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掌上三言兩語
-
2 # 今古達觀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是蘇聯二戰能打贏德國,冷戰時期卻敗於阿富汗的最主要原因。
蘇聯二戰打贏德國——得道多助
1.蘇聯是二戰時期同盟國的主要力量,聯同美國、中國、英國等一起站在反抗法西斯暴政捍衛世界和平的道義制高點上,同仇敵愾眾志成城,取得了戰爭勝利的最主要決勝因素“人和”。
2.蘇聯軍民在東線英勇抗擊納粹德國,付出了巨大的犧牲和沉重的代價。盟軍從西線開闢第二戰場,使德國法西斯兩面受攻,首尾不能相顧,失敗成為不可避免之局。
3.美英盟國的巨大軍事、經濟支援。
二戰美國、英國、加拿大對蘇聯援助清單:飛 機:18,865架(其中作戰飛機17,000架,佔蘇聯生產總量的30%);坦克和自行火炮:12,537輛(佔蘇聯生產總量的24%);高射炮:7,944門(蘇軍高射炮最匱乏);反坦克炮:5,800門;艦 艇:672艘;衝鋒槍:108,293支;機 槍:4,005挺;反坦克槍:4,932支;炮 彈:2,000萬發;子 彈:4.5億發;炸 藥:32萬噸;子彈、炮彈發射藥:15萬噸;成品油:258萬噸(其中航空汽油是蘇聯生產總量的1.4倍);鋼 材:259萬噸(大部分為優質鋼和特種鋼,其中裝甲鋼佔蘇聯裝甲鋼生產總量的50%,蘇聯自己生產的坦克很多用的94美國援助的裝甲鋼);鋁:32.8萬噸(是蘇聯生產總量的1.25倍,解決了蘇聯製造飛機的鋁極為短缺問題,戰爭使蘇聯失去了戰前鋁生產能力的60%);銅:38.76萬噸(佔蘇聯生產總量的83%);錫:2.94萬噸 ;汽 車:42.7萬輛(是蘇聯生產總量的1.5倍,蘇聯軍用車輛的2/3來自美國援助);摩托車:3.5萬輛(是蘇聯生產總量的1.2倍);汽車輪胎:360萬副 (佔蘇聯生產總量的43%);天然橡膠:10.35萬噸;各類化學品:63萬噸;火車頭:1,981輛(是蘇聯生產總量的2.4倍;盟國援助的鐵軌佔蘇聯鐵軌生產總量的56.5%,援助的車廂是蘇聯生產總量的10.2倍);拖拉機:8,700輛;機 床:4.47萬臺;無線電臺:5,899部(1)其它還有大量的糧食、服裝等生活物資援助,可以這麼說,如果沒有盟國的援助很難想象蘇聯不會被希特勒德國攻滅征服,更不要說後面的打贏了。
冷戰蘇聯敗於阿富汗——失道寡助
1.到了冷戰後期的20世紀中後期,蘇聯進入了稱霸獨尊的帝國主義時期,它一面在國內實行斯大林主義殘忍專權,一面在國際上肆意踐踏社會主義兄弟國家主權,窮兵黷武大肆擴張,這就先後有了“匈牙利事件”和蘇聯入侵阿富汗戰爭,一舉把自己推到了世界正義的對立面,成為了人人喊打的“強盜”“侵略者”。
2.蘇聯的侵略擴張行為遭到了世界大多數國家的譴責反對,1980年的莫斯科奧運會被美英法中等幾十個國家聯合抵制,寫下了奧運會的又一項恥辱記錄。在阿富汗戰場上,世界主要國家對阿富汗抵抗組織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援助支援,使蘇軍由初期的“速勝”跌入到曠日持久的難以自拔泥潭,並最終失敗狼狽撤軍了之。
一前一後,反映了得道失道;一勝一敗,驗證了民心向背。
審判有早晚,但正義從來不會缺席!
