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思想家,而他首先是一個政治思想家。春秋末年,禮壞樂崩,社會失序,面對“無道”的社會現實,孔子自覺地擔當起拯救時弊的重任。懷著對上古帝王“王道”政治的嚮往,透過閱讀研究“六藝”等古代文獻,加之對當時社會現實的深刻思考,孔子逐漸形成了自己關於社會治理的思想與主張,並且期盼能躋身於自己的父母之邦——魯國的仕途,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負。他曾信心滿懷地說:“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論語·子路》)“如有用我者,吾其為東周乎?”(《論語·陽貨》)孔子在政治上的雄心由此可見一斑。然而,在當時世卿世祿制度依然盛行的魯國,出身低微的孔子在仕途上一再受阻,直到魯定公九年(前501),當時已經51歲的孔子,才獲得從政的機會。是年,孔子被任命為魯國中都之宰。第二年,又升任主管建築與道路等事務的小司空,隨後很快又升為掌管司法、刑獄和社會治安的最高長官——大司寇。孔子終於實現了多年的願望,進入了魯國政權的核心。他自然歡欣鼓舞,信心十足,決意治理好魯國,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
事實上,孔子仕魯參政以後,的確表現出了非凡的才幹。他做中都宰時,“一年,四方皆則之”(《史記·孔子世家》);為司空時,“別五土之性,而物各得其所生之宜,鹹得厥所”(《孔子家語·相魯》)。做了大司寇後,政績更為突出。不僅在“夾谷之會”這一對齊的外交鬥爭中取得勝利,而且透過“墮三都”,削弱了“三桓”實力,打擊了魯國內部的私家勢力。因此,孔子仕魯,可謂政績卓著,《史記·孔子世家》即說他“與聞國政三月”,魯國大治。然而,孔子在勵精圖治的同時,也給自己帶來了隱患。
首先,孔子對魯國的治理,引起齊國的妒忌與不滿。齊國一直圖謀控制魯國,而魯國的穩定與強大是對他們不利的,正如《韓非子·內儲說下》所說:“仲尼為政於魯,道不拾遺,齊景公患之。”加之在夾谷之會上齊國君臣受到孔子的指責,不僅讓他們臉面盡失,還被迫歸還了以前侵佔的魯國的鄆(今山東鄆城東)、汶陽(今山東泰安南)和龜陰(今山東新泰西南)之田。於是,齊國君臣一直伺機排除孔子這一障礙。
其次,孔子“墮三都”的活動引發與魯國貴族的劇烈矛盾。這裡的“三都”,是指魯國貴族季孫氏的“費”邑,叔孫氏的“郈”邑,孟孫氏的“成”邑。為了增強自己的實力,三家在邑內大興土木,高築城郭,鞏固自己的地盤。然而,高大堅固的城牆也為這些都邑的邑宰們提供了叛亂的可趁之機,邑宰們動輒以采邑為據點對抗采邑主。這既讓邑主們大為頭疼,也嚴重影響了魯國社會的穩定。於是,孔子提出“墮三都”的建議,即徹底摧毀三都高大堅固的城牆,使邑宰們失去借以叛亂的屏障。這從表面上看是為“三桓”的利益考慮,實際上孔子是為了強公室,杜私門,也即是為了削弱“三桓”的實力,恢復公室早已喪失的權利,這實際上也是孔子仕魯的本意。三家貴族為了打擊邑宰們的反叛,所以剛開始是基本同意和支援孔子的這一活動。然而,隨著叔孫氏的郈邑和季孫氏的費邑相繼被墮毀後,他們逐漸意識到“墮三都”最終是對“三桓”不利的,於是他們起而反對孔子的這一活動。孔子執意將“墮三都”貫徹到底,但最終仍未墮掉孟懿子的成邑。“墮三都”以失敗而告終。
