鵪鶉為茶褐色,是一種小型野生候鳥。野生鵪鶉一年產蛋7-12枚。鵪鶉孵化期為16-17天。鵪鶉性喜溫暖,飼養室內溫度宜在200C左右,裝置簡單,管理容易。飼養40-50天開始產蛋。 一、幼鵪鶉的培育: 40日齡前為幼鶉。小鵪鶉出殼雛毛幹後,就可放入小型木製育雛箱內飼養,一個60釐米×80釐米木箱可容納10-20只小鵪鶉。育雛工作注意保溫工作,保溫熱源可用電燈、煤油爐、木炭火盆或峰窩煤灶等。用電燈從育雛器的上方給溫,同時在下方或旁邊用煤油爐、木炭或蜂窩煤供溫,則效果更好。大規模育雛可用保溫傘,每傘可育雛鵪鶉200-300只。
鵪鶉育雛溫度初期可用350-370C,以後每天可降1-20C ,溫度逐漸降到240-260C左右。保溫20天可脫溫。育雛鵪鶉3-4天齡可用24小時光照,使小鵪鶉 熟悉生活環境,充分採食,吃飽睡暖,以後可逐漸改為自然光照和早晚補充光照。 二、小鵪鶉飼養: 出殼後5-6小時的鵪鶉就會跑,開食宜早不宜遲。開食可用玉米、碎米、麥粉等混合料,能加拌熟蛋黃更好。二、三天後逐漸轉喂全價混合飼料。幼鵪鶉配料可用玉米52%,豆餅27%,魚粉10%,麩皮5%,草粉5%,骨粉1%,粗蛋白含量為24-25%;鈣磷比為2:1。另外可加15%打漿青料,或每100斤飼料加喂10克多種維生素和適量微量元素。飼料內加喂少量抗菌素則效果更好,既可防止疾病,又能促進生長。喂小鵪鶉可在育雛箱內用小食槽,加少量水調成糊狀飼料。鵪鶉喜吃,但飼料容易汙染,夏季易變質。喂幹飼料,需用加飲水器供水,水宜終日不斷供應。開始時終日給料,二週後日喂六餐,四周後改為日喂四餐。育成一隻小鵪鶉,約需精料0.5公斤。
三、母鵪鶉飼養: 40日齡後母鵪鶉即轉為產蛋期。母鵪鶉從喉至胸有斑點,公鵪鶉胸部毛色深無斑點。母鵪鶉可用4-6層籠養。鵪鶉籠可用木製,高160-180釐米,長90-100釐米,深40釐米,每層籠高15釐米,承糞板空間10釐米,每層可養鵪鶉60-80只。中間可隔成2-4個小籠,籠底用粗鐵線,間距0.5釐米,以便漏糞。籠底後高前低,向前稍有傾斜,產蛋後可自動流出到前面檔板,以便飼養員在籠外撿蛋。籠子四周用細鐵線制,間距2.2-2.4釐米,外掛料槽和飲水槽,便於鵪鶉頭頸伸出吃料飲水。 母鵪鶉全價混合飲料配料百分比:玉米42、豆餅33、魚粉10、麩皮3、草粉5、貝殼粉6、骨粉1,粗蛋白為27-28%,鈣磷比4:1,再加適量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日喂乾料3-4次。每隻母鵪鶉喂粗料20多克,蛋料比約1:2,產蛋鵪鶉亦喜吃半乾溼糊狀飼料,喂溼料比干料的產蛋率高,但喂溼料費工麻煩,夏季飼料易變質,因此喂乾料另給飲水,比較方便。 加強光照管理,可提高產蛋率。通常每20-25平方米麵積,在2米高處懸掛一隻60瓦的電燈,或在每層籠內吊電燈,每晝夜要求保持16小時光照,其餘時間可改為弱光燈泡,以防黑暗驚擾鵪鶉,影響產蛋。 產蛋的母鵪鶉食慾旺盛,每隻鵪鶉每天需要採食20克精飼料。精飼料配方為:玉米麵53%、豆餅22%、麩皮3.5%、魚粉12%、微量元素1%、骨粉2%、貝殼粉3.8%、細沙1.2%、多種維生素1.5%。青飼料要切碎打成漿,與精飼料按1∶1的比例加水混合飼餵,溼度以不糊嘴為準。每天喂5次(其中午後喂3次),飼餵時要注意做到定時、定量,不要隨意改變飼料品種。
幼鵪鶉養40天后便可上籠,應讓其儘快適應新環境以利於其早產蛋。產蛋開始頭60天為旺盛期,要加強飼養管理。 鵪鶉一般很少發病,流行性傳染病也不多見,但一旦發病,往往造成全窩死亡,因此精心防病很重要。鵪鶉籠舍要保持通風、乾燥、清潔,並定期用3%~5%來蘇兒消毒。每週對鵪鶉進行一次腸道消毒(可在飼料中拌入土黴素鈣鹽、金黴素新增劑),以防傳染病的發生。大量飼養鵪鶉時要對鵪鶉進行預防接種,接種方法與雞的接種方法相同。
