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永宣論史
-
2 # 不沉的經遠
其實在太平天國起義時,晚清的財政已經事實上垮掉了。
清朝的正規軍分八旗和綠營。八旗軍入關以後因為生活安逸,日益腐化,到康熙年間戰鬥力已經蕩然無存。因此康乾以後,清軍的主力就是綠營。綠營的軍餉分行糧和坐糧。坐糧就是平時的軍餉,一個月一個士兵軍餉不過二兩多銀子,扣除伙食、軍裝費以後所剩無幾。很多綠營士兵為了養家餬口,平時只能在外兼職賺點外快才行。
然而打仗時,綠營士兵的軍餉就按照行糧算了,一個士兵每月需要六兩銀子,比平時足足多了兩倍。此外還有各種額外收入,比如這士兵奉命調去打仗,先得給開拔犒賞。遇到戰事還是給出隊賞號,打完得給賞錢……
所以一旦打仗,這真是花錢如流水,財政壓力巨大。
像乾隆時期的大小金川之戰就耗費了七千多萬兩白銀。而他的兒子嘉慶平定白蓮教花了一億多兩。因此太平天國運動之前,清政府的國庫歷年的庫存基本已經空了,只能量入為出,財政收入多少用多少錢,勉強維持。
等到太平天國運動一爆發,到處要用兵,這錢又沒法省了。太平軍起義第一年還侷限在永安,所以錢花的不多,戶部撥款八百多萬兩總算對付過去了。但是隨著太平軍殺出廣西,越鬧越大以後,清政府的財政就沒法維持了。
等太平軍攻克武昌,根據戶部的報告,整個戶部的外銀庫總共只有存銀一百多萬兩,其中有六十萬兩還是剛撥下來的的孥。至於內銀庫滿打滿算,只有二十來兩(這裡沒有少打萬字)……
這麼點錢顯然不可能維持了,所以沒辦法,清政府只能下令各地督撫和士紳自籌軍餉招募練勇和太平軍交戰。這實際上就是中央放權給地方,弄得不好就是藩鎮割據,只是此時清政府實在沒錢,只能飲鴆止渴。
不過在二次鴉片戰爭以後,因為英法等國幫助清政府建立了海關係統,多了一筆額外的收入。加上地方督撫自己承擔了很大一部分經費,清政府總算有了喘息之機,財政沒有徹底垮掉。不過給地方督撫分去的權力,就很難收回了。
-
3 # 歷史堆中的胖子
那你以為曾國藩、李鴻章這些人是怎麼起家的?你以為湘軍、淮軍這些團練武裝是怎麼起來的?
清朝的財政在太平天國興起打下南京後就徹底崩了。清朝根本就沒有任何財力組織大規模部隊對抗太平天國,並且在太平天國北伐後,清朝就更沒有精力經營南方了。這時候清朝不得已下旨允許各地督撫、士紳組織團練武裝。
這些團練武裝可是自己負責籌集軍餉,自己負責招募士兵。說白了,清朝對這些武裝就有個名義上的領導,根本就管不到這些武裝。後面漢族勢力崛起,甚至能最終促成東南互保可以說全與這有關。
咸豐帝但凡有一點辦法也不會允許地方自行招募士兵的,這就是打開了潘多拉盒,從此清朝中央權威一日不復一日,地方勢力越來越大。
回覆列表
太平天國起義確實大大消耗了清廷的國庫,江南之地本是清廷的賦稅重地,特別是滬寧杭,是財政命脈所繫,被太平天國打碎後,加重了清廷財政危機。清廷為什麼還能挺住呢,因為還有穩固的北方,可以舉全國之力對付東南一隅,另外太平天國的主要對手湘軍,其軍餉透過“厘金制度”解決軍餉開支,而不是朝廷財政直接撥款。厘金制度不但可以代替當時因太平天國起義而處於癱瘓狀態的國內常關的職能,而且還使厘金局卡有隨戰區的變化“因地制宜”設定的靈活性,因而增加了清政府的稅收。
根據有關官書檔案材料計算,湖南、湖北、江西、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河南、山東、山西、陝西、四川、奉天十四省匣金歲入最低數,在同治三年以前每年當在一千三百六十萬兩上下,最高可達到一千九百八十三萬左右。1860年前後幾年是厘金收入最旺的時期,比清朝政府原來歲入額數約高出三倍至四倍。這筆巨大的新稅源填補了咸豐年間財政的匱乏。同治三年前後,江蘇、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福建、廣東等省的厘金收入,幾乎全部用作鎮壓農民起義的軍事費用,特別是湘軍和淮軍的餉源,自始至終以搜刮厘金為基礎。
1860年,英法聯軍入侵,本身加重了清政府的危機,當然也包括財政危機,但是清政府透過賣國求和,和英法等國簽訂條約,出賣了重大利益後,清政府得以和英法聯手,一起對付太平天國。英法侵略者為了保住清廷這個利益供應者,自然會大力幫助清廷鎮壓太平天國,這使得清廷不但沒垮,反而能借助英法侵略者消滅太平天國。
前面說了,1860年前後幾年是厘金收入最旺的時期,這說明那段時間清廷財政很窘迫,所以加重了厘金稅率。而此時的太平天國已經從中期步入晚期了,喪失了銳力、進取心,加速下坡了。英法侵略者的幫忙,讓累得快虛脫的清廷拖垮、熬死了太平天國。
總而言之,英法聯軍入侵和太平天國起義本會給清廷帶來滅頂之災,但是這被清廷給化解了,清廷的財政不但沒有迅速垮掉,反而透過和洋人媾和、狼狽為奸,把太平天國起義這一心腹大患給去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