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軍緣健康管理

    夏至養生注意這三點

     一、要清涼

      夏季不要穿得太厚,不適合穿牛仔服飾。衣服顏色儘量以淺色為主,能夠少吸收熱量,布料儘量選用棉質及亞麻,容易吸汗和透氣。居室宜清涼,早晚室內氣溫低,應將門窗開啟,通風換氣,中午室外氣溫高於室內,宜將門窗緊閉,拉好窗簾。陰涼的環境,會使人心靜神安。

      每日溫水洗澡,不僅可以洗掉汗水、汙垢,使面板清潔涼爽消暑防病,還能起到鍛鍊身體的目的。因為溫水沖澡時的水壓有機械按摩作用,可使神經系統興奮性降低,體表血管擴張,加快血液迴圈,改善肌膚和組織的營養,降低肌肉張力,消除疲勞,改善睡眠,增強抵抗力。

      二、外出採取防曬措施

      大家應避免在強烈的Sunny下暴曬,外出時應採取防曬措施,如打傘、戴遮陽帽、塗防曬霜等,隨身要備有人丹、藿香正氣水、十滴水、清涼油。另外,服裝最好穿紅色的衣服,因為紅色的衣服可大量吸收日光中的紫外線,進而保護面板,防止面板老化甚至癌變。

      三、節氣針灸

      “冬病夏治”並非只有“三伏貼”一種療法,夏至的節氣針灸也是很有效的“冬病夏治”手段,對於冬季易發的呼吸系統疾病和骨關節病效果不錯。根據中醫學“天人相應”理論,夏至是人體陽氣最旺的時候,因此夏至的養生要注意保護陽氣,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夏天容易因吃寒涼食物導致胃痛、腹痛、腹瀉的患者,可以在夏至前後15天適當開展夏至節氣針灸治療。(來源:央廣網 )

  • 2 # 墨塵娛樂葩

    夏至養生之道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夏至之後,中國大部分地區將進入盛夏,這是一年中最難熬的暑熱關。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養生節氣 。那麼,對抗盛夏的酷暑,我們應該學會哪些養生之道呢?

    1、情志調養

    夏季炎熱,宜調息靜心,常如冰雪在心。即“心靜自然涼”。夏對應心,心臟對應喜悅,尤其在夏至這個夏陽極致的節氣,一定要保持快樂,精神養生方面,切忌懈怠厭倦,惱怒憂鬱。

    2、起居調養

    晚睡早起,每日溫水洗澡。夏至節氣,最重要的養生功課就是睡“子午覺”:晚上在子時(23時至1時)之前進入最佳睡眠狀態,白天在11時至13時午休。子午覺的原則就是子時大睡,午時小憩。

    進入夏至,中午儘量午休,但時間不用太長,睡半個小時即可。在這個節氣把“子午覺”睡好了,就是最好的保養方式。

    3、運動調養

    傍晚較涼爽時,宜在水邊、公園、庭院等地,散步、慢跑為好,不宜劇烈活動,汗洩太多易傷陰氣,也易損陽氣。

    4、消除暑熱痱毒

    痱子是炎熱夏季常見的一種面板急性炎症。症狀輕者可擦拭痱子粉,注意勤洗澡、勤換衣服,數天內就會消退。用艾葉洗澡,可有效預防痱子。50克幹艾葉,幾片生薑,熬煮大半桶水,水溫適中時倒入浴缸中泡澡,解毒止癢。

    5、按壓穴位,心腎相交

    勞宮配湧泉:勞宮穴在手心位置,屬手厥陰心包經,重刺激以瀉心火。湧泉穴位於足心,屬足少陰腎經,擦熱可滋陰降火。兩穴相配,使心腎相交。用於腎氣不足引起的耳鳴、腰膝痠軟等。有關夏至的六要素,您知曉嗎?

    晨練最怕早!喝水最怕快!頸椎最怕吹!

    眼睛最怕曬!腸胃最怕涼!家裡最怕灰!