-
3 # 奇文笑譚
蘇聯二戰打贏了納粹德國,是因為反納粹是正義戰爭,獲得全世界愛好和平的國家和人民的大力支援。在二戰前,因意識形態原因,蘇聯和美國存在嚴重分歧。但在人類面臨的大災大難面前,雙方同仇敵愾,美國透過租借法案,向蘇聯提供大量裝備和經濟援助,為最終打敗納粹惡魔,展現了團結就是力量的決心和信心。
但上世紀七十年代末蘇聯對阿富汗的入侵,則完全是大國沙文主義作祟,是對一個獨立主權國家的悍然侵略,是對國際公理的公然蔑視,當然會遭受國際正義力量的堅決反對。所以以失敗為告終是必然的。
當然也壓根不存在蘇聯無法打敗阿富汗的情況,只是國際局勢限制了大國的手腳,對阿富汗的侵略很有限。
在1979年12月到1980年1月,蘇軍基本完成對阿主要城市和交通要道的佔領,並控制了阿富汗與巴基斯坦、阿富汗與伊朗的邊境要地。在此階段,蘇軍共出動7 個師8萬人;阿明控制的阿政府軍(1個軍團、13個師,共10萬人)對蘇軍的入侵基本上未予抵抗,大部分繳械投降並歸順了蘇聯扶植的卡爾邁勒政權。
這時蘇聯的擴張引起美國的警覺。從1980年起,美對蘇進行了包括召回大使及駐外工作人員、推遲會議安排、加強輿論滲透及聯合經濟制裁在內的26項活動。聯合國、西方陣營乃至中國都直接或間接反對蘇聯的入侵行動。西方國家開始了強大的輿論攻勢,並對阿反蘇勢力提供支援。蘇聯同時不甘示弱,對阿富汗投入了大量資源,雙方一直僵持至1985年。其間雙方數度談判,但皆以破裂告終。蘇聯由此背上了沉重負擔,對阿戰場支出達到了國民收入的12%。最終蘇聯不得不退出阿富汗戰場,結束這勞民傷財的戰爭。
-
4 # 戰爭史
蘇聯侵略阿富汗、與美國長期軍備競賽是拖垮曾經的超級大國蘇聯的兩大外界原因。尤其對阿富汗的十年戰爭, 不僅耗費鉅額財富,而且傷亡慘重,使蘇聯社會蒙受一系列不利後果,幾代年輕人道德淪喪、意志消沉,各加盟共和國分崩離析的勢頭愈來愈強烈。
【阿富汗戰爭時期,出征前的蘇聯士兵吻別軍旗】
像越戰在美中國產生許多後遺症一樣,阿富汗戰爭也在蘇聯留下許多未解難題,其中就有幾百名至今生不見人死不見屍的失蹤軍人問題。1989年蘇聯從阿富汗撤軍後,失蹤蘇軍總數為430人,其中少部分人員確定死亡,少部分後來陸續輾轉回國,經過多年尋找,目前依然有約265人下落不明。
【阿富汗戰爭中的蘇軍】
然而,與美國長達幾十年不間斷的展開對失蹤人員的搜尋營救態度截然不同的是,蘇聯政府對失蹤人員一貫的否定態度。
令人驚訝的是,蘇聯甚至根本不承認自己侵略阿富汗,蘇聯政府的態度非常荒唐,阿富汗是蘇聯堅定的友好鄰邦,蘇聯與阿富汗沒有戰爭關係,所以就沒有什麼戰俘失蹤人員的問題(這純粹是在玩弄文字遊戲,沒有正式宣佈戰爭關係就等於沒有戰爭)。
既然沒有戰俘問題,政府還操什麼心?所以,蘇聯政府在此重大問題上的極其不負責任(耍無賴)的態度,傷透了為國流血、犧牲、負傷、致殘、被俘軍人的心!
【領導1985年暴動的尼古拉頭舍甫琴科】
一部分人被迫以皈依伊斯蘭換取有限自由,大部分人只有在無盡的痛苦中慢慢凋零(阿富汗人平均壽命只有50歲,何況俘虜)。
不過也有奮起抗爭、不惜為生命代價維護尊嚴的事例,1985年就爆發了一場震驚西方世界的蘇聯戰俘暴動事件。當時有12名蘇聯俘虜被關押在巴基斯坦西北邊境省的某處集中營,這裡其實是美國中央情報局和巴基斯坦三軍情報局幕後支援操縱阿富汗抵抗組織的基地。
這些蘇聯戰俘受到來自阿富汗、巴基斯坦、美國多方勢力的各種凌辱摧殘,不堪忍受的他們決定暴動。
【俄羅斯電影中的暴動場面】
他們趁極端武裝分子做祈禱的機會採取行動,幹掉衛兵後佔領了武器庫和電臺,並和蘇聯第34空軍部隊取得聯絡,請求援救,卻根本得不到迴應。阿富汗武裝分子頭目和美國中情局駐巴基斯坦的負責人分別向戰俘們勸降,並答應接受他們的條件,戰俘們唯一的要求就是要面見蘇聯政府代表。
【戰俘自爆炸出的大坑】
【自爆的戰俘】
可是蘇聯政府無情地拒絕了,這些為國家利益才淪落到如此境地的戰士們竟然成了讓“祖國”“避之不及”的不詳之人!還有什麼比這樣的打擊更讓人萬念俱灰的?!
悲憤絕望的戰俘們最後點燃了武器庫,在一聲巨響中與敵人同歸於盡。參考文章:悲慘阿富汗戰爭中的蘇聯戰俘
-
5 # 新文化街男孩
此所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反納粹是正義戰爭,獲得全世界愛好和平的國家和人民的大力支援。在二戰前,因意識形態原因,蘇聯和美國存在嚴重分歧。但在人類面臨的大災大難面前,雙方同仇敵愾,美國透過租借法案,向蘇聯提供大量裝備和經濟援助,為最終打敗納粹惡魔,展現了團結就是力量的決心和信心。
但上世紀七十年代末蘇聯對阿富汗的入侵,則完全是大國沙文主義作祟,是對一個獨立主權國家的悍然侵略,是對國際公理的公然蔑視,當然會遭受國際正義力量的堅決反對。所以以失敗為告終是必然的。
回覆列表
不是打不過,是難以徹底消滅游擊隊,無法有效控制阿富汗全域性,加上國內外因素,蘇聯在戰略上深陷泥潭。面對武備精良的蘇軍,游擊隊還是不好硬碰硬。從全域性看,蘇聯佔領當局和阿富汗政府軍控制著戰略要衝,給抵抗組織個巴基斯坦造成很大壓力,所以美國等國家背後予以援助遏制蘇聯的威脅。值得指出的是,當時抵抗蘇聯的游擊隊主力不是YSL極端組織,著名的抵抗組織領袖馬蘇德,就是比較開明的,由於他不贊同極端思想被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