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事情涉及中國多元文化共存並舉的現實狀況,從古到今都有爭論,這也正常。客觀地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代特徵和侷限性,存心和見解各不相同。在這個看似紛繁複雜善變的世界裡,多方面的看待,定位己心,完善人生。以下是一篇非常值得學習參考的文章,供養讀者。
雍正皇帝上諭節要
雍正皇帝上諭
上諭。朕惟三教之覺民於海內也。理同出於一原。道並行而不悖。
【解釋】
我認為以儒、釋、道這三種教育來教導全華人民,從理論上(此指孝親尊師的道理)來說是一致的,教化眾生的方法上,也是並行而不相違背的。
【說明】
上諭:是皇帝告臣民的詔書。
雍正:即清世宗胤禎,清朝康熙皇帝的第四個兒子,在位共十三年(公元一七二三~一七三五)。
人惟不能豁然貫通。於是人各異心。心各異見。慕道者謂佛不如道之尊。向佛者謂道不如佛之大。而儒者又兼闢二氏以為異端。懷挾私心。紛爭角勝而不相下。
只因人們不能把儒、釋、道三教之教義融會貫通,於是隨順各自不同的觀點,各持己見。仰慕道家的人說:“佛教不如道家高顯尊崇。”學佛的人又說:“道家不如佛教精深博大。”而儒家學者,又把二者視為異端加以駁斥,從而生起門戶之見,相互爭論,比較高下,糾葛爭執,互不相讓。
朕以持三教之論。亦惟得其平而已矣。能得其平。則外略形跡之異。內證性理之同。而知三教初無異旨。無非欲人同歸於善。
而我對儒釋道三教的教義,認為都是平等無有高下。如能以平等心看待,就不會計較外在表現形式的差異,而能領悟到三教所蘊含的心性理體是相同的。可見三教的出發點、宗旨,是無異的,無不是希望人人歸向善處。夫佛氏之五戒十善。導人於善也。吾儒之五常百行。誘掖獎勸。有一不引人為善者哉。
佛教的五戒十善,教導人們要止惡修善,我們儒家的五常百行,也是在引導扶持,獎勵勸勉,又有哪一點不是為了引導人們向善的呢?
1 五戒:佛法法門無量,無不以戒為基礎,因戒生定,因定開慧,方能達學佛之目的。五戒乃是在家居士所受持之根本戒律。五戒者:一、不殺生:凡是一切有生命者,乃至蜎飛蠕動,微細昆蟲,皆不得有意殺,或教他殺,或見殺而隨喜讚歎。二、不偷盜:對於公共財物、私人財物、寺廟和僧眾之財物,皆不得侵佔;乃至一針一草,不予而自取,和竊取,或詐取,乃至違反世法偷稅漏稅,無票乘車,冒名頂替,貪汙舞弊等,均不應為。亦不自盜,不教他盜,不見盜隨喜,應清心寡慾,勤儉持家,廉潔自愛。三、不邪淫:在家居士,除正式配偶外,不得有任何淫穢行為。四、不妄語:妄語有四,一者妄言,即口是心非,欺誑不實;二者綺語,花言巧語,傷風敗俗;三者惡口,辱罵毀謗,惡語傷人;四者兩舌,挑撥是非,鬥亂兩頭。五、不飲酒:學佛人一切酒、乃至含有麻醉人性的酒類及毒品,皆不可飲。除因重病,非酒莫療者,作為藥酒,方可飲用。
2 五常:指儒家所提倡的仁、義、禮、智、信。中國文化自古特重孝道與倫常,五常即是五種倫常大道,若能遵守而行之,才能具足做人的資格。百行:是指儒家的諸多行為規範。
昔宋文帝。問侍中何尚之曰。六經本是濟俗。若性靈真要。則以佛經為指南。如率土之民。皆淳此化。則吾坐致太平矣。
過去,宋文帝對侍中何尚之說:“六經(即:易、書、詩、禮、樂、春秋)的根本是濟世育人,端正社會風氣;若對於心性的探究、了悟宇宙人生的真諦來說,則佛法經論可做為指南。如果全天下的人民,都能以真誠心接受這種教化,我就可坐享太平了。”
1 宋文帝:即劉義隆(公元四○七~四五三年),為中國南北朝時期,宋朝的第三位皇帝,在位三十年。
