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D武器說
-
2 # 貞觀防務
前面的答主已經回答了問題,今天我們再結合阿根廷潛艇失事時間整體說說潛艇一般是如何救生的。
隨著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潛艇救生的手段也越來越多。概括說,潛艇救生可分外部集體援救和艇員單人自救兩大類。
外部集體援救的專用裝置主要有潛水救生艇、遙控救生器、救生鍾等。其中,救生鍾是一種較常見的援救手段。救生鍾是一個鋼製的可承受內外壓力的圓柱艙室,平時裝備在救生母船上,用時與失事潛艇的環型平臺對接。藉助救生鍾,艇員可避免在外壓中暴露和避免遭受海水的侵襲,從而在常壓下實現脫險,提高了脫險的安全係數和成功率。目前已知的從外部救生失事潛艇艇員的成功例項只有兩次,這兩次使用的援救裝備都是救生鍾。中國的救生鍾技術成熟於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並於1989年9月22日與214潛艇(模擬失事艇)在40米水深海底一次對接成功,有3名“失事艇”艇員透過救生鐘被援救到水面母船上。
△中國潛艇救生船正在施放救生艇
單人自救脫險,是指艇員利用潛艇內部自備的一些設施脫離失事艇。值得一提的是,單人自救脫險要求失事潛艇深度不能超過180~200米,艇員若在大深度狀態下強行脫險,所承受的高壓會對艇員造成嚴重的生理傷害。單人自救脫險主要有“閘套脫險”“快漂脫險”“魚雷發射管”脫險等手段。
閘套脫險艇員需穿戴單人呼吸裝具,脫險艇員在向圓型閘套內注水、加壓至與舷外水壓均衡時,沿先前丟擲的救生浮標繩爬至水面,攀升時應按規定適時進行停留,以免因上升過快出現減壓病。
快漂脫險,艇員穿戴的則是用橡膠尼龍布製成的浮力衣和帶有透明面罩的頭罩,進入到高約2米,寬1米多的鋼質圓筒後,筒內剎那間形成高壓,並以每2秒翻一倍的氣壓將艇員彈射出水面。
魚雷發射管脫險,則是當前各國海軍運用較普遍的一種自救手段,也是技術動作要求較高的一個訓練科目,因而平時訓練也最為頻繁。
此外,現在很多潛艇都有整體救生模組,船員進入模組後,模組將與潛艇分離。
△俄羅斯海軍“亞森”級潛艇上的救生模組與潛艇分離
回覆列表
潛艇是一個國家重要的軍事力量,潛艇在大洋中神出鬼沒,能給敵對國造成極大的威脅。但潛艇一旦發生事故,後果不堪設想,由於海洋特殊的環境,給救援帶來極大的不便。為了營救潛艇 現在各大國都有專業的潛艇打撈部隊,一旦潛艇遇險,海軍馬上就會派遣軍艦以及專業的打撈裝置前往出事海域。潛艇救援艦就是關鍵的救援艦艇。
潛艇救援艦,是指當潛艇遇到故障或出現事故時可以對艇員提供撤離裝置、對潛艇進行維修的一種軍用特殊艦種。除了救援艦常見的直升機起降平臺、絞車、救生艇等裝置,潛艇救援艦還通常配備有探測聲納、救生潛艇、潛水救生鍾、減壓艙、壓縮空氣系統和氦氮氧系統。在執行潛艇援救任務方面,對於在一定水深下由於故障而失去動力的潛艇,潛艇救援艦可以以深潛救援艇、救生鍾營救失事潛艇人員;可向失事潛艇提供高壓空氣,以排出潛艇的壓載水使其上浮。必要時,還能打撈失事潛艇,可以提供無人艦載機的起飛和降落。
潛艇救生器是海上救援部隊對失事潛艇實施人員外部營救所用潛水器的總稱。一般分為深潛救生器和潛水救生艙兩類。深潛救生器又稱為微型救生潛艇,潛水救生艙又稱為就生盅。
深潛救生器自帶動力,下潛深度一般在600M到1000M左右,排水量一般在幾十噸級。潛水救生艙作業深度一般小於300M自身沒有推進動力,外形為桶裝,施救時由母船放下,上端由“臍帶”與母船相連,並透過臍帶與母船保持通訊聯絡,並供應呼吸空氣和電力。施救使用範圍受限較大。
救生鍾是指用於營救失事潛艇艇員出艇的鐘形救生裝置。分上、下兩室。上室為救生室,用於控制救生鍾和運載失事潛艇艇員。下室為通道,用於引導救生鍾與潛艇救生平臺對口連線。救生鍾用臍帶式管纜與工作母船上相應系統相連,並由工作母船吊放入水進行救生臨控。額定作業水深200米以內,救生方法有幹救和溼救兩鍾。
如果失事潛艇所處的深度在180米至潛艇極限深度之間,則必須實施援救脫險。這種方法是依靠深潛救生艇或救生鍾等裝置來營救艇員。一般來說,援救脫險比較安全可靠,但耗資巨大,工程量大,牽涉面廣,必須在艇員能夠生存的時間內完成所有救生工作,否則只能 進行自救。援救時如果救生裝置能夠和失事潛艇完成對接,若倖存艇員仍處於一個大氣壓 下,則艇員可以直接進入救生裝置內;若被救人員處於高壓條件下,對接後均衡壓力,將艇 員接入救生裝置後,直接轉運至母船的甲板減壓艙中進行減壓。 如果救生裝置無法與失事潛艇對接時,失事潛艇的艇員著脫險裝具,經調壓離艇,從水中進入失事潛艇出口附近的救生裝置內,救生艇回到水面後和母船的甲板減壓艙對接,調壓進入艙中完成減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