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長風37

    經濟富裕,文化發達,科技領先,政治清明,人民安居樂業是宋朝的真實寫照。軍人世家的領頭人卻開創了文人指揮武將的先河,領先美國一千年。只是面對馬背刀槍飲血的時代,這樣的領先是脆弱的。即使在人民擁護的情況下,才高八斗的文人們也打不過那些殺人如麻的蠻夷的。富宋是唯一一個不是亡於內亂的朝代,這個對當今有很大的警示。

  • 2 # 歷史觀

    宋朝是中國歷史上經濟最富庶,文化最昌盛,科技最繁榮的朝代。宋代的富是真的富,不僅國家財政收入高,老百姓的收入也很高,在很多方面的實力都跟今天的美國神似,除了軍事力量之外。其實宋朝的軍事力量也不弱,而是軍事制度發揮不了軍隊的戰鬥力。

    唐朝亡於藩鎮割據,地方勢力過於強大。宋太祖趙匡胤為了避免宋朝重蹈唐朝的覆轍有意削弱地方的權力,尤其是軍權。宋朝軍隊分為禁軍和廂軍,禁軍是中央軍,大部分駐紮在京城,廂軍是地方軍,負責守衛地方。在宋代禁軍是親兒子,廂軍是乾兒子。宋太祖趙匡胤在建國初把各地方的精兵強將都調到了京城的禁軍,挑剩下的老弱病殘就作為廂軍。只要在廂軍中發現了優秀計程車兵立馬會被挖到禁軍中來。趙匡胤完美地解決了藩鎮割據的問題,但是卻造成了地方軍隊戰鬥力弱,根本無法抵擋遼宋夏金元的騎兵。

    宋朝為了防止武將掌握軍隊實行三權分置的政策。三衙負責統兵,樞密院負責調兵,遇到戰爭會任命一個臨時將軍負責領兵作戰。戰爭結束後將軍立馬撤銷軍權,該幹嘛幹嘛。三權分置有利於皇帝控制軍隊,在戰爭時卻有可能因為溝通和協調貽誤戰機。除此之外,駐守地方的禁軍要實行輪崗制,宋朝成為更戍法。一個部隊三年換一個地方駐紮,但是將軍不會隨部隊調走,造成“兵不識將,將不識兵”。將軍在下級將領和士兵中沒有威望,難以有效地控制軍隊,從而削弱宋朝軍隊的戰鬥力。

    宋代商品經濟發達,已經進入了市民社會,宋人身上難免會存在貪圖安逸和享樂的小資產階級思想。宋朝人是那種“小富即安”的心態,並沒有稱霸的大國夢。最好是沒人來打我,讓我安安穩穩地做生意和生活,真有人打過來的話就秉持著“能用錢解決儘量用錢解決”的原則,絕不訴諸武力。遼國打過來的時候宋真宗和許多大臣都想遷都南逃,在宰相寇準的死命勸說下宋真宗才御駕親征。但是在快要打贏遼國的情況下,宋真宗還是想要議和,說“只要能講和,契丹就是索取百萬錢財,也可以答應。”

    “暖風燻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浙江這麼繁華富庶,除了岳飛之外誰還會想回河南呢?

  • 3 # 長風八萬裡

    國富不等於國強,看今日歐洲,西亞的小富國就可得知。他們的生活不知道比我們好多少,但在世界的份量就沒有我們大。像西亞的沙特富得流油,然而武器裝備還不是要靠進口,工業也不發達,國家軍隊的戰鬥力也不高,所以雖富卻不強。

    宋雖亡於蒙古,但並不代表他不會亡於內患。只是在當時,漢族與少數民族之間民族矛盾掩蓋了國內矛盾。當時宋朝的民眾起義反抗並不少,這說明統治階級和民眾還是有很大的矛盾和內患。只不過宋先亡於民族矛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東陵裡的寶藏大部分被追回來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