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現在電動汽車換電池只需3分鐘,續航一整天。
12
回覆列表
  • 1 # 容濟點火器

    換電模式,一個大問題是,換電站投入過大,建立充電樁都不容易了,何況要經營很多電池充電站,然後更換了。成本運營過大了,一般企業很難承受得了,收費上也不好控制,很難有個標準化做法。

    另外,電池是車企的核心,還在發展當中,很難形成統一標準,誰也無法說服誰統一起來,這樣給換電造成很大困擾。

    最後,使用者也擔心它的新電池被換電站換成舊的電池,誰願意這樣折騰呢,而換電站弄不好也會被一些不良使用者,拿舊電池去換新電池,這樣很難管控的。

  • 2 # 奔波的小螞蟻

    以後的電池廠家也會出現大規模競爭,最後可能只有一兩年勝出,成為行業的標兵,他們制定標準,說不定以後的汽車電動車出廠是不標配電池的,買車的的時候跟加油一樣去充電站直接上一塊電池,快沒電了,可以選擇充電也可以轉移直接到充電站更換一塊充滿電的電池,也不怕電池損壞,因為都是買車用車,充電以後都是實名制。

  • 3 # 求索1983

    需要很長時間的過渡期,除非都像北京一樣強推純電動,現階段實情是家庭的第一輛車選新能源的話首選插電混動,適應各種使用情況,第二輛車則選低端電動,市內跑

    想要純電動普及,首先要解決快充普及、介面統一、適當降價(當前快充1元電費+1元服務費/度的價格對比家用電0.6元/度實在是毫無優勢可言),還有電池快充對壽命的影響,也就是期待技術進步了

  • 4 # 人在京城

    現在還是靠政府補貼,電池成本問題不解決春天就來不了,現在電動車銷量大根車的本身沒關係,大部分的銷售訂單都產生在一線限購城市,如果放開限購,新能源汽車的銷量會大大降低,還有現在新能源汽車的續航里程依舊解決的不夠好,基本上使用寧德時代三元鋰電池的汽車工況下一度電大約跑七公里左右,目前要以國金GM3的容量最大60度電大約是420公里,北汽400是50度電大約350公里,其他的汽車大家可以看電池容量自己算。使用比亞迪電池的汽車工況下一度電5公里左右,E6是80度電大約跑400公里,其他的自己算一下吧。我這裡說的是工況下,也是最貼近實際的,不要相信那些車上打的廣告天天說自己家的車秒殺特斯拉 叫板特斯拉,天天用等速60邁算出的最大續航來吹噓自家車的續航,真的沒意思,沒有任何參考價值!我要在這補充一點,比亞迪也稱要採用一部分三元鋰電池,要是E6用的話可以想象80度電的E6有希望超過500公里!相比於比亞迪電池,三元電池容量大,能在相同體積內聚集更大的電量,但穩定性不如比亞迪電池。

  • 5 # IT的老司機

    這不可能,電池不是油,是結結實實的一堆東西,不考慮重量,光看體積,換上十個車,這電池要擺多高?一百個呢?

    換下的電池怎麼處理?運走還是現場充?三分鐘換完如果10分鐘充不完那就可能出現積壓。

    加油現在有計量,充電的計量標準在哪裡?換個電池是充滿還是沒充滿可不容易看。

    電池,各家是不是型號統一?你把特斯拉電池卸下來換上普通的,車主還不跟你急了?就算同一種,使用的衰減程度也不一樣?除非去4S,否則很難接受。到時候又有原廠副廠之分了。

    最後,說跑一天?太主觀了。汽油車一天能跑1000多公里,這中間也要加油才行。電動車現在滿電也就是300左右吧,想跑1000,至少在體積不變的基礎上單位密度要增加2倍,要不就成卡車了,背一車廂電池才行。這和汽油車加副油箱有什麼區別?

  • 6 # 千機問問

    不知何時,電動汽車被中國車企寄予厚望,並希望完成彎道超車的奇蹟。但是整體而言,並沒有現象中的樂觀。而且隨著國際大車企發力電動汽車,國內車企的壓力越來越大。並且最為關鍵的則是,國內並沒有完整的配套設施,充電樁和充電藉口更是亂而不同意,切數量遠遠不足,這也讓電動車的發展受到了侷限。不過最近釋出的利好訊息,值得讓消費者欣慰。

    近日,電動汽車充電介面及通訊協議國家標準釋出,將正式從充電標準、介面標準、通訊協議等層面,對電動汽車充電介面及通訊協議予以定型。本次會議還就《電動汽車傳導充電系統 第一部分:通用要求》釋出了5項國家標準,新標準將於明年1月1日起實施。

    據介紹,新國標5項標準修訂,全面提升了充電的安全性和相容性。在相容性方面,交直流充電介面形式及結構與原有標準相容,新標準修改了部分觸頭和機械鎖尺寸,但新舊插頭插座能夠相互配合,直流充電介面增加的電子鎖止裝置,不影響新舊產品間的電氣連線,使用者僅需更新通訊協議版本,即可實現新供電裝置和電動汽車能夠保障基本的充電功能。

    針對已有的電動汽車、充電樁,應如何改造才能符合新國標的問題,國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標準修訂原則之一就是儘量保證相容,對於充電介面,新舊介面是可以互聯充電的;對於通訊協議,新舊標準存在一定的不相容,已有產品需進行軟體升級,方可實現和新標準的相容。

    在安全性方面,新標準增加了充電介面溫度監控、電子鎖、絕緣監測和洩放電路等功能,細化了直流充電車端介面安全防護措施,明確禁止不安全的充電模式應用,能夠有效避免發生人員觸電、裝置燃燒等事故,保證充電時對電動汽車以及使用者的安全。

    在相容性方面,交直流充電介面型式及結構與原有標準相容,新標準修改了部分觸頭和機械鎖尺寸,但新舊插頭插座能夠相互配合,直流充電介面增加的電子鎖止裝置,不影響新舊產品間的電氣連線,使用者僅需更新通訊協議版本,即可實現新供電裝置和電動汽車能夠保障基本的充電功能。

    這一調整可謂是非常大的利好,雖然實現還需要時日,但是對電動車車主和電動車的準消費者而言,還是非常欣慰的。此舉還會進一步促進電動汽車的銷量持續走高,更會進一步降低尾氣的排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國產劇總是讓人覺得L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