鵪鶉為茶褐色,是一種小型野生候鳥。野生鵪鶉一年產蛋7-12枚。鵪鶉孵化期為16-17天。鵪鶉性喜溫暖,飼養室內溫度宜在200C左右,裝置簡單,管理容易。飼養40-50天開始產蛋。 一、幼鵪鶉的培育: 40日齡前為幼鶉。小鵪鶉出殼雛毛幹後,就可放入小型木製育雛箱內飼養,一個60釐米×80釐米木箱可容納10-20只小鵪鶉。育雛工作注意保溫工作,保溫熱源可用電燈、煤油爐、木炭火盆或峰窩煤灶等。用電燈從育雛器的上方給溫,同時在下方或旁邊用煤油爐、木炭或蜂窩煤供溫,則效果更好。大規模育雛可用保溫傘,每傘可育雛鵪鶉200-300只。
鵪鶉育雛溫度初期可用350-370C,以後每天可降1-20C ,溫度逐漸降到240-260C左右。保溫20天可脫溫。育雛鵪鶉3-4天齡可用24小時光照,使小鵪鶉 熟悉生活環境,充分採食,吃飽睡暖,以後可逐漸改為自然光照和早晚補充光照。 二、小鵪鶉飼養: 出殼後5-6小時的鵪鶉就會跑,開食宜早不宜遲。開食可用玉米、碎米、麥粉等混合料,能加拌熟蛋黃更好。二、三天後逐漸轉喂全價混合飼料。幼鵪鶉配料可用玉米52%,豆餅27%,魚粉10%,麩皮5%,草粉5%,骨粉1%,粗蛋白含量為24-25%;鈣磷比為2:1。另外可加15%打漿青料,或每100斤飼料加喂10克多種維生素和適量微量元素。飼料內加喂少量抗菌素則效果更好,既可防止疾病,又能促進生長。喂小鵪鶉可在育雛箱內用小食槽,加少量水調成糊狀飼料。鵪鶉喜吃,但飼料容易汙染,夏季易變質。喂幹飼料,需用加飲水器供水,水宜終日不斷供應。開始時終日給料,二週後日喂六餐,四周後改為日喂四餐。育成一隻小鵪鶉,約需精料0.5公斤。
三、母鵪鶉飼養: 40日齡後母鵪鶉即轉為產蛋期。母鵪鶉從喉至胸有斑點,公鵪鶉胸部毛色深無斑點。母鵪鶉可用4-6層籠養。鵪鶉籠可用木製,高160-180釐米,長90-100釐米,深40釐米,每層籠高15釐米,承糞板空間10釐米,每層可養鵪鶉60-80只。中間可隔成2-4個小籠,籠底用粗鐵線,間距0.5釐米,以便漏糞。籠底後高前低,向前稍有傾斜,產蛋後可自動流出到前面檔板,以便飼養員在籠外撿蛋。籠子四周用細鐵線制,間距2.2-2.4釐米,外掛料槽和飲水槽,便於鵪鶉頭頸伸出吃料飲水。 母鵪鶉全價混合飲料配料百分比:玉米42、豆餅33、魚粉10、麩皮3、草粉5、貝殼粉6、骨粉1,粗蛋白為27-28%,鈣磷比4:1,再加適量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日喂乾料3-4次。每隻母鵪鶉喂粗料20多克,蛋料比約1:2,產蛋鵪鶉亦喜吃半乾溼糊狀飼料,喂溼料比干料的產蛋率高,但喂溼料費工麻煩,夏季飼料易變質,因此喂乾料另給飲水,比較方便。 加強光照管理,可提高產蛋率。通常每20-25平方米麵積,在2米高處懸掛一隻60瓦的電燈,或在每層籠內吊電燈,每晝夜要求保持16小時光照,其餘時間可改為弱光燈泡,以防黑暗驚擾鵪鶉,影響產蛋。 產蛋的母鵪鶉食慾旺盛,每隻鵪鶉每天需要採食20克精飼料。精飼料配方為:玉米麵53%、豆餅22%、麩皮3.5%、魚粉12%、微量元素1%、骨粉2%、貝殼粉3.8%、細沙1.2%、多種維生素1.5%。青飼料要切碎打成漿,與精飼料按1∶1的比例加水混合飼餵,溼度以不糊嘴為準。每天喂5次(其中午後喂3次),飼餵時要注意做到定時、定量,不要隨意改變飼料品種。
幼鵪鶉養40天后便可上籠,應讓其儘快適應新環境以利於其早產蛋。產蛋開始頭60天為旺盛期,要加強飼養管理。 鵪鶉一般很少發病,流行性傳染病也不多見,但一旦發病,往往造成全窩死亡,因此精心防病很重要。鵪鶉籠舍要保持通風、乾燥、清潔,並定期用3%~5%來蘇兒消毒。每週對鵪鶉進行一次腸道消毒(可在飼料中拌入土黴素鈣鹽、金黴素新增劑),以防傳染病的發生。大量飼養鵪鶉時要對鵪鶉進行預防接種,接種方法與雞的接種方法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