    提及養生之道,膳食是重中之重,那麼,夏季有哪些必吃的食物呢?

    1、苦菜苦菜具有解熱祛暑、消除疲勞等功效。而夏至暑熱難擋正好需要吃健脾燥溼的食物,苦瓜就是最合適的選擇。

    2、南瓜南瓜含蛋白質、胺基酸等營養素,也含豐富胡蘿蔔素,能保健視力、改善血糖強心固腎氣。

    3、鴨肉鴨肉對於體熱的人來說最合適了,因為。鴨屬水禽,新寒涼,從中醫“熱者寒之”的治病原則看,凡體內有熱的人適宜食鴨肉,體質虛弱、食衣不振、發熱、大便乾燥和水腫的人食之更為有益。

    4、芹菜芹菜新味甘苦,微寒,具備清熱利溼、平肝涼血的作用。時常食用。對咳嗽多痰、牙痛、眼腫者具備較好的匡助療效。芹菜還具備減低膽固純和血壓的作用。

    5、火龍果由於火龍果在栽培的過程中接觸的病蟲較少,幾乎可以不需要使用任何的農藥就可以自然的生長,從理論上說是一種無毒、無汙染的綠色食品,是炎炎夏日裡的饋贈。不過,事實上,更可貴的是火龍果的內在,排毒解毒抗衰老、養顏補血降血脂,應季而生,能夠幫助我們防備和解決溼熱帶來的不少問題。

    6、桃子夏季水果中,桃是營養價值很高的水果。桃富含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及果酸,另外還含有部分糖分、果膠和少量蛋白質。桃的含鐵量相對較高,鐵是人體造血的主要原料,有助於防治貧血。此外,因桃富含果膠,經常食用可預防便秘。因此,吃桃不僅可以通便,還可延緩衰老、提高免疫力、促進食慾,堪稱保健水果、養生之桃。

    7、荔枝夏至養生可選荔枝,荔枝味甘、酸、性溫,入心、脾、肝經;果肉具有補脾益肝、理氣補血、溫中止痛、補心安神的功效;核具有理氣、散結、止痛的功效;可止呃逆,止腹瀉,是頑固性呃逆及五更瀉者的食療佳品,同時有補腦健身,開胃益脾,有促進食慾之功效。但荔枝多食易上火,糖度也極高,雖然美味,也不宜過量。

    8、冬瓜冬瓜有很好的清熱解暑功效。夏天多吃些冬瓜,解渴消暑、利尿。因其利尿,且含鈉極少,所以是慢性腎炎水腫、營養不良性水腫、孕婦水腫的消腫佳品。它附有多種維生素及其人體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可調節人體的代謝平衡。

    9、綠豆工作及其勞動之餘,喝一碗綠豆湯,自有神清氣爽、煩渴盡去、暑熱全消、心曠神怡之感,這是因為綠豆起到清熱解暑、止渴利尿的功效。

    10、蓮藕蓮藕具清熱安神、涼血散瘀功效,含維生素B、磷、鐵等礦物質,可改善貧血、消炎抗菌、降血脂、血壓。

    炎熱的夏季,一定要做好養生,防止中暑喲!

  • 3 # 東家APP

    夏至,酷暑已至,今日最忌吃冰寒的食物,否則極傷脾胃。家裡有艾葉的,今天一定要艾葉泡腳,會自己艾灸的人,今天也一定要艾灸。

    俗話講,冬至一陽生,夏至一陰生,夏至的陽氣最為旺盛,不過從今天過後的第二天開始,陰氣要發芽了,所以夏至時節我們要小心呵護剛開始萌芽的陰氣,食陰以養陰,可以多吃鴨肉、冬瓜、萵筍、生地、百合、紫菜、番薯等屬陰的食物來滋補。

