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孫行者救援線上
-
2 # 煮酒笑醉生
一款車上市之前得經過多少測試?
耐久、疲勞、可靠性、適應性測試都有,不僅是在上市前,有的車企為了提高消費者信心,在上市之後還會進行各種各樣的碰撞測試。可以說,為了保障車輛的安全性大家都是很拼啊!
可即便你看過那麼多大大小小的測試,也一定沒見過咱下邊說到的這個——源自北歐的“麋鹿測試”(一股濃濃的異國風情撲面而來~)。
中國區上線,國內僅安卓能玩廣告“麋鹿測試”是國際上衡量車輛安全性的重要標準。這個測試的名字來自麋鹿,這種動物分佈於北歐的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和北美大部分地區。它們經常會在車輛前出其不意地跳出來,與高速行駛的車輛相撞,造成嚴重的交通事故。“麋鹿測試”中要檢驗的就是車輛迴避障礙的能力。
“麋鹿測試”最早為世人所知是在1997年。
當時瑞典汽車技術雜誌在對剛剛推出的賓士A CLASS轎車進行麋鹿測試時一名記者居然發生了翻車事故,最終成績甚至低於出了名的“破車”前東德製造的“衛星”。此事令戴姆勒·賓士集團高層大為震驚,立刻下令A級轎車生產線全線停產,同時立刻召回已售出的近3萬輛A級轎車及相關懸掛部件,以調整懸掛系統並加裝電子行車穩定系統,此舉也推動了電子行車穩定系統在整個西歐地區的大規模普及。當然,“麋鹿測試”也開始聲名大噪了!
那這個測試究竟如何進行呢?
方法是車輛滿載狀態下(四名乘員,同時行李箱負載相應配重)以恆定速度進入測試區,在不踩剎車和油門的情況下進行高速閃避。由前雙座兩位測試人員反覆進行,逐次提高車速,在達到失控狀況下記錄當時的車速,同時再進行兩次驗證,確定失控車速數值的可靠性,測試的時速以車輛本身的時速表為主。
由於這種測試對車子要求非常嚴苛,也很有實際參考意義,很快,麋鹿測試被推廣到全世界,成為一種高難度測試專案。
為何許多車害怕此測試?
想象力強的粉絲們估計已經想到了,麋鹿測試對車子的重心、懸掛等方面考驗都非常嚴苛。即使是號稱不可能翻車的跑車,也曾在麋鹿測試中翻車,低重心的轎車在這項測試裡翻車同樣有過先例。
因此對於車身本來就高,懸掛行程相對長的SUV來說,不管是不是運動型,麋鹿測試都是它們的一個揮之不去的噩夢。不過也有表現不錯的,馬自達CX-5還有Tiguan的麋鹿測試成績就屬於20萬元SUV級別中的第一梯隊。
麋鹿測試成績最好的車肯定是跑車,跑車重心最低,懸掛行程短,車身響應迅速,對付麋鹿測試的成績肯定是要比其他車型都好不少的。其次,轎車的麋鹿測試成績大多好於SUV。而SUV則分兩種,運動型SUV一般情況下和轎車的成績接近,而陸巡這類SUV的話……還是別這麼折騰它了。
麋鹿測試有多重要?
早年,賓士A CLASS轎車就是因為在麋鹿測試中翻車,被賓士汽車勒令全面停產重新設計。可以說,這個測試對車的考慮非常大。
但同時,麋鹿測試對於國內路況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在國內,不時會出現在快速路上突然衝出來的行人或非機動車,因此,一臺車麋鹿測試的成績好壞,對於國內道路環境而言,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大家在選購車的時候,不妨可以多多留意這個測試指標。
-
3 # EV知道
對於麋鹿測試相信很多對車感興趣,或者經常看汽車測評文章的人都有聽過,但還是有不少人對於麋鹿測試的含義一知半解或是從來沒聽過,對於怎麼測、為什麼要測你都知道嗎?
鹿這種動物分佈於北歐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和北美大部分地區。這種調皮的動物經常會在車輛前出其不意地跳出,與高速行駛的車輛相撞,造成嚴重的交通事故。所以為了降低該類事故發生的機率,人們發明了以這種動物命名的測試專案。
麋鹿說這個鍋我不背
其實原本不叫麋鹿測試,它起源於北歐,測試科目的英文原文為“moose test”,將“moose”直譯過來的話應該是駝鹿而非麋鹿,也就是說我們現在所叫的“麋鹿測試”實際上是因為一次烏龍翻譯。
從上圖看來兩個物種差別不大,外形也相似,主要就是存在體積重量上的差異。由於駝鹿的身體十分壯實,四肢卻十分纖細,所以在被車撞倒時,它較細的四肢很容易就被撞斷,這時沉重的身體會由於慣性作用撞向前擋風玻璃,直接對駕駛者造成傷害。
並且在這種情況下,安全氣囊也未必能像平時那樣彈出。所以在大駝鹿面前,現有的車輛被動安全配置就顯得無用武之地,因此就只能在車輛的主動安全性上進行提升,尤其是緊急情況下車輛的避障能力。
後來人們對車子的緊急避讓能力進行測試,作為衡量車輛安全性的一個重要標準,由此“麋鹿測試”也就應運而生。
麋鹿測試是如何進行的?