2 侍中:南北朝官階名,與中書、尚書同為宰相之職。何尚之:字彥德,廬江灊縣(今屬安徽霍山)人,是南北朝時期一位審慎明達的政治家,也是當時一位深通玄學義理的名士。
何尚之對曰。百家之鄉。十人持五戒。則十人淳謹。千室之邑。百人持十善。則百人和睦。持此風教。以周環區。則編戶億千。仁人百萬。而能行一善。則去一惡。去一惡。則息一刑。一刑息於家。萬刑息於國。洵乎可以垂拱坐致太平矣。
何尚之回答說:“百戶人家的鄉里,有十人能持五戒,就有十人真誠純樸;千戶人家的城市,有一百人能修十善,就有一百人和睦共處。持此良好的教化風氣,遍及全國上下,則編戶億千之地,就會有百萬仁人,整個國家的社會風氣就能改善。而且,人能行一善,則離一惡,離一惡,則免用一刑,家免一刑,則國免萬刑,確實可以垂手坐享太平了。”
斯言也。蓋以勸善者。治天下之要道也。而佛教之化貪吝。誘賢良。其旨亦本於此。茍信而從之。洵可以型方訓俗。而為致君澤民之大助。其任意詆譭。妄捏為楊墨之道之論者。皆未見顏色。失平之瞽說也。特諭。
宋文帝與何尚之的這一段對話,都在勸勉人們行善,這是治理天下的關鍵。佛教教化人們除去貪婪吝嗇的心,引導人們做善良賢明的好人,其目的也是出於此。如能信從佛陀教育,依教奉行;確實可以規範社會,訓導黎民百姓,改善風尚,從而成為盡忠國家、佈施恩澤、造福人民的最大助力。那些任意詆譭佛教,妄加捏造佛教為類似楊墨之道的偏激言論,這都是沒見到真理,失去公平的瞎說。特別詔告於天下。(雍正十一年二月十五日)
楊墨之道:指楊朱和墨翟之說。楊朱、墨翟,春秋戰國時代人,所主張之學說與孔孟之道相違背,被儒家視為外道。
【附註】
本文系參考佛陀教育網路學院學生,所整理之《佛說十善業道經簡注易解》中的【雍正皇帝上諭節要】譯文。
這個事情涉及中國多元文化共存並舉的現實狀況,從古到今都有爭論,這也正常。客觀地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代特徵和侷限性,存心和見解各不相同。在這個看似紛繁複雜善變的世界裡,多方面的看待,定位己心,完善人生。以下是一篇非常值得學習參考的文章,供養讀者。
雍正皇帝上諭節要
雍正皇帝上諭
上諭。朕惟三教之覺民於海內也。理同出於一原。道並行而不悖。
【解釋】
我認為以儒、釋、道這三種教育來教導全華人民,從理論上(此指孝親尊師的道理)來說是一致的,教化眾生的方法上,也是並行而不相違背的。
【說明】
上諭:是皇帝告臣民的詔書。
雍正:即清世宗胤禎,清朝康熙皇帝的第四個兒子,在位共十三年(公元一七二三~一七三五)。
人惟不能豁然貫通。於是人各異心。心各異見。慕道者謂佛不如道之尊。向佛者謂道不如佛之大。而儒者又兼闢二氏以為異端。懷挾私心。紛爭角勝而不相下。
【解釋】
只因人們不能把儒、釋、道三教之教義融會貫通,於是隨順各自不同的觀點,各持己見。仰慕道家的人說:“佛教不如道家高顯尊崇。”學佛的人又說:“道家不如佛教精深博大。”而儒家學者,又把二者視為異端加以駁斥,從而生起門戶之見,相互爭論,比較高下,糾葛爭執,互不相讓。
朕以持三教之論。亦惟得其平而已矣。能得其平。則外略形跡之異。內證性理之同。而知三教初無異旨。無非欲人同歸於善。
【解釋】
而我對儒釋道三教的教義,認為都是平等無有高下。如能以平等心看待,就不會計較外在表現形式的差異,而能領悟到三教所蘊含的心性理體是相同的。可見三教的出發點、宗旨,是無異的,無不是希望人人歸向善處。夫佛氏之五戒十善。導人於善也。吾儒之五常百行。誘掖獎勸。有一不引人為善者哉。
【解釋】
佛教的五戒十善,教導人們要止惡修善,我們儒家的五常百行,也是在引導扶持,獎勵勸勉,又有哪一點不是為了引導人們向善的呢?
