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米北面,一般被用來描述傳統上南北方地區飲食差異。南方人愛米飯,傳統北方人(華北、西北)喜麵食,其實這與南北方的農業生產結構不同有關。
中國南方的氣候高溫多雨、耕地多以水田為主,所以當地的農民因地制宜種植生長習性喜高溫多雨的水稻。
而中國北方降水較少,氣溫較低,耕地多為旱地,適合喜幹耐寒的小麥生長。所謂“種啥吃啥”,長此以往,便養成了傳統上南米北面的飲食習慣。
麵條,作為北方人每日必不可少的食物,有著四千多年的製作食用歷史,它雖然起源於中國,但卻作為一種美食傳遍了世界各地,遠至義大利麵、烏冬麵,近至皮肚面、片兒川、重慶小面、刀削麵等等。但再怎麼花式吃麵條,在南方人的心目中,不吃米那就不叫“正經吃飯”。對於南方人來說,沒有吃米飯就等於沒有吃飽飯的感覺,吃火鍋,串串,冒菜來一碗米飯,可謂人生滿足。細細咀嚼,米飯帶有絲絲甜味,餓極時來點鹹菜,能吃下三大碗白米飯。
有網友說,吃麵條沒一會肚子就容易餓吧?說這話北方人就要反對了,明明是麵食更耐餓,吃兩三碗米飯都還不如一碗麵條!米飯、麵食,誰更抗餓?搜尋
熱量大PK:
不相上下
熱量上,100克大米和100克麵粉所提供的熱量值幾乎是相等的。
加工方式大PK:
越幹越耐餓
100 克稀飯,水分含量為 88.6%,大米含量僅為 11.4 克,能提供 46 千卡的能量;
100 克饅頭,水分含量為 40.5%,麵粉含量則為 59.5 克,能提供 233 千卡的能量。
江蘇省省級機關醫院劉珊說,如果說抗餓的話,還得看習慣。例如麵條,吸收了湯汁,就容易發脹,再加上一些蔬菜之類的,其實吃的並不是很多,很容易消化的,因此就不耐餓;而做成饅頭後,水分含量少了,抗飢餓能力就加強了。
怎樣吃主食吃得更健康?
無論米還是面,它們作為我們的主食,其應占攝入總能量的 50%~65%。而我們吃飯時容易被忽略的問題,營養專家劉珊提醒你注意了:
精米精面口感好?雜糧也不差
米麵經過精細加工會損失大量營養,特別是膳食纖維、B族維生素。而 2016 年的《中國成年居民粗雜糧攝入狀況》也顯示,中國超過八成成年居民全穀物攝入不足。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一般人群每天應攝入谷薯類食物250~400克,其中全穀物和雜豆類50~150克,薯類50~100克,也就是說,粗雜糧應占主食的1/3左右。
劉珊說,主食還是要粗細糧搭配好,可以適當加些雜糧,做成雜糧麵條,雜糧饅頭等,或者也可以吃一些山芋、山藥等粗糧,來平衡。
菜吃多好,還是主食吃多好?
營養專家劉珊這樣說---
飯量大的人,需要減少主食的攝入,可以多吃一些蔬菜來代替,避免發胖;
飯量小的人,最好先吃主食,再吃菜,要保證碳水化合物的合理攝入,人體需要60%左右的碳水化合物。
往往是鹹點油點的菜更下飯,那麼我們做菜可以選擇更清淡些,這樣吃菜的時候也不用想著配更多飯,自己吃下的鹽也更少了。
大誤區:白米飯含糖高,能吃出糖尿病!
