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艾N視角
-
2 # TT尚美
自卑,怎麼說這個問題,其實在生活中很多小細節對於父母可能沒有想那麼多,隨口的一句話,可給寶寶帶來的確是很久的陰影。寶寶自卑,做父母的必須多陪陪寶寶,觀察寶寶的生活中的細節,比如去遊樂場玩,一開始寶寶會怕,雖然很好奇各種玩具,但是看到喜歡的,又不敢去,這個時候千萬不要說“這有什麼好怕的,這都不敢玩,真沒用”,而應該說“寶寶你看這個裡面有你喜歡的人物,雖然你沒玩過這個,粑粑麻麻教你怎麼玩,然後我們一起玩”。
玩耍的過程中多鼓勵鼓勵寶寶,做的好的時候一定要鼓勵,慢慢的寶寶就會越來越自信滴。
-
3 # 七寸憂傷
在生活中,大多數的父母為了生活,為了讓孩子有一個好的生存與學習環境,從此忙於工作,和自己寶寶相處的時間少之又少,甚至連關心孩子的時間都沒有。有時間的時候最關心的是孩子的學習。但當某一天父母突然發現孩子不喜歡與別人溝通,孩子內向了,自卑了,父母從此就慌了。孩子自卑怎麼辦?
孩子自卑怎麼辦
1.當發現孩子自卑的時候,父母首先要冷靜下來,不要急於從孩子的身上找問題,要先反省是不是自身的問題。比如,平時的時候,當孩子成績不理想的時候,是不是老是對孩子太嚴厲,老是批評孩子,導致孩子缺失自信心。
2.父母平時要多關心孩子,每天要抽出一些時間陪伴孩子,和孩子溝通,多跟孩子聊聊天。或者給孩子一個擁抱。親吻,讓孩子感受到你對他的關心。
3.父母要從小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適當讓孩子鍛鍊,當孩子做成一件事情的時候,父母要適當的鼓勵讚揚孩子,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導致孩子自卑的原因有哪些
1.經常受到批評指責, 長期在家長或者老師的批評指責下長大的孩子,往往自卑感會比較重,而且他們的性格會比較內向孤僻。
2.家長對孩子期望過高。“期望越高,失望越高”,有些家長並沒有衡量孩子的年齡和能力,就對孩子開出過高的要求,這樣給孩子帶來太大的壓力。而孩子往往無法達到家長的要求,內心就會變得自卑
3.孩子受到他人的歧視,孩子經常受到同學的歧視、欺負,那麼就會產生自卑心理,而且,往往孩子對社會容易產生恐懼心理。
孩子自卑是由很多原因造成,自卑是一種心理缺陷,也是幼兒常見的問題之一,雖然部分小孩的自卑心理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減輕或消失,但是如果不加克服,那麼對孩子的危害很大,所以做為家長我們應要學會可克服孩子自卑的心理。
分享一個我家寶寶識字的經歷了,寶寶今年3歲了,開始讓他識字,認字。之前都是從淘寶購買一些帶圖的卡片和書本讓他認識,不過效果不明顯,花費大量時間,還容易損壞,而且寶寶什麼都想往嘴裡塞,有些比較小的拼圖什麼的,就怕寶寶吃了。
然後我下載了好多軟體讓寶寶學習,一開始是不錯,但是呢用到後面都要收費,價格還不便宜,頓時有種坑爹的感覺。
後來發現了一款APP【 貓小 帥學 漢 字】,真心推薦大家使用,裡面有很多的冒險故事,我家寶寶特別喜歡聽,平常特別好動的他,一看這個就安靜的聽故事。各種遊戲關卡讓寶寶重複學習漢字內容,加深記憶,讓我這個陪寶寶玩的麻麻都覺得好玩有趣。操作也很簡單,寶寶自己都能獨立操作。最最最重要的是這款軟體全部免費,免費,免費。
而且我們家鄉口音特別重,就怕寶寶跟著學以後改不了,要是上學了帶有這種濃厚的口音,肯定會被其他小朋友嘲笑。
寶寶現在特別愛學習,每天下班都纏著我給跟他互動,陪他一起玩裡面的遊戲,不僅學的快,還讓我這做麻麻的人也輕鬆了很多。
回覆列表
所謂自卑,就是總認為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他人,因而產生多種消極情緒。造成這種心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總的來說有:
身體、生理的原因。事實證明,經常生病的孩子往往比健康的孩子更容易產生自卑的心理。孩子的體力、身高、相貌方面的差異也會導致孩子自卑心理的形成。
才智、能力的原因。有的孩子會因反應不如人家靈敏,學習成績不如別人好,或者特長不如別人多而產生自卑。特別是有的人經過努力後,成績還是不見提高,便可能陷入自卑之中。
