、如果是商家送到家裡的玉石,也可以準備一杯溫熱水,把玉石先放在溫熱水裡面泡2分鐘,一定記得水溫不要過高哦,以免破壞玉石內部的張力。
以上方法,都是經過實踐所得,當然油性好的玉石,就算不抹油,表面看起來也是瑩潤無比。油性好的玉石在盤玩過程中手指觸控感,有一種略有阻力的油滑感覺,就像手裡握著一砣油,用手一推,就要化開的感覺,滑而不膩,似油非油。
這和玉質的細度分不開,即玉質裡晶體顆粒直徑的大小,只有細膩而均勻的結構,才能達到這種觸感。當然還有一種情況,就是透過拋光,展現優質光澤,但這個跟玉質關係密切,當玉質越細,打磨及盤玩出來的油脂光澤越好,反之玉質粗的,拋光後光澤會流於表面,有種輕浮感,很難拋光成油脂光澤。所以和田玉的油性是由細度、密度決定的,在這裡奉勸各位玉友,買玉一定要找密度細度好的料子哦,這樣油性一定不會差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