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佛山開心彼得
-
2 # 笑嘗歷史百態
武則天當權重要的手法就是為用人,先用酷吏排除異己,後用酷吏籠絡人心。一用一殺,用人技藝極致巔峰。
據新舊唐書與《資治通鑑》記載,武則天至少豢養過四大酷吏,分別是索元禮、來俊臣、周興、侯思止。
1、索元禮
索元禮是武則天男寵之一薛懷義的乾爹,胡人索元禮,揣摩到武則天的心意,靠告密起家,被擢為遊擊將軍,受命專審案件。
辦案手段那是一個殘忍。比如籠內釘滿鐵針,被告若不按他的指控招認,即會被釘得腦漿四溢;或將人綁在十字木架上,讓木架飛速旋轉,直至五臟挪位氣絕等等
而他最大的本事在哪裡勒?最大的本事是能將一個人的罪擴充套件到數十百人身上。武則天非常欣賞,數次親自接見並給予厚賞,以此擴張索元禮的威權。
結局:索元禮一直只是武則天手下的一條瘋狗,當他殺了足夠多的人,排除了一定數量的異己之後,就被武則天殺了,以慰人望。
2、來俊臣
來俊臣其實是他們四個中間最出名的一位,他組織了數百名無賴,不幹別的,專門以告密為事。
他們不是先發現事實然後揭發,而是先確定物件,管他有沒有犯罪事實,便一窩蜂地捏造罪狀,到數處相關的朝廷機構告密,所告之狀都類似於“反革命”之類的大罪,迫使受狀機構不得不上報,由此,在某人被確定為這些人的物件時,無論其是否清白,已難逃劫運。
結局:來俊臣是“四大惡人”中最後一個被處死的。他惡貫滿盈,連武則天的家人武氏諸王與太平公主也為之恐懼,終於被告發,定為死罪。武則天本來還想寬恕他,但身邊的親信說:“俊臣聚結不逞,誣構良善,贓賄如山,冤魂塞路,國之賊也,何足惜哉!”武則天最終下決心將其處斬
3、周興
有一成語大家都挺熟悉,叫“請君入甕”。這“君”即周興是也。憑著密告宰相魏同玄曾言“太后年老,不如奉嗣君可以長久”,又誣陷右武衛大將軍謀反,一步步遷升,官至尚書左丞。以鮮血鑄就官升之路
結局:周興是第一個被捕殺的物件。武則天派來俊臣審理。來俊臣與周興很熟,但根本不打算為周興求情。
他接到武則天的命令後,若無其事地與周興一起吃飯。酒席之中,來俊臣問周興:“如果一個囚犯態度非常頑固,死不承認謀反,你會用什麼辦法對付他?”周興滿嘴酒氣回答:“這還不容易嗎?取一個大甕,用炭在四周燃燒。然後令囚犯進入甕中,在這種情況下,什麼事他會不承認?”周興說完,很是得意。
來俊臣當時也不表態,而是令人按照周興的說法佈置了一個用炭火炙烤的大甕,這時才說:“有內狀告兄臺謀反,請兄入此甕!”這便是歷史上有名的“請君入甕”典故之由來。周興猖狂已久,但一聽來俊臣的話,頓時面如土色,惶恐地叩頭服罪。來俊臣馬上定其為死罪。武則天還算為這隻“家狗”留了點情,把他發配到嶺南。由於周興作惡太多,所以在半道上就被仇家所殺。
4、萬國俊
他幫助來俊臣編撰了數千言的《羅織經》,將告密之術上升到理論水平。編成之後,他們將此毒經作為教材,訓練黨羽,教他們“網路無辜,織成反狀,構造佈置,皆有支節”。
結局:萬國俊也被處死。原因是他濫殺三百餘名嶺南流人,並招引其他人妄殺無辜達一千多人,致使事態擴大。武則天在天怒人怨的時候站出來當好人,將流人中未死的家屬放還,將萬國俊等人處斬,以安民憤。
回覆列表
武則天在中國歷史上,她是中國封建歷史上的第一個女帝王,剛登上至高無上的僭主地位時,李唐宗室與勳臣們對她自然不服,在整個男尊女卑的社會上也瀰漫著一股強烈的抵制情緒,甚至有人發出討伐武則天的檄文、打著恢復李唐的旗號起兵,武則天必須透過紅色恐怖來保住自己的皇位,據新舊唐書與《資治通鑑》記載,武則天至少豢養過索元禮、來俊臣、周興和侯思止等“四大殺手”,他們個個心狠手辣,殺人如麻,幫武則天剷除了一大批死硬的頑固派,使得武則天統治的基礎貌似穩如磐石。
武則天啟用的第一大“殺手”——索元禮
其一名之曰“鳳凰曬翅”。
其二,“仙人獻”
其三“千鈞一髮”。
其四,“天崩地裂”……
看歷記可想而知,沒有對刑罰的精深研究和細微體會,不可能想得出如此絕妙、如此富於想像力、如此天衣無縫的名字。
第二大“殺手”——來俊臣
第三大“殺手”——周興
就是我剛接了個案子,皇上都親自批示了,要我一定審個水落石出,但是那個小子就是不承認,不知你遇到這樣的情況會有什麼高招?
”看到上司居然向自己請教問題,周興不禁喜氣洋洋,得意地說道:“好辦!您先找一個大甕,四周架上炭火,這樣那個大甕就如同一個熔爐,這時候您再把犯人放到甕裡面去,不論犯人是什麼材料製成的,他一定會老老實實地招認所有罪行。
”來俊臣連聲稱高,隨即命人抬來一口大甕,按周興說的那樣,在四周點上炭火,然後回頭對周興說:“宮裡有人密告你謀反,皇上命我嚴查。對不起,現在就請您自己鑽進甕裡體驗一下吧。
”聞聽此言,周興立刻嚇得變成了一攤爛泥。還有什麼會不招供呢?
第四大“殺手”——侯思止
更沒有覺察到工具只能被用於一時,時間一長,兔死狗烹必然接而上演。當他們的罪惡以致天怒人怨時,聰明的武則天用來俊臣他們的死來樹立自己的光輝形象,營造各界大和解的溫馨氣氛,這就是來俊臣他們的必然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