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花果山少夫人

    很難說……好演員走了一批,新生代小花們演技差,對大家的吸引力降低……

    但是講真,大陸影視圈也沒有多好,演技差的流量小生小花我們也有一堆,抄襲的小說大批次改成劇,高質量好劇一年也出不了幾部,不比港圈好多少。

  • 2 # RPS真皮鞋履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娛樂圈/文藝界/藝術界/創意產業,幾乎都是經濟的折射。只要一個地方的經濟開始停滯,從那個地方的流行開來的文化也就將衰落。

    香港影視圈從神惡時候開始衰落的?從香港的製造業紛紛開始遷往廣東東莞等地的時候,就是香港娛樂產業下滑的開始。

    香港影視圈的黃金時代

    香港影視圈的黃金時代是環境使然。

    首先,產業基礎的奠定。奠定香港黃金時代的真正推手邵逸夫、鄒文懷等人建國後從上海遷到香港,其在大上海環境下形成的影視文娛運營能力是在大上海塑造成熟的。建國後大上海大批中立的報業巨頭、影視巨擘都逃向了香港,奠定了優質的產業基礎。當然當他們這一代人謝幕的時候,也就是香港影業光輝歷程終結的時候。

    其次,相對穩定的政治經濟環境。當時香港周邊環境均不穩定。上世紀60年代-90年代,大陸政治運動頻發,80年代才開始有限的開放。臺灣則有接近30年的戒嚴。東南亞各國政治不穩定,並壓制華人文化。而香港除了67年左右短暫的暴動以外,香港社會基本是政治穩定,經濟發展,人民安居樂業的,英國政府也沒有嚴格限制意識形態,所以,當時的香港是所有大中華區最具自由和活力的地區,可以說是唯一具自由活力的地區

    再次,大中華區龐大體量中誕生的優秀人才湧入香港。這30年的香港演藝圈擁有的是整個大中華的精英,而不僅僅是600萬的本土人口,鄧麗君和李連杰,都是在香港起步的。

    60-90年代這30年當中,香港擁有最自由的創作土壤和最多的人才,同時,其他大中華地區的創作一片黑暗黑暗中就只有一盞燈亮著,它不是中心誰又是中心?所以全球華人看港片追港劇聽廣東歌。

    直到90年代,在大陸進入市場經濟,臺灣取消戒嚴,東南亞各國政局逐步穩定的大環境下,香港還保留了10年的慣性繁榮。

    香港影視圈的衰落

    經濟基礎和商業邏輯

    港片的衰落與當初的崛起,最根本的決定力量都是商業邏輯,本來這就是個非常商業的城市(華南城市+前殖民地的雙重影響)。即使是輝煌期的片子都有著濃重的商業色彩,但是那時候觀眾不討厭,因為觀眾的觀賞水平還不及現在,而港片中對香港小市民的描寫即使在濃濃重的商業色彩包裹下也仍然很出彩。 現在情況變了,除了其他華語區域,當然主要是大陸開始大量生產影片之外,從商業上看,香港的電影人們心態也變了,從以前拍片子給港人看,頂多捎帶上臺灣和東南亞華人,到現在以整個中文市場特別是大陸人的喜好為目標,再拍香港小市民的時候,投資人就開始想,這玩意兒北佬們喜歡麼?還是拍北佬喜歡的古裝劇有賺頭… 大陸是如此龐大而複雜的一個市場觀眾的口味千奇百怪難以捉摸,就是土生土長的大陸導演都還未必能完全理解,而對隔了一層的香港導演來說就自然更力不從心,拍出些兩邊不討好的東西來在所難免,好萊塢一旦分了二心想拍些兼顧中國市場的片子時不也劣作頻頻?說白了,以大陸為主體的中文電影市場才出現不久,電影圈的人都還在適應這一變化,在如何向這一市場提供最佳產品方面,香港的電影人並不具備先機,而只是幾大勢力中一支而已,相對於當年在華語圈的一花獨秀,地位自然是下降了。(本段轉載自知乎林維訓)

    香港自身原因

    人才培養體制不完善。

    香港沒有十分專業的影視院校,只能靠TVB明星培訓班這種形式來培養明星,在初期這種形式是可行的,但隨著娛樂圈競爭日益激烈,對藝人的要求也逐漸提高,而非科班出身的香港藝人素質逐漸不能勝任,其倉促的培訓導致藝人素質明顯不可能與北影,中戲這些專業院校培養出來的人才抗衡。

    香港本土市場的狹小也不利於香港娛樂的可持續性發展。

    一個產業要發展必然需要市場的支撐,但是香港市場與人口均太小太少,導致無法給香港娛樂產業的發展提供更多支撐,市場小意味著收入相對少,所以香港藝人收入一直不高,想提高收入只有往大陸跑,所以北上成了眾多香港藝人的必然選擇。

    香港娛樂圈自身眼光不足。

    由於曾經的優勢,使得相當一部分香港娛樂圈人士輕視大陸市場,或者認為只要重視廣東粵語區市場就行了,白白讓出了市場。本來在前幾年香港影視還可以守一下粵語區的市場,結果這些年連廣東人都很少看TVB了,現在基本就不看港劇了,再看身邊的朋友,同樣已經很少人看港劇了。特別是這些年廣東以北的省級衛視逐漸強勢發展,攻陷了原屬於香港TVB的廣東市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英雄聯盟克隆模式正式迴歸已經一天了,問下小夥伴們哪個英雄最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