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興趣空間Wq2017
-
2 # 4399小評菓快樂育兒
寶寶出生以後,這3個部位,家長一定要"護犢子"!
1、捏臉蛋
嬰兒的臉被捏多了,會經常流口水,易引發溼疹發炎等症狀;還會出現臉歪或大小臉,拉低"顏值";甚至被大人手上的細菌侵蝕,而感冒生病。
因此,寶寶軟嫩嫩、肉嘟嘟的臉,家長要護好!別讓好意的親戚佔便宜!
2、滷門
寶寶的滷門只有一層薄薄的面板和腦膜,沒有骨片保護,摸上去軟軟的,就像氣球一樣,非常脆弱。因此,寶寶的前滷門和後滷門都要儘量少碰觸,以免對腦部造成損傷。
家長平時給寶寶帶上嬰兒帽保護滷門;給孩子清洗時,要注意手上動作要放輕柔,不要用力過猛。
3、乳房
新生兒乳房或腫大,或流出少量乳汁樣的淡黃色液體,屬於正常現象,一般2周左右就會消退。
爸媽看到千萬別去擠它,否則會損傷孩子的乳房周圍軟組織細胞,使乳頭破裂,引起傷口感染髮炎。
寶寶身上三個不能隨便摸的部位。 1.捏腮幫子
很多人在逗孩子的時候,喜歡捏娃的腮幫子,但是小孩子的臉部面板特別嬌嫩,並且臉頰上分佈腮腺組織發育不完善,如果我們大人總是捏孩子的臉蛋,很容易使腮腺和腮腺管被撕拉,導致寶寶流口水。
而且寶寶的臉部骨骼也很脆弱,如果長期捏孩子臉蛋,可能導致臉部發育不對稱,從而讓寶寶出現臉歪或一邊臉大,一邊臉小,影響孩子的面容。所以媽媽們記住了,不要讓家人或者其他人捏孩子的臉蛋,一切都是為了孩子的未來。
2.捏鼻子
老家裡的人總會說,捏捏寶寶的鼻子,然後鼻子就會變挺的,其實這並沒有什麼科學依據,剛出生不久的孩子鼻子都是扁平的,這是由於寶寶腹式呼吸的原因,過段時間就會好的。如果媽媽們為了讓孩子的鼻子挺起來,經常捏鼻子,很可能得到相反的結果。
而且在捏寶寶鼻子的過程中很可能損害到寶寶的鼻腔粘膜,這樣的話,細菌就會很容易進入寶寶的呼吸道,從而降低他的抵抗力,甚至變得經常性生病。
3.掏耳朵
有些媽媽啊,有強迫症,看到寶寶耳朵裡的耳垢,總是忍不住上手去掏,其實寶寶耳朵裡的耳垢會慢慢自己脫落的。給小寶寶掏耳朵,因為孩子會不停的亂動很容易產生傷害,更何況在媽媽抱著孩子走動,以及餵奶的整個過程中,耳垢有可能抖落出來,且經常性給孩子掏耳朵容易導致中耳炎。
4.捏耳朵
小屁孩聽不聽話,順手就扯住孩子的耳朵。捏孩子的臉蛋和捏孩子耳朵都是平常生活裡習以為常的現象,但是寶寶的耳朵上的組織是比較柔軟的,這樣扯來扯去的很容易損害到寶寶的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