    另外夏天對應心,心對應喜悅,建議大家多看喜劇。白天為動,為陽,為消耗,晚上為靜,為陰,屬修養。

    夏至時節人體內的陰氣剛發芽、不下點功夫來培養是很難長成參天大樹的。所以要注意調養生息,保持好睡眠就從這個節氣開始,不是嚇唬大家,在節氣上熬一夜相當於平時熬三夜。而在這麼重要的節氣上熬一天至少相當於一個禮拜。

    雖是夏至,卻不是最熱時,做好心裡準備吧,後面還有真正熱的三伏天。每個節氣日,是陰陽和自然變化最大的一天。你可以在別的時候不養生,但是在每個節氣日建議 大家早睡、少房事。

  • 4 # 中醫吳蘭貞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大節,一般在每年的6月21日前後。“日長之至,日影至短,至者,極也,故曰夏至”,是北半球日照時間最長的一天。

    正是這一特點,古人認為“夏至一陰生”,即夏至陽氣達到頂點,開始重陽轉陰,陰氣漸生。

    唐代詩人韋應物名句“晝晷已雲極,宵漏自此長”說的正是這個現象。

    夏 至 三 候

    二十四節氣每個節氣大概持續15天左右時間,每五天稱為一候,夏至三候:

    一候鹿角解: 鹿是秉陽氣所生之物,鹿角乃陽盛之極,感陰氣而脫落。

    二候蟬始鳴:蟬當溫度到了一定程度才會開始鳴叫,此時溫度排便增高。

    三候半夏生:半夏,則是一種中草藥,多在此時採收。夏至剛好是夏季六個節氣第三個故此時也稱為“半夏”。

    夏至養生三宜

    俗話說,冬至養生,夏至治病。一個安內,一個攘外;熱極而寒生,寒生百病重。

    所以夏至養生是極為重要的,快來看看如何正確養生吧!

    飲食宜清淡、多吃“苦”

    夏季氣候炎熱,人的消化功能相對較弱,因此,飲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以免化熱生風,激發疔瘡等疾病。

    除此之外,還可多吃苦菜類蔬菜,如苦瓜、香菜等。因苦味食物具有除燥祛溼、清涼解暑、利尿活血、解除勞乏、消炎退熱、清心明目、促進食慾等作用。

    不過,苦味食物均屬寒涼,雖然能清熱瀉火,但屬於清瀉類食物,體質較虛弱者不宜食用,否則會加重病情。

    宜晚睡早起,午休不可少

    夏季要神清氣和,快樂歡暢,心胸寬闊,精神飽滿,對外界事物要有濃厚的興趣,培養樂觀外向的性格, 以利於氣機的通洩。

    起居調養,以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衰的變化,可以比平時適當的晚睡和早起。順應陽氣的充盛,利於氣血執行。

    此時天氣是晝長夜短,中午休息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午睡醒後,還可以活動活動洗洗臉,一下午都有良好的精神狀態。

    出行宜清涼,居室宜通風

    夏季不要穿得太厚,衣服顏色儘量以淺色為主,這樣才能少吸熱。衣服的布料儘量選用棉質及亞麻,這樣容易吸汗和透氣。

    居室宜清涼,早晚室內氣溫低,應將門窗開啟,通風換氣。中午室外氣溫高於室內,宜將門窗緊閉,拉好窗簾。陰涼的環境,會使人心靜神安。

    夏至養生“三避”為先

    夏至已至,由此正式進入了盛夏時節。此時溫度高,對人體會造成某些負面影響,容易造成損傷。夏至養生應遵循“三避”原則,即避暑、避溼、避寒,使身體保持在健康穩定的狀態。

    一、要注意避暑

    高溫環境下,人容易發生體溫調節機制紊亂而引起“中暑”,若不及時處理,還會導致中樞神經系統機能紊亂,如意識混濁、狂躁不安、昏迷等症狀。

    避暑應當注意採取的主要措施:

    1、中午前後不要外出,尤其要避免暴曬;

    2、避免劇烈運動和強體力消耗;

    3、保證汗腺功能正常,不要損傷汗腺;

    4、藉助自然風、風扇、空調等降溫;

