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在餘姚酒店上班坐廚師學徒沒有什麼基礎.....
本人學歷中專學歷93年的然後發現廚師這項職業已經幹了2年吧,自己也不喜歡這項職業!並且你們春節五一假期我們都要上班的工資也不高才2千多一月自己都養不活。父母倒是希望我能學廚師繼續學下去(說明一下我在的那個城市家鄉也就一個三四線城市一個小縣城,但消費水平很高在浙江)我們家庭也不是很好
廚師這職業我不知道這裡你們是怎麼看的在我們那裡看不起的人比較多(比較低階的職業)
然後說說我自己對廚師的理解吧做了1年半的時間,首先去了冷菜間學了刀工在那裡呆了一年在外面熱菜切配半年然後辭職了也就是說還不會燒菜作為一名廚師不會燒菜也算失敗的,自己葉不喜歡火夏天熱冬天忙
這不是從去年1整年都是結婚大年我們除了678三月夏季是淡季外其餘月份忙的不停,我父母說我學廚師不上進,我說忙的要死不活哪裡有時間學熱菜,其實對於我自己來講自己不算上進也不是慵懶吧,現在我辭職了
對於這個職業是應該轉行呢還是繼續作下去我很迷茫
換職業的話要麼進廠要麼做高鐵乘務員要麼做押鈔員
求大家幫幫我啊給我個建議
我知道廚師是一項永不失業的職業
回覆列表
-
1 # 城市匯
-
2 # 筱旅
我只看出了你為你的懶惰和怕吃苦找的藉口,不管做什麼,工資剛開始也就是那樣了,怎麼可能兩三年就有大變化,那人人還埋頭苦幹幹嘛?
自己的原因就不要找藉口,不克服自己怕苦怕累懶惰的習慣,做什麼都是一樣的。
至於你說你不是很喜歡廚師這個行業,你可以自省一下,是真的不喜歡,還是為自己的不努力找的藉口。
感謝邀請!國際權威機構調查顯示,廚師已成為全球十大高薪職業之一,成為前景最為廣闊的高收入階層,成為真正的人生金飯碗。改革開放至今,餐飲業一直作為中國增長最迅速的行業之一,引領著國內消費市場。中國餐飲業正向現代化、產業化、國際化方向邁進,對餐飲人才需求越來越大。面對國內餐飲業良好的發展態勢,餐飲業人才狀況卻發生了變化,空前的“人才荒”成為阻礙餐飲業發展的最大問題。國家餐飲行業調查顯示,未來5年,中國廚師需求總量400多萬。 據《大洋新聞報道》,廣州、深圳年薪80萬高階廚師難聘。有關資料統計,21世紀初,世界廚師隊伍已發展到數千萬人,中國素以烹飪王國著稱於世,廚師力量和人數首屈一指。目前中國廚師總數已愈千萬,這樣一個龐大的隊伍,在中國產業工人中佔了一個相當大的比重。相對於13億華人來說,這個數量遠遠不夠,在國際上中餐廚師又是缺口最大的行業之一,廚師已經成為很多有志青年高度認可的熱門高薪職業。
1、廚師的社會地位高 “民以食為天”,吃是人類每天最基本的需求,如何吃得有營養,吃得開心,吃得健康,就是現代人所追求的飲食之道。改革開放三十多年,餐飲業蓬勃興起,大小飯店、飲食網點星羅棋佈,餐飲結構也向高檔化、精美化發展。1993年,鄧小平同志南巡講話後,飲食業的發展進一步加快,廚師的社會作用也越來越大。在國內外,許多著名酒店都以其專業廚師和美食為傲,廚師倍受人們的尊重和肯定。在社會主義制度建立以後,廚師職業,也和其它眾多職業一樣,得到了人們的尊重和重視,廣大廚師的社會地位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今天的廚師中,有的當選為人民代表,有的成了賓館、飯店的總經理或部門負責人,有的成為勞動模範,有的還走上了高等學府的講壇。除此以外,廚師還可以將自己的經驗,用在創業機會上,打造一片屬於自己的天空。
2、廚師是人類文明建設中不可缺少的一支重要力量 人無不飲食,而飲食則離不開廚師。隨著社會物質文明的進步,家務勞動的社會化是歷史發展的不要趨勢。隨著緊張的、快節奏的社會生活的到來,以家庭燒煮為主的飲食方式,必然要被公共餐廳、食堂以及流動快餐為主的方式所取代。這樣,廚師將替千百萬人解決生活上的後顧之憂,而使得人們更多的精力投入工作、學習和娛樂生活中去,從而將大量的勞動力從忙於家庭燒煮的事務中解放出來。
3、 廚師是社會經濟建設的促進者 廚師創造美食,滿足社會消費的需要,從而增強人的體制,促進人的健康,保證人們有更多的精力、更強的體魄投入到社會建設事業中去。同時,在為消費者提供優質服務的社會效益中去,又為飯店獲得經濟效益。尤其指出的是,廚師在政治、經濟、文化、外交活動中的中介作用是不可忽視的。在現代社會,許多交際活動都離不開餐飲活動。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講,廚師的勞動已成為引導消費者、推動經濟建設的強大動力之一。
4、廚師是中國飲食文化的繼承者和傳播者 中國烹飪文化歷史悠久、燦爛輝煌、馳名世界。正如毛澤東所言:中國文化中,一個是烹飪,一個是中醫,是值得我們自豪的東西。中國優秀的飲食文明和烹飪技術,靠誰去繼承併發揚光大?主要靠廚師。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烹飪由傳統的單純的技術,逐步進入科學、藝術的店堂。一批批具有精湛技藝、具備烹飪科學知識和藝術理論的廚師已經成為中國烹飪文化的優秀繼承人。同時,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進行,大批中國廚師走出國門,邁向世界,將中國優秀的飲食文化傳播到世界各地,並得到了舉世的稱讚。因此,中國廚師在世界上已成為傳播中國優秀文化的出色使者。
5、永不下崗,笑對金融危機 2008年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許多中小企業在訂單日益減少的情況下,紛紛裁員、減薪,甚至關門停業,讓千千萬萬的農民工被迫提前返鄉,據農業部部長孫政才2008年8月提供的資料,農民工數量龐大,只要十分之一的農民工就業受到影響,絕對值就將達到2200萬人。大學生就業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嚴峻考驗,2008年12月15日,中國社科院舉行“2009年《社會藍皮書》釋出暨中國社會形勢報告會”。與會專家指出,預計大學生2008年畢業560萬左右,估計在2008年年底,會有150萬人難以找到工作。2009年全國高校畢業生將達到611萬人,就業形式更加嚴峻。面對就業現狀,大學生們陷入“內心的掙扎”。 金融危機的一片愁雲慘霧也不能忽略一些行業的蓬勃和就業機會的增長,這也恰恰是就業機遇所在。首先是消費類。經濟再怎麼不景氣,人總要穿衣吃飯,餐飲業、零售業這些大眾消費類行業受影響較小,餐飲業掀起了年底招聘熱潮。廚師—這個人們常言道是永不下崗的職業,在金融風暴席捲之下,選擇一個好專業,紮實的學一種技能,掌握一門實用技能,才能立於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