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國平的《論幸福》中寫道,“靈魂是感受幸福的“器官”,任何外在經歷必須有靈魂參與才成其為幸福。內心世界的豐富、敏感和活躍與否決定了一個人感受幸福的能力。在此意義上,幸福是一種能力。”
幸福是一種能力,一種在自身行動中和他人的行為中獲取的。自己如何幸福?不過是自我的一種高度滿足。對於餓獨自的我,我有能力吃上飯就是幸福。對於一個總是不及格的孩子來說,有一天他及格了,那就是幸福。別人的行動如何讓我幸福?不過是,我吃飯的錢來自於我對工作的付出,付出所獲得的回報滿足了生理需求。而這一分心理需求下更是對於的我工作的肯定,自我成就感的滿足。不及格的孩子及格了,除了他還有他的父母,老師所帶來的誇獎。這是對自己的肯定,內心世界的滿足。
“苦與樂不但有量的區別,而且有質的區別。在每一個人的生活中,苦與樂的數量取決於他的遭遇,苦與樂的品質取決於他的靈魂。歡樂與歡樂不同,痛苦與痛苦不同,其間的區別遠遠超過歡樂與痛苦的不同。對於沉溺於眼前瑣屑享受的人,不足與言真正的歡樂。對於沉溺於眼前瑣屑煩惱的人,不足與言真正的痛苦。”
有一句話怎麼說的?痛苦是自找的。同理,幸福也是自找的。苦與樂的決定權從來都在自己。如果你有孩子。那麼你可能有很多情況,情況一,自己窮,沒有辦法養好孩子,只能供養一般的吃住,孩子什麼都一般般。情況二,自己窮,孩子嫌棄自己,不聽話,每天不知道去哪裡做什麼。情況三,自己窮,孩子一個人在家,自己做作業。但是性格冷漠,不能其他小夥伴相處。情況四。自己窮,孩子爭氣,樣樣都好,周圍鄰居都喜歡他。那麼你覺得幸福肯定是第四個嘍?如果情況一的孩子雖然都一般般,但是他很愛你,明白即使和別人有差距,但是父母愛他,他不曾放棄過努力呢?如果情況二的孩子,雖然不聽話,但是每天都希望自己可以去掙錢補貼家裡呢?他不聽話,也是因為他不想只是在家裡當一沒有經濟能力的人。 如果情況三的孩子性格冷漠,但是關愛動物,善於研究。剋制力強,在別人爬樹摸鳥的時候,已經自己去學習了呢?如果情況四的孩子這麼優秀只是為了讓你們開心,自己一直強迫自己呢?大了,過度壓抑……
無論,你遇到怎樣的孩子,現在過著怎樣的生活,生命都曾停止,你怎麼知道,你的不幸福對於下一刻的你是不是奢望。你怎麼知道你所謂的不幸福是別人眼中的不幸福。你怎麼知道你所謂的不幸福,別人已經想盡量改善了。幸福自己給予的,與其去想為什麼不幸福,不如去行動。
最後,借用周國平的話:“幸福的和不幸的人呵,仔細想想,這世界上有誰是真正幸福的,又有誰是絕對不幸的?!幸福是有限的,因為上帝的賜予本來就有限。痛苦是有限的,因為人自己承受痛苦的能力有限。”
周國平的《論幸福》中寫道,“靈魂是感受幸福的“器官”,任何外在經歷必須有靈魂參與才成其為幸福。內心世界的豐富、敏感和活躍與否決定了一個人感受幸福的能力。在此意義上,幸福是一種能力。”
幸福是一種能力,一種在自身行動中和他人的行為中獲取的。自己如何幸福?不過是自我的一種高度滿足。對於餓獨自的我,我有能力吃上飯就是幸福。對於一個總是不及格的孩子來說,有一天他及格了,那就是幸福。別人的行動如何讓我幸福?不過是,我吃飯的錢來自於我對工作的付出,付出所獲得的回報滿足了生理需求。而這一分心理需求下更是對於的我工作的肯定,自我成就感的滿足。不及格的孩子及格了,除了他還有他的父母,老師所帶來的誇獎。這是對自己的肯定,內心世界的滿足。
“苦與樂不但有量的區別,而且有質的區別。在每一個人的生活中,苦與樂的數量取決於他的遭遇,苦與樂的品質取決於他的靈魂。歡樂與歡樂不同,痛苦與痛苦不同,其間的區別遠遠超過歡樂與痛苦的不同。對於沉溺於眼前瑣屑享受的人,不足與言真正的歡樂。對於沉溺於眼前瑣屑煩惱的人,不足與言真正的痛苦。”
有一句話怎麼說的?痛苦是自找的。同理,幸福也是自找的。苦與樂的決定權從來都在自己。如果你有孩子。那麼你可能有很多情況,情況一,自己窮,沒有辦法養好孩子,只能供養一般的吃住,孩子什麼都一般般。情況二,自己窮,孩子嫌棄自己,不聽話,每天不知道去哪裡做什麼。情況三,自己窮,孩子一個人在家,自己做作業。但是性格冷漠,不能其他小夥伴相處。情況四。自己窮,孩子爭氣,樣樣都好,周圍鄰居都喜歡他。那麼你覺得幸福肯定是第四個嘍?如果情況一的孩子雖然都一般般,但是他很愛你,明白即使和別人有差距,但是父母愛他,他不曾放棄過努力呢?如果情況二的孩子,雖然不聽話,但是每天都希望自己可以去掙錢補貼家裡呢?他不聽話,也是因為他不想只是在家裡當一沒有經濟能力的人。 如果情況三的孩子性格冷漠,但是關愛動物,善於研究。剋制力強,在別人爬樹摸鳥的時候,已經自己去學習了呢?如果情況四的孩子這麼優秀只是為了讓你們開心,自己一直強迫自己呢?大了,過度壓抑……
無論,你遇到怎樣的孩子,現在過著怎樣的生活,生命都曾停止,你怎麼知道,你的不幸福對於下一刻的你是不是奢望。你怎麼知道你所謂的不幸福是別人眼中的不幸福。你怎麼知道你所謂的不幸福,別人已經想盡量改善了。幸福自己給予的,與其去想為什麼不幸福,不如去行動。
最後,借用周國平的話:“幸福的和不幸的人呵,仔細想想,這世界上有誰是真正幸福的,又有誰是絕對不幸的?!幸福是有限的,因為上帝的賜予本來就有限。痛苦是有限的,因為人自己承受痛苦的能力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