    二、要注意避溼

    高溫是使人中暑的主要因素,但在一定條件下空氣中的溼度也與中暑有一定的關聯,因此在夏季不僅要注意避暑,還要注意避溼。

    避溼的主要方法:

    1.遠離潮溼環境;

    2.藉助飲食利溼(具有去溼作用的食物主要有:鯉魚、赤小豆、金針菜、萵苣、薏仁米、扁豆、冬瓜等);

    3.空調裝置除溼;

    4.藥物去溼。

    三、要注意避寒

    中醫認為:夏季為了散熱,人的面板毛孔開洩,最易感受風寒、風溼及溼熱之邪,罹患疾病。

    避寒主要包括:

    1、防腹中寒

    一是要注意儘量進食溫熱飲食,不貪吃冷飲、冷食;

    二是睡覺時一定要蓋“肚子”;

    三是早餐時適當吃點生薑,民間所說,“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是有一定道理的。

    2、防軀體寒,防止軀體受寒主要是要正確使用電扇和空調。

    3、防頭、腳之寒,夏季不要用冷水洗頭,衝腳,易導致各種疾病。

    夏至養生藥膳齋

    五味枸杞飲

    原料:醋五味子5克,枸杞子10克,白糖適量。

    製作:五味子和剪碎枸杞子放入瓷杯中,以沸水沖泡,溫浸片刻,再入白糖,攪勻即可飲用。

    功效:滋腎陰、助腎陽。適用於“虛夏”之症。

    龍眼痠棗仁飲

    原料:龍眼肉 10 克,炒棗仁 10 克,芡實 12 克。

    製作:炒棗仁搗碎,用紗布袋裝。芡實加水 500 毫升,煮半小時後,加入龍眼肉和炒棗仁,再煮半小時。取出棗仁,加適量白糖,濾出汁液。

    功效:養血安神,益腎固精。

    教你數“夏九九”

    你可能知道“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可你知道與“冬九九”形成鮮明對照的“夏九九”嗎?

    “夏九九”以夏至為起點,每九天為一個九。北方農村的“夏九九”歌是這樣的:

    一九至二九,扇子不離手;

    三九二十七,冰水甜如蜜;

    四九三十六,汗溼衣服透;

    五九四十五,樹頭清風舞;

    六九五十四,乘涼莫太遲;

    七九六十三,夜眠要蓋單;

    八九七十二,當心莫受寒;

    九九八十一,家家找棉衣。

  • 5 # 艾嘉仁

    脾屬土,脾臟是迴圈系統的淋巴器官,色紅褐,質軟而脆,受暴力衝擊時易破裂。脾能產生淋巴細胞,具有破壞衰老的紅細胞,吞噬微生物和異物的功能。脾主運化,開竅於口,其華在唇。運化五穀,統血,是人體最大的血庫。脾幫助人體吸收營養物質,輸送到心臟,生化氣血,消化食物。吸收精微水液,輸送到心肺,是人體水液代謝中最重要的過程。

    脾臟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保養和調理脾臟對我們的身體至關重要。

    1、良好的情緒對於脾臟的健康有著直接的影響,因為情感因素對食慾、消化、吸收都有很大影響。因此保養好脾臟,首先要保持良好的心情,生氣和發怒都很損傷脾臟。

    2、不要暴飲暴食,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對脾臟傷害很大。我們平時吃飯要做到葷素搭配,多吃些水果,少吃有刺激性和難於消化的食物,比如各種垃圾食品、油炸、乾硬和粘性大的食物,另外儘量吃熟食,生冷的食物要儘量少吃。

    3、人體內的健康迴圈至關重要,所以補水對於我們每天的生活也是不可忽視的。多喝水,讓脾臟處於最活躍的狀態。如此身體才會開始整個白天的“水迴圈”,進入良性的新陳代謝。

    4、經常運動對於脾臟的保養也很重要,最好的方法就是常運動,慢跑,散步包括打球都對脾臟健康有著極大的裨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緬甸翡翠論斤賣?真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