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暖心秋媽
-
2 # 為你踮起腳尖
首先我會把我姑娘抱在懷裡,娘兩膩歪一會兒。肯定是會聊一些能讓她情緒高漲的話題,比如說今天晚上咱們吃點什麼呀,或者是吃了飯我們去公園找小狗去玩吧,也可以許諾這週六日爸爸休息,我們去遊樂園吧。一般這樣的話題肯定會讓孩子開啟話匣子。
接著就需要引導孩子說出情緒不好的原因,根據不同的原因,做出不同的處理辦法。如果是孩子能力範圍內可以解決的,我覺得完全可以交給孩子來處理;如果孩子處理不了我們可以適當干涉,也可以給予孩子我們認為對的處理辦法。
-
3 # 夜空中最亮的星77
孩子入園後,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環境,期間肯定會遇到很多不可知的問題。
孩子剛剛入園,尤其是那些性格比較內向的小朋友,不熟悉幼兒園的環境和生活,難免會有不捨情緒,回家後可能就透過表情和動作表現出來,或是透過哭泣來表示自己的不滿。有時候,遇到老師批評或小朋友打鬧,都會成為不佳情緒的“汙染源”。
父母要學會安慰孩子,接納她們所有的不良情緒。比如,透過擁抱、愛撫等方式,傳遞父母的關愛,讓孩子意識到父母是完全包容自己的,這會讓孩子放鬆下來。透過與幼兒園老師或小朋友溝通等側面瞭解孩子產生不良情緒的根源,或和孩子交談,讓孩子自己說,父母聽,讓孩子將負面情緒充分排解出來後,就會慢慢好起來。
-
4 # jason媽咪有辦法
孩子在幼兒園放學後情緒不好,肯定是遇到什麼問題了。
避免緊追不捨的問
避免用引導性的語言發問避免家長情緒激動看到孩子情緒不高,父母往往看在眼裡,急在心中。可能一把孩子接到手,就急著問:你今天怎麼了?這麼不高興,被老師批評了嗎?被誰欺負了?告訴媽媽(爸爸),找他們去。其實想想,大人在情緒不高時也是不想說話的,孩子這時候也可能需要安靜一下,因為他的情緒還沒有完全轉換出來,才會讓父母也明顯看出情緒不高。
這時候可以先安靜的陪孩子帶上一小會,也可以抱抱他,說:媽媽愛你,不過你看起來情緒不高哦,你想不想和媽媽分享一下呢?如果孩子表示不,也不要強迫孩子,而是安靜的陪著孩子。
可能過了一會,孩子就會自己主動跑過來告訴你,小孩子畢竟是小孩子,情緒也只是一小會,不會一直想著不開心的事。
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要學會給孩子和自己留白的時間,讓孩子有自主的權利。
-
5 # 育兒網
孩子入園後,有的家長十分擔心孩子,一到孩子放學,就各種問“今天過得好嗎”“今天老師罵你了嗎?”“今天尿褲子了沒?”等等,要知道這麼窮追不捨地問反而讓孩子對上幼兒園產生牴觸情緒。
不要追著孩子問
孩子的世界不同於成人世界,在孩子看來,世界是善良的,他們也沒有過多的心機,他們是單純的。放學後如果你追著問孩子有沒有被老師罵,孩子便會回想到老師批評自己的一幕,這樣就會影響孩子的心情,因為孩子也是有著自己的自尊心。如果爸爸媽媽不考慮孩子的感受,長期以往,孩子就會產生抵抗的情緒,從而不願意去幼兒園。
瞭解孩子入園情況的正確做法
從玩著手
玩是孩子的天性,所以爸爸媽媽不妨詢問孩子在幼兒園玩了什麼遊戲,注意詢問的語氣,最好能夠表現出好奇,這樣的話孩子就願意和家長溝通,因為孩子對於遊戲是非常敏感的。在交流的過程中,孩子就會慢慢的道出他玩遊戲的專案,他的搭檔是誰,玩遊戲中發生了什麼有趣或者是不好的事情。
在孩子講述遊戲的過程中,家長應該耐心傾聽,如果孩子在幼兒園表現得良好,就應該給予表揚,如果孩子做得不好,家長也應該指出問題,並耐心地給孩子講道理。
採用委婉的方式
家長不要過於直接的詢問有關孩子私密的話題,比如寶寶如廁的問題。家長最好採用委婉的方式,或者是換一種詢問方法。如果在校期間做了比較尷尬的事情,如尿褲子等,家長不要急於批判孩子,而是耐心地告訴孩子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與孩子交流也會是一門學問,家長不要單刀直入,也不要窮追不捨,否則的話很容易引起孩子的抵抗情緒,所以家長要注意方式方式,注意自己措辭,讓孩子願意分享入園情況而不是逼問孩子。
-
6 # 仙女兒本人Sunny
孩子從幼兒園回家後的情緒變化是家長要重點關注的,尤其對於新入園的孩子。
首先先找出引起孩子不好情緒的原因,才能對症解決。主要方法有:
1/跟幼兒園老師溝通了解情況
2/跟孩子聊天,瞭解情況
3/如果是帶監控的幼兒園,可以檢視監控瞭解情況。或者幼兒園的地勢條件允許的話,家長可以在不讓孩子看見的情況下,暗中觀察一下狀態孩子的狀態。(其實不建議)
4/家長也要問問自己,是否孩子帶著一些在家中沒解決的殘留情緒,家長在早上著急送幼兒園的時候而沒有覺察呢?
