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王升傑

    對聯基本原則:  

     1.字數相等,內容相關 。 

     2.詞性相當、結構相稱 。 

     3.節奏相應,平仄相諧 。 

    平仄相諧,又稱平仄協調,狹義地說,是指對聯在音調上的兩大要求:平仄相對與平仄交替。廣義地說,也包含句腳平仄安排等其他一些平仄問題。平仄相對,指上下聯各音步以及各分句句腳之間,要平聲對仄聲、仄聲對平聲,即上聯是平聲,下聯就要是仄聲,反之亦然。對音步的安排有“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之說,因為,實際上並不一定要求整個音步平仄相對,能在音步位上平仄相對即可。所謂音步位,就是每個音步的末位字,這是決定整個音步性質的重點聲。由於漢字的絕大多數音步為二字音步,因此,音步位一般指的就是每句的第二、四、六字。所以便有了“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之說。

    平仄協調的要求不是絕對的,有時,為了不以律害意,個別地方出現平仄失對或平仄失替,亦可通融。在運用排比、押韻、引用等特殊修辭手法和運用成語、典故等固定句式之類的情況下,更可以適當放寬平仄方面的格律要求。

     

     此外,還有六個比較重要的禁忌,即六種應儘量避免的情況。現分別簡述如下:

    ①忌同聲落腳

    ②忌同聲收尾

    ④忌孤平或孤仄

    ⑤忌同位重字和異位重字

    ⑥忌同義相稱

    長一點的對聯, 雖無固定的格式, 但必須是平仄交錯, 互相協調, 要不然就不能算作對聯. 其實對於平仄掌握熟練的人來說, 是可以衝破平仄格式的束縛的.但是音節部分必須嚴格。

    啟功先生曾用一個分節"竹竿"對對聯平仄基本框架的形容,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各種句式都可以從竿上截出來, 這是對聯創作最簡單的框架。

    綜觀對聯基本格律的六要素和六禁忌,作者認為,由於現代文學的主流是散文體(或者說自由體),其總趨勢也是進一步向散文化方向發展。處於時代潮流中的對聯,不可能擺脫這種影響。因此,對聯的基本格律,雖然不能被人為地廢除和否定,也確實有寬鬆、靈活、變通的必要和客觀趨勢,特別是在其平仄方面。但不管怎樣,語言之聲調是一個必然存在的客觀現象,因此,對聯的平仄要求,儘管可以寬鬆些,卻沒有必要也不可能人為地加以取消。同時,由於對聯的平仄要求,是在繼承傳統詩律的基礎上發展變通而來,對此,楹聯界目前的看法還不盡一致,就更有必要進行適當的探討和界定。

  • 2 # 半醒半夢伴詩

    注意: 一 字句相等 詞性對品 結構對應 節律對拍

    平仄對立 形對意聯。

    二 失對 失替 合掌 孤平 孤仄 粘律 三平尾 三仄尾 重複用字 出律 上重下輕 上下聯

    意思無關 亂腳。

    對聯文字長短不一,短的一倆字,長的百字。要求 字數相等,斷句一致,平仄相合,音調和諧。

    長短聯要平仄相諧規則馬蹄韻。

    規則: 平平仄仄兩兩交替。這是馬蹄韻對聯規則的精華。

    每邊二至三個分句,要求分句不能全是同聲落腳;每邊四個以上分局,要求各分局不能連續三句以上同聲落腳。

  • 3 # 壯圖山人

    對聯,又叫楹聯,是漢文化圈特有的一種文化現象。其基本特點是字數相等,除非要特意表達某種修辭效果,如空出某個位置讓人揣摩,或者故意不對稱,聯中含有深意。因此從形式上來說,分為正對和寬對。

    作為工對,其字數、詞性、結構、平仄、用字等均需完全符合對仗的要求。如:“遠山遮住濃濃霧/近水流來淺淺聲”。而作為寬對,只要基本符合對仗要求即可,某些方面稍有出入也是允許的,實質上就是形式要求稍微寬鬆一點。如果走得太遠,當然不能算我們平時所講的對聯。

    寫作對聯時除了注意上下聯字數必須相等這一原則之外,還必須做到上下聯彼此對仗。首先要做到詞類相當。作為對聯,上下聯同一位置的詞詞類必須相對,詞性必須相同,即實詞對實詞,虛詞對虛詞等。其次結構必須相應,即上下聯同一位置的語法結構必須相同,也就是主謂短語對主謂短語,動賓短語對動賓短語等。再次,上下聯節奏必須相同,即兩聯停頓的地方必須一致。如上述對聯的節奏都是2一2一2一1,即:“遠山/遮住/濃濃/霧,近水/流來/淺淺/聲”,這樣讀起來就很和諧。

    寫作對聯還要做到上下聯平仄對立。簡單地講,“平”就是平聲,包括陰平和陽平,也就是現代漢語普通話的第一二聲,“仄"就是仄聲,包括上聲、去聲和入聲,也就是現代漢語普通話的第三四聲。“平仄對立"即同一位置上的字,上聯是平聲,下聯就應當是仄聲,或者相反。如:“心平浪靜,秋月芙蓉湘水碧/志遠天高,春風楊柳麓山青”。上聯首字“心"屬平聲,下聯首字“志"當屬平聲。此外,對聯的上聯尾字必須是仄聲,下聯的尾字必須是平聲,也就是所謂的“仄起平收"。如上述對聯上聯尾字“碧”為仄聲,下聯尾字“青"為平聲。

    寫作對聯時還要注意上下聯字不重複,特別是上下聯同一位置上的字。如“科學能致富/誠信能納財"就是如此,因為上下聯都有“能"字。這些都是對聯寫作上的形式要求。

    內容上,上下聯不僅意義要有聯絡,而且所涉及的事物也要相對或相關。如:“常德德山山有德/長沙沙水水無沙"。此聯中“常德"對“長沙",是地名對地名;“德山"對“沙水",名勝對名勝;“山有德”對“水無沙”,特點對特點。此外,上下聯完全同義叫合掌,這是對聯的大忌。如“春暉盈大地/朝霞滿山川"上下聯意義雷同。

    作者(右二)與朋友在KTV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學過舞蹈和沒學過舞蹈的差別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