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黃烈平
-
2 # 愛養花
四十億年前的火星,比地球還美,曾經是高山綠樹流水,有著清澈的海洋,火星人生活在上邊很愉快,他們的科技很先進,可以在星際中飛行,可以飛出銀河系,這些人掌握了零點能量,可以飛出很遠。
有一天他們飛出銀河系,探索外邊的世界,發現一處暗黑星系,探索中發現一顆星球有生命,這個星球上的人很邪惡,發現火星人了就捉住他們,透過記憶掃描發現火星,於是暗星的人就前往火星,那裡有他們需要的源石,一群暗星人母船出發去火星。
這一天火星突然警報響起來,人工預警智慧提示有不明生物入侵,火星人緊急派出大量飛船升空,暗星人發出通訊給火星,說他們來自暗星的諾姆人,來採火星的源石,火星人不同意,雙方發生大戰,暗星的諾姆人武器先進,使用了光子彈,火星人抵抗不了這種武器,緊急時刻派出一些人逃到月球,諾姆人殺光了剩下的火星人,採光他們的源石,然後也走了,這一戰火星文明毀滅了,只剩下滿目蒼痍,光子彈把火星所有生命毀滅了,強烈的輻射讓火星很長時間不長生命,這就是現在的火星景象,因為戰爭照成的影響火星氣候也變了,沒法有生命生存了。
-
3 # 雨天173249106
差不多,不過跟地球沒得比,40億年前,太陽處於青年時期,體積比現在大不少,那時的太陽能照到火星時的量應該跟現在照到地球量差不多,但火星小,引力也小,那時的火星沒法俘獲大量的宇宙氣體,所以那時應該沒有人出現(但不反對沒有外星人出現,畢竟跟現在比太久遠了),估計那時的火星到處都是植被覆蓋,現在由於太陽體積縮小,導致太陽能射到火星時溫度不夠了,所以變成網上火星現在的照片
-
4 # 963321
火星質量小,大氣層薄保溫能力差,晝夜溫差太大,赤道上差百度左右。大氣層薄還使其,無法有效阻擋太陽風暴、宇宙射線的襲擊。另一面,由於引力小,不足以吸引足夠多的水蒸氣,不能長期進行水(或冰)一水蒸汽一水(或冰)的迴圈,表面上不可能長期有大量液態水!
-
5 # 深空電報
火星四十億年前也是一個能夠孕育生命的世界,科學家認為40億年前的火星具備形成生命條件,不過在火星隕坑內部存在樹狀結構,這說明遠古火星就有水流沿著渠道流動。大約在37億年前,火星也有液態水的環境,和地球一樣,都有海洋,液態水存在火星表面是個已經被證明的事實。
而且只有液態水存在才能形成赤鐵礦和黏土表面礦物也被發現,進一步說明火星的表面和地球幾乎一樣。火星有海洋的時間也早於地球,只是目前尚不清楚遠古火星的液態水環境保持了多長時間,已經那個時候的火星是否具有生命。可以肯定的是,生命宜居性是有了。
火星與太陽的距離是地球與太陽距離的1.5倍,因此接收到的太陽輻射要比地球少得多。火星的大氣稀薄(約為地球的1%),成分以二氧化碳為主。火星的溫室效應比地球弱許多,加之太陽輻射少,表面溫度很低(平均為-55℃左右)。火星也沒有磁場(被認為是火星大氣消散的原因,磁場能有效抵禦太陽風對大氣層的衝擊)。火星的自轉週期僅比地球長約40分鐘,公轉週期為1.88地球年。理論上說,現在火星表面的各物理引數不適合生命的生存。
雖然現在的火星乾燥而寒冷,但科學家在火星上發現了類似乾涸的河道的地形,說明以前的火星上很可能存在穩定的液態水。火星的地形、季節變化等與地球較為相似,一些科學家認為,早期的火星可能十分適合生命的生存,對火星的探索也在不斷推進。
-
6 # 中國邵氏問名之家
火星是古人命名的,在火星誕生時還不一定是火星呢,也許發生過多次淘汰更新。據科學家測策火星上曾有過水源植物等,適應人類生存,但不完全和地球相同,就象我們人的長相和命運一樣,沒有完全一致的,只有類似的。這個星球不知是什麼原因發生過火災,把原貌給毀滅了,所以後來的人們管這個星球叫火星。
回覆列表
我認為它們二者拿宇宙進化論來分析,它起點一樣,開始一樣,主要是火星能量較地球為小,所以長成的體積比地球小,只能說是個半成品。火星氣溫低,大氣少,根本沒有降過雨,那來明水,更無江河,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