麋鹿測試主要檢驗的就是車輛迴避障礙的能力,測試的目的就是要檢測汽車在高速下作出S形轉向的能力。
具體的方法是:在車輛滿載狀態下(四名乘員,同時行李箱負載相應配重)以恆定速度進入測試區,在不踩剎車和油門的情況下進行高速閃避。由前雙座兩位測試人員反覆進行,在進行實驗時,車速也不是直接一步到位的,而是要先以一個相對較低的車速進行測試,再慢慢進行提速。
在快要達到失控狀況下記錄當時的車速,同時再進行兩次驗證,確定失控車速數值的可靠性,測試的時速以車輛本身的時速表為準。通常情況下,麋鹿測試成績能達到80km/h的車輛都可以算得上是頂尖水準了。
麋鹿測試的意義
由於這種測試對車子要求非常嚴苛,也很有實際參考意義,目前“麋鹿測試”已是國際上衡量車輛安全性的重要標準了。雖說“麋鹿測試”並未強制要求為車輛出廠時的一道“合格證”,質檢並沒有要求車輛的測試結果需達到一定標準才允許車輛上市。
但是隨著目前汽車廠商們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顧客在購車時的選擇範圍越來越廣泛,優秀的“麋鹿測試”成績可以作為產品安全性的證明,透過麋鹿測試並取得較好成績的車更容易取得消費者的信賴。這是對於車企而言的意義。
那麼對於我們個人來說,麋鹿測試可以直接的反應一輛車迴避障礙的能力,並且是以相同的標準最直觀的檢驗出來,其結果可以作為我們衡量一輛車安全效能好壞的其中一個指標。
常見車型中麋鹿測試表現如何?
麋鹿測試對車輛的重心、懸架等方面的考驗是非常嚴苛的,且測試條件非常極限,不少車界大佬在上面翻過車,所以麋鹿測試也讓部分高級別車型有了心理陰影。下面來看看我們常見的車型中,麋鹿測試的成績到底如何?
從上面的資料我們可以看出成績在60km/h左右的都是一些10年以上或SUV、皮卡類的車型;轎車一般在70-80km/h之間;高於80km/h的一般是跑車。懸架的軟硬程度以及車輛的重心高度直接影響了麋鹿測試成績,軟的懸架比硬的懸架更容易翻車,車輛重心低的車表現也更穩。
大部分車輛的麋鹿測試成績在60-80km/h,也就是說,如果車輛在市區以60km/h左右的速度行駛,遇到需要避讓的緊急情況時,司機反應及時的話,幾乎是可以規避的。
隨著國內各大城市的交通狀況越來越複雜,電動車、腳踏車、行人神出鬼沒,麋鹿測試得出的資料,讓使用者對於車輛緊急避讓的效能有了直觀的認知。並且在選車購車時也可以此作為參考依據。
回覆列表
“麋鹿測試”是國際上衡量車輛安全性的重要標準。 “麋鹿測試”中要檢驗的就是車輛迴避障礙的能力。平時看汽車測評時,大家關注比較多的一般都是所謂的“百公里加速”、“百公里制動”以及“連續繞樁”等,這些測試確實可以比較直觀地反映出被測車輛的效能,所以至今還作為實際評判一輛車優劣與否的標準。相比那些熱門專案,麋鹿測試算是比較小眾的一項,但是我們切不可小視它。
“麋鹿測試”最早為世人所知是在1997年。由於這種測試對車子要求非常嚴苛,也很有實際參考意義,很快,麋鹿測試被推廣到全世界,成為一種高難度測試專案。在麋鹿測試中,成績最好的要數跑車,不用多說很多人應該都懂,跑車的重心低,懸掛行程短,車身響應迅速,所以在測試中成績肯定要優於其他車型的。再然後就是轎車的測試成績大多也是好於SUV,而對於運動型的SUV跟轎車相比就很接近了,當然如果對於陸巡這類SUV的話,那還是不折騰。
麋鹿測試主要測的是高速閃避時的穩定性,測試方法是車輛滿載狀態下(四名乘員,同時行李箱負載相應配重)以恆定速度進入測試區,在不踩剎車和油門的情況下進行高速閃避。
由前雙座兩位測試人員反覆進行,逐次提高車速,在達到失控狀況下記錄當時的車速,同時再進行兩次驗證,確定失控車速數值的可靠性。所以速度不統一是必須的,因為這個測試的結果是以速度的形式顯示的。
汽車愛好者,老司機,汽車網際網路平臺創業者,多謝關注,多謝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