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雷較瘦
-
2 # Teacher薛
你說的太寬泛了,你是說大學中醫專業,還是說私下的學中醫知識呢?大學的課程開設有英語、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內經選讀、傷寒論選讀、金匱要略選讀、溫病學、中醫內科學、中醫外科學、中醫婦科學、中醫兒科學、針灸學、人體解剖學等等,如果你對天文地理方面的知識比較感興趣,可以透過自己平時個人學習習得。
你說的太寬泛了,你是說大學中醫專業,還是說私下的學中醫知識呢?大學的課程開設有英語、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內經選讀、傷寒論選讀、金匱要略選讀、溫病學、中醫內科學、中醫外科學、中醫婦科學、中醫兒科學、針灸學、人體解剖學等等,如果你對天文地理方面的知識比較感興趣,可以透過自己平時個人學習習得。
前文所述的日月交替,以天文學的說法,就是地球自轉。地球自轉一週帶來了白天黑夜之分,所經歷的時間,為一日。今人知道的一日有24小時,這是古人的發明。
我們知道地球自轉是繞地軸,地軸並不是南北向的,而是與南北垂直線形成了23°26′的夾角。
古人只能從地球的角度觀測,發現同一緯度日照的情況是相同的。所有日照溫度最高的地方,練成一條線,便是東西向的赤道。古人無法解釋地軸傾斜的現象,便創造了共工怒撞不周山,導致天傾西北的神話。
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漫長的歲月裡,古人發現,太陽雖然都是自東向西繞地執行(實際是地球自西向東繞太陽執行),但位置、大小和亮度都會發生微小的變化,串聯這些位點,便能形成一個近似橢圓的軌跡。
這條軌跡,便是黃道。正因太陽對古人生活的巨大影響,所以選擇“黃道吉日”就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據此觀測,黃道執行一週為365日,故定365日為一年,因此便形成了古代曆法的陽曆。
月球與地球一樣,既有公轉又有自轉。其中公轉軌跡為“白道”,公轉一週是30日,為一月。《開元佔經》記載,“月行九道:春行東方青道二,夏行南方赤道二,秋行西方白道二,冬行北方黑道二,四季還行黃道,故月行有虧盈。”(也是五色)
陰曆,就是根據月的執行軌跡和變化而形成的歷法。
由於年、月和日之間都沒有整數倍數的關係,必須設定閏月來調整季節。規律是,每十九年有七閏,現在常說的閏九月就是指當年有兩個閏月。《尚書》記載,“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閏月定四時成歲”。這便是“閏餘成歲”,而歲的意思則是十二個月。
祖先發現,“木星”公轉一周天大約12年,而且其位置與地上的氣候、年景等也有明顯關係。於是,便將木星的執行軌道自西向東分成“十二次”,一次一歲,故木星便為“歲星”。
十二次分別是,“星紀、析木、大火、壽星、鶉尾、鶉火、鶉首、實沈、大梁、降婁、娵訾、玄枵”,這些名字都取得很有內涵,如析木,表示樹木發出新芽、長出嫩枝,可能意味著草木生長比較茂盛,導致食草動物數量迅速增加,因此食肉動物也大量繁殖。
如果木星執行到星紀位置,這一年就是“歲在星紀”,這是古人早期的紀年方法。很多古籍中都有類似的記載,如《國語·晉語四》曰,“君之行也,歲在大火”。
除木星外,其餘金、木、水、土四星對地球也有重要影響,故古人同樣重視。《尚書》記載,“木曰歲星,火曰熒惑星,土曰鎮星,金曰太白星,水曰辰星。”
熒惑星,因顏色火紅及飄忽不定的位置而得名。
鎮星,28年執行一周天,一年鎮守一宿(前文提及天空四方有二十八星宿)。
太白星,光彩奪目,是全天最亮的星。
辰星,最靠近太陽,在太陽左右擺動的幅度,不超過一辰(30度)。
古人將五大行星合稱五星,再加上日月,便為七曜。
《黃帝內經·金匱真言論》曰,“ 東方……上為歲星。南方……上為熒惑星。中央……上為鎮星,西方……上為太白星。北方……上為辰星。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是謂得道。”
古人觀察入微,體悟至深,能從天象變化推斷出其對地和人有何種影響的規律。這些規律,並非每個人人能沉下心去探索研究的,不是對的人,教了也是白教。《黃帝內經》裡講了很多天文的東西,而由此我們也能知道,古時的中醫,都要“上知天文、下至地理”。
現在我們要再次從天上回到地上。
由於地球繞太陽公轉,日照直射點不斷髮生變化,在南、北迴歸線之間來回移動,形成了分明的四時春夏秋冬。
浪漫的古人又據此創造出四位天神,分別主管四時,也是四方四帝的輔佐之神。
春神,也是木神,句芒。太陽每天早上從扶桑樹上升起,這棵神樹便歸句芒管,東方也歸他管(其它三神同管一方)。現在的年畫還能看到他,就是春天騎牛的牧童,亦稱芒童。
夏神,也是火神,祝融。
秋神,也是金神,蓐收。
冬神,也是水神,禺疆。
落單的黃帝,沒有四時之神,但有土神后土輔佐。恐怕是為了湊齊五之數,《黃帝內經》裡又在夏秋之間分出了長夏這個季節,與五行、五臟相匹配。(五是一個很神奇的數字,我們的手指腳趾都是五個,難怪古人作此聯想。)
其中,日照最足,也即陽最盛的那天,為夏至;日照最不足的也即陰最盛的那天,為冬至。從夏至到冬至,天地有一百八十度的大變化,這變化自然是靠一個個小變化積累起來的。古人發現,每五天就有一個明顯的小變化。所以中醫一般開藥,就是五服,五天後再回來複診。
《黃帝內經·六節藏象論篇第九》曰,“五日謂之候,三候謂之氣,六氣謂之時,四時謂之歲,而各從其主治焉。五運相襲而皆治之,終期之日,週而復始,時立氣布,如環無端,候亦同法。故曰不知年之所加,氣之盛衰,虛實之所起,不可以為工矣。”
這五日,就是一候;三候十五日,就是一氣;六氣九十日,就是一時;四時三百六十日,就是一歲。不一歲當中,有二十四氣,也就是我們熟知的二十四節氣,夏至、冬至便是其二。
古人進入農業社會後,二十四節氣對勞動人民來說便十分重要,又以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節最為重要。“立”表示每個季節的開始,“分”“至”表示正處在這個季節的中間。實際上,每個節氣之間並不是嚴格的十五日,這就是為什麼要設定閏月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