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戰爭史研究WHS

    簡單歸納:

    首先,以錦衣衛偵察官民

    →以錦衣衛鎮撫司偵察錦衣衛和官民

    →以東廠偵察錦衣衛、錦衣衛鎮撫司和官民

    →以西廠偵察東廠、錦衣衛、錦衣衛鎮撫司和官民

    →以內行廠偵察西廠、東廠、錦衣衛、錦衣衛鎮撫司和官民。

    北京西城區石碑衚衕,明代錦衣衛鎮撫司設於此

    繡春刀

  • 2 # 苦茶庵

    錦衣衛與東廠等,簡稱為廠衛,是明代在刑部、都察院、大理寺這三個辦理刑獄衙門之外執掌“詔獄”的特務機構。因為這裡恣意緝捕、刑訊“殺人而不麗於法”,朝野臣民,只要“一入獄門,十九便無生理”,冤獄累累,因此被人們稱做“冤窖”。

    錦衣衛原為皇帝親軍侍衛,初名儀鸞司,不過是替皇帝掌理儀仗的機構。1382年,才改稱“錦衣衛親軍指揮使司”,設指揮使一人,統屬有將軍、力士、校尉等官卒約一千五百人。衛屬機構有南、北鎮撫司。南鎮撫司掌管衛中刑名和軍匠事務,北鎮撫司專理“詔獄”。由於鎮撫司對審訊犯人,嚴刑逼供,非法凌虐,弄得是非顛倒,怨聲載道。朱元璋為了平息民憤,曾經在1387年下令焚燬衛中特製刑具,將全部獄囚送刑部議罪,並且詔令以後內外詔獄,都要交三法司審訊,以減少冤獄。

    1420年明成祖遷都北京,立即在東安門北設定了東廠,用它專門刺探臣民“謀逆妖言、大奸大惡”的事。朱棣怕外臣徇情面,不能及時把實況直接向他彙報,於是特命他的親信太監做東廠的提督。從此由太監提督東廠,就成了明代特設的制度。 東廠設立後,太監有了隨意逮捕、刑訊朝野臣民的特權。為了平衡廠和衛的權勢,朱棣一面令東廠所屬的人員,由錦衣衛調充,同時又賦予提督東廠的太監,有監視錦衣衛的權力,使廠衛相互倚賴,彼此制約,不敢有違朱棣的意旨。

    東廠的提督大部分由司禮監的秉筆太監兼任。這樣,太監不僅“口銜天憲”,是皇帝的代言人,又可在內閣票擬的檔案上“批紅”,成了皇帝的代筆人,這就足夠左右朝政了。再加上開設了東廠這個有緝捕臣民、任意殺戮特權的特務衙門,這就如虎添翼,給太監攬權、專政害民,廣開了方便之門。明代廠衛之禍與宦官專政相終始,直到明亡才告結束,原因也在這裡。

    成化初,憲宗為加強特務統治,又別設西廠,令太監汪直提督。汪直易服私訪,用錦衣百戶韋瑛做心腹,“屢興大獄”。西廠所轄緹騎比東廠還多一倍,自京師內外到大河南北,緹騎到處尋釁生事,就是親王府也難倖免。大凡民間鬥雞罵狗一類瑣事,也在他們緝拿拷索之列,弄得民心惶惶,不可終日。汪直用事,“先後凡六年,冤死者相屬。”1482年曾關閉西廠,但東廠仍然到處害人,絲毫沒有停息。

    1506年武宗即位,宦官劉瑾專權,又恢復西廠,並命丘聚掌東廠,谷大用掌西廠,這兩人同是劉瑾的黨徒,但兩廠爭奪權勢激烈,到處作惡。邊遠州縣的人一見到身著好衣、騎駿馬、說北京話的人,就如同見到猛虎一般,立即躲藏起來,免得遭受迫害。州縣官無法躲藏,只好趕快奉獻賄賂,才可能免遭慘禍。劉瑾又建立了一個“內行廠”,由他直接指揮,權力更大,連東、西廠也受它監督。劉瑾還規定凡“罪犯”進廠,不論罪名大小,一概都要受杖責,先打得皮開肉綻,然後永遠充軍到邊塞,或者戴枷發遣。一副枷重達一百五十斤,就是壯漢,戴上不要幾天,也要被壓死。在這樣殘酷迫害下,官吏軍民被害致死者有數千人。