顯然,在“墮三都”事件上,孔子得罪了“三桓”,加深了他與魯國貴族的矛盾。此一事件之後,即使在孔子從政之初,“行乎季孫,三月不違”(《公羊傳·定公十年》),對孔子予以支援與信任的執政卿季桓子,也開始疏遠、疑忌孔子。他聽信公伯寮的讒言,將正擔任季孫氏家宰的孔子的弟子子路辭掉。這一舉動,表明孔子已經失去了季孫氏的寵信。所以,當時的孔子,雖然名義上仍是魯國的司寇,但實際上已經不再被任用。孔子在魯國的政治地位岌岌可危。
正當孔子與“三桓”矛盾加劇之時,齊國君臣趁機設計報復。他們鑑於魯定公和季桓子都喜歡聲色犬馬之樂,便投其所好,送給魯國80名能歌善舞的美女,還有30輛華麗的馬車,每輛車都由4匹披彩的馬拉著。不出齊人所料,魯國君臣果然中計,“往觀終日,怠於政事”(《史記·孔子世家》)。孔子對此深感失望,但他仍然抱著一線希望。然而,在接下來的魯國郊禮祭祀中,執政者違背常禮,祭祀所用的肉也沒有分給孔子。至此,孔子知道自己不可能再被用於魯國了。於是,他決意離開魯國。魯定公十三年(前497)春,在魯國從政三年之後,55歲的孔子帶著他的部分學生,滿懷悽楚悲憤之情,離開了他的父母之邦。直到14年後(哀公十一年)才返回魯國。
綜觀以上,孔子離開魯國,遊走他鄉,是在自己的政治主張得不到支援與施展的情況下不得已而為之。孔子希望自己的學說能夠用之社會,得到推行。然而,在當時的世卿世祿制度下,出身低微的孔子及其學生都很難進入魯國的權利中心,即使像孔子有機會進入,但其思想主張與貴族利益格格不入,自然很難長久施行。而孔子又是一個“道”的堅守者,他不願降低自己“道”的標準去迎合執政者們的利益,所以他主張“以道事君,不可則止”(《論語·先進》)。因此,當各種矛盾加劇之時,當自己的政治主張無法推行時,孔子不得不離開魯國,去其他國家尋求用武之地。
孔子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思想家,而他首先是一個政治思想家。春秋末年,禮壞樂崩,社會失序,面對“無道”的社會現實,孔子自覺地擔當起拯救時弊的重任。懷著對上古帝王“王道”政治的嚮往,透過閱讀研究“六藝”等古代文獻,加之對當時社會現實的深刻思考,孔子逐漸形成了自己關於社會治理的思想與主張,並且期盼能躋身於自己的父母之邦——魯國的仕途,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負。他曾信心滿懷地說:“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論語·子路》)“如有用我者,吾其為東周乎?”(《論語·陽貨》)孔子在政治上的雄心由此可見一斑。然而,在當時世卿世祿制度依然盛行的魯國,出身低微的孔子在仕途上一再受阻,直到魯定公九年(前501),當時已經51歲的孔子,才獲得從政的機會。是年,孔子被任命為魯國中都之宰。第二年,又升任主管建築與道路等事務的小司空,隨後很快又升為掌管司法、刑獄和社會治安的最高長官——大司寇。孔子終於實現了多年的願望,進入了魯國政權的核心。他自然歡欣鼓舞,信心十足,決意治理好魯國,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
事實上,孔子仕魯參政以後,的確表現出了非凡的才幹。他做中都宰時,“一年,四方皆則之”(《史記·孔子世家》);為司空時,“別五土之性,而物各得其所生之宜,鹹得厥所”(《孔子家語·相魯》)。做了大司寇後,政績更為突出。不僅在“夾谷之會”這一對齊的外交鬥爭中取得勝利,而且透過“墮三都”,削弱了“三桓”實力,打擊了魯國內部的私家勢力。因此,孔子仕魯,可謂政績卓著,《史記·孔子世家》即說他“與聞國政三月”,魯國大治。然而,孔子在勵精圖治的同時,也給自己帶來了隱患。