營養專家劉珊解釋到,有不少糖友有這樣錯誤的認知,也不知這種說法從哪裡傳出來的,但是可以明確告訴大家,糖尿病可不是吃白米飯吃出來的!有些人即使吃再多的糖也不會得糖尿病,而有些人即使少吃飯,血糖照樣還是會高。
劉珊還說了,糖尿病與高能高脂飲食有關,也是遺傳因素和外部環境綜合作用的結果。光吃白米飯是不會吃出糖尿病的!而對於糖友,米麵的確是容易升高血糖的食物,但也不是說不能吃。飲食結構不合理、多吃少動的生活方式才是導致糖尿病的 “元兇”。
《中國糖尿病膳食指南(2017)》就提出:粗細搭配,全穀物、雜豆類佔主食攝入量的1/3。主食定量,零食加餐合理選擇。在總量控制這個大前提下,糖友也能像普通人一樣選擇食物種類,主食也可以吃米飯、麵條、饅頭、雜糧飯等。
南米北面,一般被用來描述傳統上南北方地區飲食差異。南方人愛米飯,傳統北方人(華北、西北)喜麵食,其實這與南北方的農業生產結構不同有關。
中國南方的氣候高溫多雨、耕地多以水田為主,所以當地的農民因地制宜種植生長習性喜高溫多雨的水稻。
而中國北方降水較少,氣溫較低,耕地多為旱地,適合喜幹耐寒的小麥生長。所謂“種啥吃啥”,長此以往,便養成了傳統上南米北面的飲食習慣。
麵條,作為北方人每日必不可少的食物,有著四千多年的製作食用歷史,它雖然起源於中國,但卻作為一種美食傳遍了世界各地,遠至義大利麵、烏冬麵,近至皮肚面、片兒川、重慶小面、刀削麵等等。但再怎麼花式吃麵條,在南方人的心目中,不吃米那就不叫“正經吃飯”。對於南方人來說,沒有吃米飯就等於沒有吃飽飯的感覺,吃火鍋,串串,冒菜來一碗米飯,可謂人生滿足。細細咀嚼,米飯帶有絲絲甜味,餓極時來點鹹菜,能吃下三大碗白米飯。
有網友說,吃麵條沒一會肚子就容易餓吧?說這話北方人就要反對了,明明是麵食更耐餓,吃兩三碗米飯都還不如一碗麵條!米飯、麵食,誰更抗餓?搜尋
熱量大PK:
不相上下
熱量上,100克大米和100克麵粉所提供的熱量值幾乎是相等的。
加工方式大PK:
越幹越耐餓
100 克稀飯,水分含量為 88.6%,大米含量僅為 11.4 克,能提供 46 千卡的能量;
100 克饅頭,水分含量為 40.5%,麵粉含量則為 59.5 克,能提供 233 千卡的能量。
江蘇省省級機關醫院劉珊說,如果說抗餓的話,還得看習慣。例如麵條,吸收了湯汁,就容易發脹,再加上一些蔬菜之類的,其實吃的並不是很多,很容易消化的,因此就不耐餓;而做成饅頭後,水分含量少了,抗飢餓能力就加強了。
怎樣吃主食吃得更健康?
無論米還是面,它們作為我們的主食,其應占攝入總能量的 50%~65%。而我們吃飯時容易被忽略的問題,營養專家劉珊提醒你注意了:
精米精面口感好?雜糧也不差
米麵經過精細加工會損失大量營養,特別是膳食纖維、B族維生素。而 2016 年的《中國成年居民粗雜糧攝入狀況》也顯示,中國超過八成成年居民全穀物攝入不足。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一般人群每天應攝入谷薯類食物250~400克,其中全穀物和雜豆類50~150克,薯類50~100克,也就是說,粗雜糧應占主食的1/3左右。
劉珊說,主食還是要粗細糧搭配好,可以適當加些雜糧,做成雜糧麵條,雜糧饅頭等,或者也可以吃一些山芋、山藥等粗糧,來平衡。
菜吃多好,還是主食吃多好?
營養專家劉珊這樣說---
飯量大的人,需要減少主食的攝入,可以多吃一些蔬菜來代替,避免發胖;
飯量小的人,最好先吃主食,再吃菜,要保證碳水化合物的合理攝入,人體需要60%左右的碳水化合物。
往往是鹹點油點的菜更下飯,那麼我們做菜可以選擇更清淡些,這樣吃菜的時候也不用想著配更多飯,自己吃下的鹽也更少了。
大誤區:白米飯含糖高,能吃出糖尿病!
營養專家劉珊解釋到,有不少糖友有這樣錯誤的認知,也不知這種說法從哪裡傳出來的,但是可以明確告訴大家,糖尿病可不是吃白米飯吃出來的!有些人即使吃再多的糖也不會得糖尿病,而有些人即使少吃飯,血糖照樣還是會高。
劉珊還說了,糖尿病與高能高脂飲食有關,也是遺傳因素和外部環境綜合作用的結果。光吃白米飯是不會吃出糖尿病的!而對於糖友,米麵的確是容易升高血糖的食物,但也不是說不能吃。飲食結構不合理、多吃少動的生活方式才是導致糖尿病的 “元兇”。
《中國糖尿病膳食指南(2017)》就提出:粗細搭配,全穀物、雜豆類佔主食攝入量的1/3。主食定量,零食加餐合理選擇。在總量控制這個大前提下,糖友也能像普通人一樣選擇食物種類,主食也可以吃米飯、麵條、饅頭、雜糧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