    明熹宗天啟時,魏忠賢以司禮監秉筆太監兼領東廠,廠衛罪惡,發展到了頂點。衛使田爾耕、鎮撫許顯純專以酷刑鉗制臣民之口。用的刑具有特製的大枷、夾棍等五種,刑罰有斷脊、墮指、刺心、紅繡鞋(用燒紅了的鐵烙腳)等,名目繁多,慘絕人寰。

    關於東廠的組織,據《明史·刑法志》記載:司禮監太監稱宗主,提督東廠太監稱督主。下設掌刑千戶、理刑百戶各人,簡稱貼刑。隸役沒有定額,專門挑選錦衣衛裡最狡詐、陰險的人充當,專管偵察。他們又收集地方流氓、亡命之徒做爪牙,每探得一事,迅即密報。他們任意闖人家搜檢,如果得賄賂滿意,即引退去;稍不滿意,就用刑拷打,稱為“乾醉酒”,又稱“搬罾兒”,痛苦十倍官刑。又逼令犯事人誣攀富戶,富戶得趕快送給厚賂,才可免受株連,否則奏請下鎮撫司獄,一定慘死無疑。

    每月初一日,召集隸役數百、千人,用抽籤辦法分派各人差使。分到刑部、都察院、大理寺、北鎮撫司去監視審案的叫做“聽記”。分到各官府、城門訪緝的叫做“坐記”。某官作某事,某城門獲某奸,都被報告到廠,叫做“打事件”,督主連夜轉報皇帝。甚至民間米鹽瑣事、夫妻口角,也連夜報進宮去,為皇帝和太監們提供笑料。因此,朝野內外沒有不怕“打事件”的。

    崇禎帝即位,殺魏忠賢但依舊用東廠替他偵探朝野臣民,直到1644年明亡,東廠與錦衣衛的危害才算停止。

  • 3 # 陵西散人

    明代的特務政治在中國古代史上是著名的。東廠是明代特務的本營,這個機構一直延續到明朝滅亡。

    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為了鞏固統治,防範臣民造反,除建立了嚴密的政治和軍事機構之外,並建立了一整套的特務機構,豢養鷹犬,為其伺察、追蹤、搏擊。初期階段些特務人員叫作檢校。當時這些檢校遍佈於朝廷內外,其職責是專門察聽大小衙門諸官吏“不公”、“不法”之事,隨時向皇帝報告。不過,檢校的品位極低,除伺察、告發人家的陰私勾當外,沒有其它任何權力,因此,還不是一個完備的特務組織。

    洪武十五年(1382),朱元璋特地設立了一個完整的軍事特務機構一錦衣衛,添設了專門的法庭和監獄,其職權也由侍衛天子擴大到伺察緝捕“盜賊奸宄”不僅朝廷內外的文武官員受其監視,就是街坊道途的民間陰私,也在其偵察緝捕之列。當時錦衣衛由皇帝直接控制,它和朝廷的府、部、院沒有任何隸屬關係。它的最高長官為衛指揮使。由皇帝委派親信的勳戚或都督一級的官員充任。

    錦衣衛自成立以後,恃仗特權,非法凌虐,殘酷用刑,於了大量的壞事。到了洪武二十年(1387),朱元璋曾一度將其撤銷,並頒詔朝內外:今後一切案件統歸三法司(刑部、都察院、大理寺)處理。但是,時隔不久,明成祖朱棣即位後,為了鎮壓反對派,又恢復了錦衣衛。以後的幾代皇帝,代代相襲,這個軍事特務機構也一直延續到明亡。

    永樂十八年(1420),明朝國都由南京正式遷到北京,朱棣在恢復錦衣衛的基礎上,又相繼設立了東廠,由親信太監掌管,皇帝直接指揮。這個東廠專門“緝訪謀逆,妖言,大奸惡”等。

    到了成化十三年(1477),憲宗朱見深又另立一具特務機構叫西廠,由大太監汪直直接控制。它的規模比東廠更大,其爪牙比東廠多一倍,自京師至全國各地,無處不有。時間大約五年,到武宗朱厚照即位,又第二次設立西廠。東西廠特務倚仗權勢,羅織罪名,誣陷好人,無辜被害者不計其數。從此以後,在明王朝的控制下,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特務網,用以鎮壓反抗的臣民。人們當時把這些特務機構並稱為“廠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孩子特別喜歡毛絨玩具,毛絨玩具會不會滋生細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