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北京抖抖抖
-
2 # 普至
“道德經”是老子留給關尹喜的修心治世文章,關尹喜又稱“文始真人”留有“文始真經”傳世。
為什麼“道德經”會有兩個方面的內容?這主要是與關尹喜所處的地位有關,關尹喜,是函谷關的長官,函谷關是重要的軍事重鎮,交通要衝,拱衛京師,所轄軍民眾多,當然需要治理的方法,這也就是佔了“道德經”大部篇幅的原因。
另一部分修煉的心法則起點比較高,這是由於“關尹喜”己經達到望氣層次,最起碼是開天目層次,到這個層次及以後要把握好,要“無為”,要“知白守黑”隨著“五眼通”的逐漸顯現要不著於相,修“玄德”,在“道德經”第十章中有闡述。第十一章好象是比喻先天后天的關係。第四十章“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在此我引用兩首佛家詩“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靜方為道,原來退步是向前”。“終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遍隴頭雲,歸來笑拈梅花嗅,春在枝頭己十分。”至於“老子”所說的“聖人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正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所蘊含的,潤物細無聲,在日常生活中去做,就說“守孝三年”吧,在古代人的壽命是70為古稀,以此推算正常人,如果真正平時有“禮”“中庸”打基礎,築基採藥絕非難事,過來人應知之我所言非虛,如無經歷,豈敢妄言。傳統文化本就一體跑題也罷,權當還欠帳。
以上只是淺見,“道德經”之高深不敢多言,也無能多言。只是不想看同胞們身倚瑰寶,不知愛惜。
-
3 # 槓精低能量
老子的道,有多少個信徒,就有多少種道。一開篇就主張用“非常之道”來啟發人們意志,為“名利”而奮鬥。道的目的就是“小國寡民”單幹戶自由世界。道的結尾就是不要相信“仁義道德思想”的好話,要相信那些講粗話難聽的人,話噁心善,美言不信,信言不美。
-
4 # 守道進道出道道道相通
大家都知道中國的傳統文化之源在於易道!
易為總根源起初並無文字只有符號,在發展過程中有了文字後,道德經就是解釋易經的最系統和完整的書籍!
自有文字形成道德經就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依據和根源。自秦以後道德經就是中華民族發展生存的最高指導思想!
做為華夏根源的易,是無字天書,它是提升人的思維模式的一套公式。應用這套思維公式,人類在發展生存的過程中,就會少犯錯誤甚至不犯錯誤!但是有了這中思維模式還要用語言的方式把它表達出來作為指導人類發展的思想,道德經就是在易這套公式思維下產生的規律總結。
-
5 # 心性文明
道德經是中華黃老之學的經典,同時亦深得易經之心得。現代人學習這種傳統文化,思維上深受西方文化影響,西方文化以物質為基調,強調看得見、摸得到、聽得好,就是說其還在形而下的層次,所以,深受西方思維影響的現代人,對傳統文化是斥之以鼻。而中華傳統文化很早即成熟,標誌就是從源頭就超出了形而下的層次,達於形而上,這就高明瞭。易經日,無思亦、無為亦,寂然不動,感而遂通。無思無為是什麼狀態?這就是形而上了。道德經亦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哪什麼是常道?常名呢?結合下佛經就更明白,心經曰,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身香味觸法。明明有眼耳鼻舌身意,為何偏偏說沒有呢?這就如同問什麼是常名?所以,道德經為代表的傳統文化很多在形而上的範疇內,而現代人卻以現代思維在形而下範疇內求解,不亦遠呼?南轅北轍!亦是中華傳統文化之悲!
回覆列表
道德經是老子寫給函谷關那個太守的一篇關於治理民眾的理念的文章,是一篇政論文。然而有人要生搬硬套到修行,宗教,真是可笑至極了。
其實到底什麼是道,老子自己也不知道,道可道非常道。道是不能說出來的,老子覺得肯定有一隻個看不見的道,操控一切,但是這個到看不見,摸不著,就像妖魔鬼怪一樣。它能作祟,但是人又看不見摸不著。所以治理民眾,也有一個道,不能違背這個道,但是這個道是啥,不能說出來。老子純粹是臆造,幻想出來的,神秘力量。後人就各種解釋,好像他們比老子厲害,道也可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