如果說寶貝是高高興興自願上的幼兒園,那晚上接回來的情緒不好,基本都跟白天在幼兒園的生活有關,這主要就來自老師或其他小朋友。如果問題來自老師,那跟老師的溝通可能效果就不明顯。
比如,我家女寶剛送幼兒園一個月不到,過了前面的兩天新鮮期,早上送去也哭,晚上接出來不高興,見到姥姥和我就好像委屈的哭,回到家就是鬱鬱寡歡。這種狀態引起我們的注意,其實跟大人一樣,孩子去上學和大人去上班都會有個掙扎,如果白天經歷了一天愉快的學習和工作,回到家我們的狀態都是很開心的。只有白天不爽,這情緒會帶到家裡。所以我們先跟老師溝通,老師說是孩子白天的狀態有好轉的,初入園的小朋友都會這樣,是個分離焦慮的過程,需要適應,快的就幾天慢的就一個月,要我們堅持送別間斷就好。恩,對,很定義式的回答,無誤。但媽媽們要有自己的判斷,是的老師說的沒問題,但我們確實要注意孩子回家後的情緒狀態,有些大條的媽媽可能就忽略了,所以孩子最後一個月不哭了,我們覺得她適應了,其實說嚴重點就是絕望了,“哭也沒用傷心也沒用,就這樣吧”。
從老師這裡得到的反饋如果不明確,那怎麼獲取更明確的資訊呢?家長們要知道,幼兒園的寶貝們的年齡段是有“延遲模仿”能力的,所以家長想要了解幼兒園的情況,不用看監控都可以,我們只需在家跟寶貝玩角色扮演的遊戲,家長演老師,想象可能的情景,寶貝們的表現可能會有你們想要了解的情況哦。
我家女寶就是從這個遊戲中,發現的問題。果斷轉園。。。
因為寶貝處在對幼兒園牴觸的情緒中,轉園不能頻繁,所以挑選要謹慎。過程不贅述了,其中還包括全家一起幫寶貝恢復心情和恢復對幼兒園的認知和信心的過程。最後的選擇很好,寶貝用了不到五天就適應了,並且主動說要去幼兒園,要找XX老師,說喜歡XX老師。
所以媽媽們,我們不要大條哦,找到背後隱藏的真正問題,給到寶貝快樂的幼兒園生活哦。
回覆列表
孩子在幼兒園放學後情緒不好,家長需要怎麼做?
如果我家寶貝在幼兒園放學後情緒不好,我會這樣做:
一、給孩子一個擁抱。
不管是誰,如果情緒不好,你越問他,他心裡更加會不舒服,特別是孩子。當你一直不停地問孩子為什麼不開心的時候,他更加覺得自己很委屈。所以,看見孩子不開心,我會給孩子一個擁抱,讓孩子覺得我是愛他的。
二、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不開心,我會和他一起聊聊天,聊聊“今天在幼兒園裡,你有什麼開心的事兒?”把孩子的注意力轉移?而且,孩子因為年齡比較小,注意力維持的時間很短,所以,當孩子不開心,我們作為大人,用其它話題把孩子的注意力轉移就好了。
三、帶孩子去滑滑梯。
很多孩子都喜歡滑滑梯,所以,讓孩子開心的方法就是帶著他去做他喜歡的事很容易讓孩子開心起來。
四、詢問孩子發生了什麼事兒?
當孩子玩得開心了以後,要是我們再和孩子聊聊他不開心的事兒,他的情緒就不再那麼牴觸了。
如果孩子不開心,切記不要一看到孩子愁眉苦臉就問:“寶貝,你怎麼啦?為什麼會那麼傷心呀?”“是不是誰欺負你啦?”“是不是被老師批評了?”“是不是沒有獎大紅花呀?”這些話,都是不利於安撫孩子情緒的。
所以,說話的藝術挺重要的,特別是你面對的是如白開水般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