社會、家庭的原因。專家認為,貧窮是兒童心理發展的大敵.富裕家庭的孩子生活條件優越,貧窮家庭的孩子則不得不節衣縮食,事事算計,那麼家境貧窮的兒童和同齡家境富裕的孩子相比則更容易膽怯、退縮和信心不足。除此之外,家庭破碎、父母態度粗暴、缺乏民主,也常會使孩子覺得自己微不足道。
自卑的孩子在心裡給自己已經下了結論:我不如別人。他用美貌、聰明或者其他特質來衡量自己的價值,而且,自卑感使孩子時刻警惕外人的評價。這樣一來,孩子對事情的感受力就和別人有很大不同。這種孩子對任何批評都極度反感,甚至最溫和的言論也被看做是個人攻擊。他們表現得過分敏感和過分防備,就好像必須不斷保衛自己才行,甚至過度讚揚的話也不能接受,因為他懷疑別人讚揚的動機或認為自己根本不配受到讚揚。這些孩子認為自己不像別人那麼聰明、吸引人、活潑、幽默等,對凡是涉及自己的言論都會有過度反應,而且對其他一些平常的事也會計較。生理上與其他孩子有明顯不同的孩子更容易受傷害。他們比別人更重視這些不同,總認為別人在取笑、嘲弄自己。這些不同包括矮、高、胖、瘦、某個部位大(鼻子、耳朵等)、殘疾等等。
自卑的孩子認為自己是沒有價值的或不如別人的,這是錯誤的開始,然後被迫保護受創的自我,以免受到更多的傷害。因此,“謹慎”成了他們的座右銘。他們不在情感上冒任何不必要的險,不主動跟人交談,不在眾人面前說話,不參加比賽,被同伴笑話時甚至不為自己的尊嚴辯護。他們認為保住面子最好的方法就是什麼也不說。從童年開始,他們就用忍耐的態度來對付內心的自卑感。
但是,這樣的心理往往不容易被承認和了解。比如大部分班級裡都可以找到幾個覺得自己很失敗的孩子,他們在小學階段,年復一年安靜地坐在位子上,腦子裡卻不知在想些什麼。同學們都認為他們“害羞”或“安靜”,卻不瞭解他們真正的感受。
周圍人對這樣的孩子有兩種很大的誤解:一種是因為他們安靜、很少說話、反應冷淡,常被誤以為自大、傲慢,其實他們非常害怕別人看不起自己。另一種是,因為很少說話,別人就以為他不太動腦筋。其實正好相反,這類孩子跟大家一樣,也有許多想法和感受,但他從小就學會沉默,覺得這才是最安全的防衛。這種做法常為男孩子帶來不好的後果,使他們容易成為被欺負的物件。
從心理學家的角度來看,我們對這種表面退縮的孩子的關心,應該要多於時常闖禍打架的孩子。這兩種極端的孩子都很需要大人的幫助,但退縮者往往較少得到幫助,因為他不會干擾別人,很配合老師,也儘量避免和同學起衝突。這樣的態度使大人誤以為他沒有問題,而忽略他負面的自我形象逐漸定型,而且難以扭轉回來。
要做個好父母,最基本的技巧就是能夠從孩子的角度去看事情,分享孩子的看法、感受和期盼。而整個親子關係成功與否,大部分取決於父母是否有足夠的洞察力。對於孩子的自卑心理,引導是極為重要的。要讓孩子知道,世界上每個人的能力有大小,長相有俊醜,各種條件都是很難改變的。而我們的教育,我們的社會,應該使每個人都擺正自己的位置,要讓每個人都過得去,讓每個人都各得其所,這才是一個穩定的社會。河北有一位行醫的老太太,留下很有名的一句話:“針過去了,線也要過去,要讓每個人都過得去。”這句話簡單樸素,卻很深刻。如果沒有這種認識,就可能任孩子由自卑心理發展下去釀成悲劇。
人是靠優點活著的,也可以說自信支撐著人。可是我們父母和老師常有意無意地讓孩子生活在弱點裡,如同生活在走不出的沼澤地裡。老師在批評一個學生的時候,總是會拿另一個學生做參照,父母更喜歡拿別的孩子的長處來比較自己孩子的短處。父母的出發點是激勵孩子,其實無形中給了孩子很大的壓力,只會讓孩子覺得更自卑。您覺得如何防止孩子因為自卑心理而發生悲劇呢?
我的教育建議是:首先用各種方法引導孩子欣賞自己,用自信逐步取代自卑。教育的核心不是傳授知識,而是培養健康人格。二是父母應當多為孩子創造體驗成功的機會,併為孩子的成功喝彩。三是經常讓孩子講講自己的煩惱。每個人身上都有弱點,父母不能因此視而不見,而是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和體諒孩子,因為自卑的產生往往是有原因的。如果父母每天都抽出時間和孩子交流,聽聽孩子一天碰到了什麼煩心事,就能在第一時間裡對孩子的煩惱加以引導和化解,最大可能地避免孩子因自卑程度過深而導致遺憾和發生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