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山風且雲

    什麼樣的家長就有什麼樣的娃

    1、孩子的行為習慣有社會的影響,也有家庭的影響,當然家庭的影響更早更多,沒有給孩子灌輸合適的三觀,只給孩子提供豐富的物質條件,孩子長的再大也都是個巨嬰。

    2、不管好自己的財物,孩子對誘惑的抵抗力是非常差的,面對鉅額資金,成年人都可能抵不住誘惑,更別說孩子

    3、孩子遇到問題,或者孩子做錯事情,應該有適度的懲罰,而不是來自成年人的怒氣發洩,家長在對孩子懲罰以後,應該與孩子站在一起,面對問題,該報警報警,該追款追款。

  • 2 # 錦鯉媽咪

    這件事情孩子和家長都需要反省,固然孩子做錯了事,可父親的處理方式太過於偏激,對於青春期的孩子來說,他們叛逆、愛面子很容易就發生這樣不理智的行為,這時父母在後悔可能就晚了。

    一下子花光13萬的確令人惱火,在氣頭上的父親打罵女兒也可以理解,但是如果對孩子平時的交流和溝通多一些,孩子不見得就會離家出走。

    錢能退回來嗎?

    其實現實生活中經常有熊孩子來玩大人的手機,給遊戲充錢,給主播打賞,那麼這樣由孩子充值的錢到底能不能要回來。

    其實這是按照年齡和充值金額的大小而判定的,根據《民法》規定,不滿8週歲的未成年人無論充值多少錢都不具有有效性,父母可以要求該公司進行返還。

    但是如果超過了8週歲,就要按照年齡、智力等因素考慮他對所充值的金額有沒有“處分意識和能力”。

    家長和孩子都要反省

    1.遇到這樣的事情,家長和孩子都要好好反省,孩子玩遊戲很大程度上也是父母的陪伴缺失,提問中的父親是一個單親父親,想必承擔了許多的養家壓力,但是不能因為工作而疏忽對孩子的關心。

    2.對於正處於青春期叛逆的孩子來說,他們更需要家長的關心和理解。家長要保持冷靜,不能因為孩子的錯誤行為而被牽著鼻子走,要控制好自己的心態,問題中的父親打女兒耳光就是很不理智的行為。

    3.引導孩子,多於孩子交流,瞭解孩子到底是怎麼想的,學會尊重他們的想法和感受。

    4.而且手機的支付密碼一定要保管好,以免孩子亂花。

    幫孩子建立金錢觀

    1. 遇到這種事情,父母就要反省自己沒有給孩子做好金錢觀的教育。許多家長都不願意讓孩子接觸錢,一是覺得沒有必要,二是怕孩子亂花錢。但是孩子只有接觸錢才能建立正確的金錢觀。

    2. 告訴他們錢是哪來的

    孩子做出亂消費的事情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不知道錢來的是有多麼的可貴,要告訴孩子錢從哪來,錢並不是憑空變來,而是需要勞動去換取,買東西也不是想買什麼就買什麼,因為錢是有限的,花錢的時候要考慮該不該花。

    3. 學會掙錢

    讓孩子掙錢,可以讓孩子做家務像是掃地、擦桌子、倒垃圾這些,簡單的勞動,讓他們明白錢是需要付出之後才能換取的。

    但是也不能養成孩子做事就要錢的習慣,一定要把握度,讓他們明白獎勵是獎勵,但他們也是家庭的一份子,理應為家裡做出貢獻。

  • 3 # 杜鵑寫故事

    14歲的孩子正是處於叛逆期,用打罵的方式,不會使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只會使孩子離你越來越遠。

    說句心裡話,孩子玩個遊戲搞了那麼多錢,任何一個父母知道都會心疼。

    可是錯誤已經犯下,其實就是孩子辜負了我們的信任。

    這個時候父母要努力平息自己的怒氣,失望和恐懼,換個角度來想,如果孩子能夠意識到錯誤,從此不再打遊戲了,那不也是件好事。

    其實父母可以坦誠的這樣和孩子說,你做的這件事真的讓我很生氣,因為這麼多的錢,我們辛辛苦苦苦工作,省吃儉用存下都要好多年。

    我很害怕,因為這件事意味著你玩遊戲上癮了,就失去了控制力。我最擔心的是,你這樣下去,玩物喪志,就會不知道未來在哪裡。

    當父母的向孩子展示自己脆弱的一面時,孩子自然也會向你展示他內心脆弱的一面。

    最後的話可以問一下孩子接下來會發生什麼?然後我們該如何彌補這件事?

    總之事情發生了,我們是成年人,就應該學會理智對待。

  • 4 # u旭日東昇

    都是來要賬的,她爹做牛做馬辛辛苦苦地攢的錢被花光了。是她爹不善理財?還是孩子逆反?這個孩子就是私奔了,她會幸福嗎?

  • 5 # 手機使用者沉默地我

    這,俗話說得好,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這麼大了,一點不為老人想?這不就是個白眼狼嗎???這不只能說你家庭教育的失敗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美國在廣島丟下的原子彈,是否是提前結束二戰的一個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