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2否

    王陽明“心學”之淺見 王陽明心學關鍵就落在一個“心”字,心是什麼,心就是與生俱來的天性,或者說本性;它與後天習得的知識經驗相對立。這是王陽明心學大廈的基礎。心學有三大核心思想:1.心即理(價值存在)2.知行合一(價值判斷)3.致良知(價值歸宿)。三者是必然的遞進關係。 “心即理”,即本性與天理是一體的,理之所以成為理,根本就在於被本心所接受,如果不接受,我心與理便沒有聯絡,這個理與我何干?同理宇宙萬物皆是如此,首先我們承認事、物、理都是客觀存在的,但與我無關,又有什麼意義呢?所以人們常把心學歸位主觀唯心主意是不恰當的,它只是從心與理聯絡的角度論述了心與理的關係。 就像王陽明的一則逸事:先生遊南鎮,一友指巖中花樹問曰:“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於我心亦何相關?”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這個故事就很好的闡述了花一直開在那,只有當你看到它的時候,它就走到了你的心裡,沒看到它的時候,它對你來說存在與否又有什麼關係呢? 所以說,對我們的生命具有價值和意義的天理才能真正走進你我的內心,為我們所認同,心與理必然走向統一,此即古人所言“心理合一”“天人合一”。 正是我們時刻遵循我們的本心,不盲從於權威,獲得心靈的自由,使心成為了理的價值依託和價值存在,使理具有了價值。 但是現實呢?我們往往臣服於知識、經驗、規則與權威。舉幾個例子,我們受到侮辱的第一反應是憤怒,最想做得便是立刻反擊,但是經驗告訴我們衝動是魔鬼,理智告訴我們需要隱忍,君子報仇十年不晚。我們換工作的時候,透過分析發現選某個工作更好,那這些分析是基於什麼呢?待遇好,晉升快,有錢途,這些優勢也是別人的經驗告訴你的。從小我們華人被告知要用右手拿筷子,不然會被認為沒家教,吃飯的時候會和別人打架,因為大家都是右手執筷,你用左手會影響別人,而西方人根本不在乎。 現實中,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我們之所以按照我們後天習得的知識,經驗來行事,是因為這樣更符合規則、經驗、利益,會讓你少走彎路,進步更快,獲得更多的好處。但是這些東西都不是真正的知,是一種被裝扮過的知,這種知指導你的行動,你的行動也非真正你想要的行動。就如同不管你怎麼整容,外表多麼美麗,多麼的取悅自己與他人,但是骨子裡你還是你,你的內在本性是不變的。 而王陽明想要告訴你怎麼做呢?按照你本性的知去做,因為你的行動是你本性的精準反應,有知必有行,有行必有知,知行是一體兩面,互為表裡,知和行是必然統一的。這也就是王陽明所說的“知行合一”。就如同你已經知道自己是某一樓層的某扇門鑰匙,那麼你必然會去開那扇門的鎖,根本就不會去開別的鎖。 這時候問題來了,既然我知道自己的本性如此,那我為什麼還要奮鬥,一切都是宿命呀,又或者你會覺得這不就是性格決定命運嘛?我們都知道龍生九子子子不一樣,每個人的本性也不一樣,你怎麼就能確認自己的本性是什麼樣的呢,換句話說,你怎麼就知道自己是哪扇門的鑰匙呢?畢竟世界上最難了解的人就是自己。要不然孔子也不會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解決這個問題的最好辦法就是試錯,拿著自己這把鑰匙不斷去試每一扇門,終會找到與你對應的那把鎖,注意這個過程不簡單,是漫長的,在一次次失敗中去發現的,其中的失望和痛苦可想而知。為什麼這個過程這麼困難?這就涉及另一個問題,那就是意念,每當遇到問題和事情的時候,我們首先想到不是如何透過經歷這件事發現自己的本性,而是條件反射的去計較利害得失,搞笑的是,計較利害得失的念頭一起,你就根本找到自我,甚至迷失自我。就如同打賬,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你既不能掌控別人,又不能準確認知自己,這仗還怎麼打?相反,即便我不能掌控敵人打敗敵人,至少我能掌控自己,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這時候“誠意”就顯得尤為重要,簡單的說就是排除利害得失的心思雜念,每一次發念都直指本性,那麼你就能在尋找自我的路途上一路凱歌。所以我們努力奮鬥的意義就在於,在一次次誘惑中審視自己,瞭解自己,坦然接受自己的優與劣,做自己擅長的迴避自己不擅長的,這就是生命的不斷昇華。也不要輕易去說性格決定命運,其實我們只要在一次次試錯中,審視自己的意念和行為,那麼我們一輩子都在不斷的去接近本真,既然我們沒有達到本真,有何談決定了命運呢?只要你我能接近自己的本性,掌控自己的內心,即便改變不了環境,我們也能做到我命由我不由天。至於具有偶然性的運就不是你我能決定的了,正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好了,當你我達到良知(本質就是價值的尋求與確立),那麼必在一次次的思想和行動中(價值的展現和完成),做出符合本性的價值判斷。那麼請記住,無論世界如何變化,我們如何改變,我們的心是不變的,只要不在一次次誘惑中迷失自我,那我們就不會慌亂和恐懼,我們就能按照我們的本心去行事,就能做到泰山崩於前,我自巋然不動。正如王陽明在剿滅寧王叛亂中說過的:“此心不動,隨機而動;此心妄動,隨性而動”。 那麼王陽明最終希望我們該如何生活,三個字“致良知”,這是知行合一的必然要求,也是必然結果。憑藉著我們與生俱來的美好本性映照世界,去弘揚真善美;同時這又激勵我們不斷去除內心的汙垢,光復我們的良知,還原我們本有的赤子之心。我們不一定非要榮譽等身青史留名;只要我們能從容淡定的活著,沒有憂懼和迷茫,那麼人這一輩子也就夠了,這也是我們的價值歸宿,一句話活明白了。就如同王陽明在彌留之際,學生問他“老師您還有什麼要交代的嘛?”王陽明:“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 2 # 劉夢輝1445414400581

    要知道王陽明的心學是他一生所追求的學術,“求理於吾心”就是王陽明研究心學的出發點,也是王陽明全心研究心學精神所在。

    “龍場頓悟”之後更使得王陽明心學有了自己學術宗旨,“去其心之不正以全本體之正”,“知行合一”就是從這一論斷中的提升而得出來的精華。

    針對當時的社會言行不一的現象和朱程理知先行後的學說弊端,王陽明提出了自己的“知行合一”見解:知和行原本就是一種行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的切實踐行就是去行動。行之明覺知嘵就是先有知。真知才所以有行,不行不足以為知。

    心學裡面指的功夫就是人的行為表現。知和行的功夫是不可分離的,有知才有行,有行才會有知。而知和行為一本體只有一個,那就是良知良能。知和行的功夫也只有一個,那就是致良知。

    為此,王陽明心學只是一個學術課題,是一個很廣泛的概念。而“知行合一”才是心學裡面的內函。知和行結合一起成為一個本體行為,就能看透事物的本質。也就是常說的“透過現象看本質”,因而也就是王陽明心學宗旨最為根夲的一句“格物致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知道為什麼寶沃是德國品牌而不算自主品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