首先,孔子對魯國的治理,引起齊國的妒忌與不滿。齊國一直圖謀控制魯國,而魯國的穩定與強大是對他們不利的,正如《韓非子·內儲說下》所說:“仲尼為政於魯,道不拾遺,齊景公患之。”加之在夾谷之會上齊國君臣受到孔子的指責,不僅讓他們臉面盡失,還被迫歸還了以前侵佔的魯國的鄆(今山東鄆城東)、汶陽(今山東泰安南)和龜陰(今山東新泰西南)之田。於是,齊國君臣一直伺機排除孔子這一障礙。
其次,孔子“墮三都”的活動引發與魯國貴族的劇烈矛盾。這裡的“三都”,是指魯國貴族季孫氏的“費”邑,叔孫氏的“郈”邑,孟孫氏的“成”邑。為了增強自己的實力,三家在邑內大興土木,高築城郭,鞏固自己的地盤。然而,高大堅固的城牆也為這些都邑的邑宰們提供了叛亂的可趁之機,邑宰們動輒以采邑為據點對抗采邑主。這既讓邑主們大為頭疼,也嚴重影響了魯國社會的穩定。於是,孔子提出“墮三都”的建議,即徹底摧毀三都高大堅固的城牆,使邑宰們失去借以叛亂的屏障。這從表面上看是為“三桓”的利益考慮,實際上孔子是為了強公室,杜私門,也即是為了削弱“三桓”的實力,恢復公室早已喪失的權利,這實際上也是孔子仕魯的本意。三家貴族為了打擊邑宰們的反叛,所以剛開始是基本同意和支援孔子的這一活動。然而,隨著叔孫氏的郈邑和季孫氏的費邑相繼被墮毀後,他們逐漸意識到“墮三都”最終是對“三桓”不利的,於是他們起而反對孔子的這一活動。孔子執意將“墮三都”貫徹到底,但最終仍未墮掉孟懿子的成邑。“墮三都”以失敗而告終。
顯然,在“墮三都”事件上,孔子得罪了“三桓”,加深了他與魯國貴族的矛盾。此一事件之後,即使在孔子從政之初,“行乎季孫,三月不違”(《公羊傳·定公十年》),對孔子予以支援與信任的執政卿季桓子,也開始疏遠、疑忌孔子。他聽信公伯寮的讒言,將正擔任季孫氏家宰的孔子的弟子子路辭掉。這一舉動,表明孔子已經失去了季孫氏的寵信。所以,當時的孔子,雖然名義上仍是魯國的司寇,但實際上已經不再被任用。孔子在魯國的政治地位岌岌可危。
正當孔子與“三桓”矛盾加劇之時,齊國君臣趁機設計報復。他們鑑於魯定公和季桓子都喜歡聲色犬馬之樂,便投其所好,送給魯國80名能歌善舞的美女,還有30輛華麗的馬車,每輛車都由4匹披彩的馬拉著。不出齊人所料,魯國君臣果然中計,“往觀終日,怠於政事”(《史記·孔子世家》)。孔子對此深感失望,但他仍然抱著一線希望。然而,在接下來的魯國郊禮祭祀中,執政者違背常禮,祭祀所用的肉也沒有分給孔子。至此,孔子知道自己不可能再被用於魯國了。於是,他決意離開魯國。魯定公十三年(前497)春,在魯國從政三年之後,55歲的孔子帶著他的部分學生,滿懷悽楚悲憤之情,離開了他的父母之邦。直到14年後(哀公十一年)才返回魯國。
綜觀以上,孔子離開魯國,遊走他鄉,是在自己的政治主張得不到支援與施展的情況下不得已而為之。孔子希望自己的學說能夠用之社會,得到推行。然而,在當時的世卿世祿制度下,出身低微的孔子及其學生都很難進入魯國的權利中心,即使像孔子有機會進入,但其思想主張與貴族利益格格不入,自然很難長久施行。而孔子又是一個“道”的堅守者,他不願降低自己“道”的標準去迎合執政者們的利益,所以他主張“以道事君,不可則止”(《論語·先進》)。因此,當各種矛盾加劇之時,當自己的政治主張無法推行時,孔子不得不離開魯國,去其他國家尋求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