【說明】
1 五戒:佛法法門無量,無不以戒為基礎,因戒生定,因定開慧,方能達學佛之目的。五戒乃是在家居士所受持之根本戒律。五戒者:一、不殺生:凡是一切有生命者,乃至蜎飛蠕動,微細昆蟲,皆不得有意殺,或教他殺,或見殺而隨喜讚歎。二、不偷盜:對於公共財物、私人財物、寺廟和僧眾之財物,皆不得侵佔;乃至一針一草,不予而自取,和竊取,或詐取,乃至違反世法偷稅漏稅,無票乘車,冒名頂替,貪汙舞弊等,均不應為。亦不自盜,不教他盜,不見盜隨喜,應清心寡慾,勤儉持家,廉潔自愛。三、不邪淫:在家居士,除正式配偶外,不得有任何淫穢行為。四、不妄語:妄語有四,一者妄言,即口是心非,欺誑不實;二者綺語,花言巧語,傷風敗俗;三者惡口,辱罵毀謗,惡語傷人;四者兩舌,挑撥是非,鬥亂兩頭。五、不飲酒:學佛人一切酒、乃至含有麻醉人性的酒類及毒品,皆不可飲。除因重病,非酒莫療者,作為藥酒,方可飲用。
2 五常:指儒家所提倡的仁、義、禮、智、信。中國文化自古特重孝道與倫常,五常即是五種倫常大道,若能遵守而行之,才能具足做人的資格。百行:是指儒家的諸多行為規範。
昔宋文帝。問侍中何尚之曰。六經本是濟俗。若性靈真要。則以佛經為指南。如率土之民。皆淳此化。則吾坐致太平矣。
【解釋】
過去,宋文帝對侍中何尚之說:“六經(即:易、書、詩、禮、樂、春秋)的根本是濟世育人,端正社會風氣;若對於心性的探究、了悟宇宙人生的真諦來說,則佛法經論可做為指南。如果全天下的人民,都能以真誠心接受這種教化,我就可坐享太平了。”
【說明】
1 宋文帝:即劉義隆(公元四○七~四五三年),為中國南北朝時期,宋朝的第三位皇帝,在位三十年。
2 侍中:南北朝官階名,與中書、尚書同為宰相之職。何尚之:字彥德,廬江灊縣(今屬安徽霍山)人,是南北朝時期一位審慎明達的政治家,也是當時一位深通玄學義理的名士。
何尚之對曰。百家之鄉。十人持五戒。則十人淳謹。千室之邑。百人持十善。則百人和睦。持此風教。以周環區。則編戶億千。仁人百萬。而能行一善。則去一惡。去一惡。則息一刑。一刑息於家。萬刑息於國。洵乎可以垂拱坐致太平矣。
【解釋】
何尚之回答說:“百戶人家的鄉里,有十人能持五戒,就有十人真誠純樸;千戶人家的城市,有一百人能修十善,就有一百人和睦共處。持此良好的教化風氣,遍及全國上下,則編戶億千之地,就會有百萬仁人,整個國家的社會風氣就能改善。而且,人能行一善,則離一惡,離一惡,則免用一刑,家免一刑,則國免萬刑,確實可以垂手坐享太平了。”
斯言也。蓋以勸善者。治天下之要道也。而佛教之化貪吝。誘賢良。其旨亦本於此。茍信而從之。洵可以型方訓俗。而為致君澤民之大助。其任意詆譭。妄捏為楊墨之道之論者。皆未見顏色。失平之瞽說也。特諭。
【解釋】
宋文帝與何尚之的這一段對話,都在勸勉人們行善,這是治理天下的關鍵。佛教教化人們除去貪婪吝嗇的心,引導人們做善良賢明的好人,其目的也是出於此。如能信從佛陀教育,依教奉行;確實可以規範社會,訓導黎民百姓,改善風尚,從而成為盡忠國家、佈施恩澤、造福人民的最大助力。那些任意詆譭佛教,妄加捏造佛教為類似楊墨之道的偏激言論,這都是沒見到真理,失去公平的瞎說。特別詔告於天下。(雍正十一年二月十五日)
【說明】
楊墨之道:指楊朱和墨翟之說。楊朱、墨翟,春秋戰國時代人,所主張之學說與孔孟之道相違背,被儒家視為外道。
【附註】
本文系參考佛陀教育網路學院學生,所整理之《佛說十善業道經簡注易解》中的【雍正皇帝上諭節要】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