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叮麻育兒

    你對入盆,真的瞭解嗎?

    很多朋友都知道,孕晚期胎兒需要入盆,入盆以後才能順利分娩。但是關於入盆,你真的瞭解嗎?

    在百科上,對入盆是這麼解釋的:

    所謂入盆,就是孕晚期,胎兒在羊水和胎膜的包圍中,以頭朝下、臀朝上、全身蜷縮的姿勢,使頭部透過母體骨盆入口進入骨盆腔,讓其身體位置得到鞏固。

    在很多朋友看來,胎兒入盆,位置就得到了固定,不會再發生改變,至少不會再跑出來了。但是事實上,胎兒入盆並不代表完全固定,如果沒有完全固定,一些調皮的胎兒很可能會再跑到上面去,由深入盆變成了淺入盆。

    孕37周入盆深,孕38周入盆變淺了

    想要知道胎兒入盆又跑出來的原因,還得從入盆的順序著手。

    胎兒的入盆是有一定順序的,簡單來說,就是入盆前、中、後的過程要知道!

    入盆前:胎兒需要擺好姿勢。大多是頭朝下、臀朝上、全身蜷縮的姿勢。姿勢擺好以後,再慢慢下移,也就開始了入盆。

    入盆中:胎兒的位置慢慢下移,由腹部的上方慢慢移動到下方,肚子距離胸部的距離也越來越遠。期間,孕婦會出現很多反應,比如呼吸突然暢通,胃口突然增加,腸胃突然舒適;但是隨之而來的,是肚子下墜,還有絲絲疼痛,腰痠背痛的更厲害了。隨著胎兒位置的下移,這些表現越來越明顯……

    胎兒位置到達腹部下方以後,就要準備進入骨盆了。其實進入骨盆的部位,只有胎兒的頭部而已。在胎頭的壓迫和鬆弛素的作用下,慢慢下降的胎頭會進入骨盆裡,然後固定住。

    入盆後:固定住以後,胎兒入盆基本完成,直到發動才會進一步活動。期間,由於胎兒的壓迫和子宮的擠壓,孕婦會出現尿頻加重、恥骨疼痛、肚子墜痛、腰痠背痛等不適。

    所以說,如果胎兒入盆,但是後來又出來了,很可能是入盆沒有完全,胎頭沒有完全固定,還有活動的空間,一些調皮的胎兒就會跑出來。

    如何判斷胎兒入盆是否完全?

    正常來說,孕婦可以透過自身反應,來判斷胎兒是否入盆。但是並不能判斷胎兒是否完全入盆。兩者的意義,是不一樣的!

    1.胎兒是否已經入盆?

    胎兒入盆時,子宮位置下移,孕婦的肚子、表現,都會發生改變。孕婦可以以此判斷胎兒是否入盆,比如:

    ①孕婦之前噁心難受,腸胃不適,呼吸不暢,但是最近呼吸順暢,腸胃舒適,消化正常,胃口大開,很可能是子宮位置下移,對膈肌和腸胃的擠壓減少導致的。

    ②孕婦之前尿頻不重,肚子比較正常,但是最近恥骨疼痛,肚子墜痛,就連尿頻也越來越頻繁了,很可能是下移的子宮壓迫恥骨和膀胱引起的。

    如果孕婦出現這些變化,那麼恭喜您,胎兒已經入盆!

    2.胎兒是否完全入盆?

    如何判斷胎兒是否完全入盆呢?

    孕婦需要去醫院檢查,透過醫療手段來判斷,比如B超檢查。

    B超檢查,可以看到胎兒的宮內情況。如果胎兒已經完全入盆,基本可以透過B超清晰的檢查到。不過,B超檢查受胎兒位置的影響非常大,如果胎頭被遮蓋住,可能會看不清楚。

    胎頭由深入盆到淺入盆,會延期分娩嗎?

    對於胎頭由深入盆到淺入盆的發生,很多孕婦擔心,會不會延期分娩。這是不需要擔心的,胎兒入盆早晚,是否入盆,跟胎兒的分娩時間是沒有關係的,最多會影響分娩方式的選擇。

    就拿“瓜熟蒂落,自然分娩”的胎兒來說,必須要等到規律宮縮,在宮縮的作用下才能分娩。而規律宮縮,則跟胎兒的發育有關。只有胎兒發育完全成熟,囟門才會釋放乳化酶,孕婦感受到這種物質後,產道也會釋放乳化酶,然後在胎兒與孕婦裡應外合下,才會發動,胎兒也就要出生了!

    也就是說,不管胎兒有沒有入盆,不管入盆時間是早是晚,只要胎兒發育成熟了,隨時都會釋放乳化酶,然後發動。

    只是,如果胎兒無法入盆,孕婦就無法順產,只能剖腹產了!

    叮麻寄語:

    正常情況下,初產婦胎兒入盆時間是孕36-38周,經產婦胎兒入盆時間是臨產前。但是每個孕婦的情況不同,胎兒的發育也不一樣,入盆時間自然有所差異。不管是哪種情況,都不需要太擔心,根據情況做好相應措施即可。

    如果入盆時間太早,孕婦需要謹慎一些,不要勞累過度,不要磕碰受傷,以免讓胎兒提前娩出;如果入盆時間太晚,可以透過一些活動加快入盆,比如散步,爬樓梯,下蹲運動,運動時必須有人陪伴,必須勞逸結合,必須保護好自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直接證據是原始證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