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正史漫談

    公元645李世民親征高句麗,當時帶了十萬兵馬遠征;就當時的主客觀條件而言,這個規模是比較合適的。

    唐太宗李世民親征高句麗所率領的軍隊並非只有六萬,而是超過十萬。

    對於李世民遠征高句麗的軍隊規模,《舊唐書·太宗下》中記錄的比較簡單:“發天下甲士,召募十萬,並趣平壤,以伐高麗。”即徵調了10萬人。

    在《資治通鑑·唐紀十三》中,則記錄的比較清晰。當時唐軍兵分水陸兩路:

    水軍的的統帥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時任刑部尚書的張亮,他作為平壤道行軍大總管,率領江、淮、嶺、峽等南方善於水戰的精兵四萬,再加上從長安、洛陽招募的精勇三千,乘坐五百艘戰艦,由萊州(今山東煙臺轄區內)走海路出發;

    陸軍的統帥則是另一位凌煙閣功臣李世勣,他被任命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率領步騎六萬,以及數量不明的突厥等少數民族將士。據史書記載,右衛大將軍阿史那思摩(又名李思摩)、將軍契苾何力這兩位突厥貴族首領都隨軍參戰,並且都光榮的掛了彩。

    當然,兩軍的總指揮是親征的唐太宗李世民本人。不過,這十餘萬的規模看起來挺龐大,但面對當時的高句麗仍處於下風。

    高句麗實力不容小覷

    隋唐兩朝之所以孜孜不倦的拿高句麗開刀,是因為這個藩屬國已經成了中原王朝的潛在威脅。

    首先,人口數量可觀。據後來唐高宗時的統計資料,高句麗被滅後,境內共176座城池、人口69萬多戶;而在唐高宗繼位時,唐朝的人口也只有380萬戶。

    其次,作為中原數百年的藩屬國,當時的高句麗既吸收了農耕文明,漢化程度極高。比如其首府平壤城也稱長安城;其華人愛看書,最受歡迎的書籍是《五經》、《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等;“種田養蠶,略同中國”、“人稅布五匹,谷五石”,具備了中原傳過去的農耕與紡織技術;冶煉技術先進,“兵器與中國略同”,李世民在安市城外曾繳獲全套鐵甲超過萬件。

    其三,高句麗兼具了遊牧漁獵民族的好鬥性。他們每年舉國練兵:“每春秋校獵,王親臨之”;最高執政官,並不是由高句麗王任免,而是由武力決定:“交替之日,或不相祗服,皆勒兵相攻,勝者為之。”相當的暴力直接;同時,高句麗民間用法嚴酷:“大體用法嚴峻,少有犯者,乃至路不拾遺”。

    這也是當初隋煬帝首次親征高句麗要徵調百萬大軍的原因之一。

    事實也證明,高句麗軍隊確實為數不少。當唐軍奪下遼東、抵達安市城後,高句麗北部地區的統帥高延壽、高惠真率領十五萬軍隊前來救援;再加上城內的守軍,唐軍在規模上確實處於下風。

    主客觀因素決定了唐軍規模不可能太大

    但李世民為啥不多帶點軍隊?這是有兩方面因素決定的。

    其一,兵不在多而在於精,當時的唐軍幾乎年間對外作戰,交戰對手主要有突厥、薛延陀、吐谷渾、吐蕃,皆為戰鬥力強悍的遊牧民族軍隊;但面對這些強敵,唐軍仍佔據優勢,可見當時的中原軍隊有多麼強大;

    其二,客觀的後勤困難。隋煬帝三次親征高句麗,第一次大敗,第二次因楊玄感內亂回撤,第三次逼迫對方投降後班師,三次都沒有完全達成戰略目的。而就戰鬥力而言,當時的隋軍並不比唐軍差,問題就出在後勤上。由於軍隊規模太大,加上路途遙遠、道路難行,隋軍的糧草保障成了頭號難題,還未到平壤,將士的口糧已空:“才行及中路,糧已將近”。而高句麗抓住這一點,採取堅守、消耗之策,讓隋軍吃盡苦頭。

    因此,李世民只徵集10萬人出征,也正是綜合考慮了敵我雙方情況基礎上所做的決定。不過最終唐軍仍舊面臨了後勤問題。在佔領遼東後,唐軍抵達安市城外,並且以少勝多、大敗前來救援的十五萬高句麗軍隊,斬首2萬、俘虜3.6萬,敵軍統帥高延壽、高惠真投降。但其後唐軍圍攻安市城兩個月未下,考慮到後勤逐漸吃緊,李世民下令班師:

    上以遼左早寒,草枯水凍,士馬難久留,且糧食將盡,癸未,敕班師。

    此戰唐軍戰損近2000人,戰馬死亡約八成,斬首敵軍4萬、俘獲人口7萬。看起來收益率挺高,但對於當時橫行天下的李世民而言,內心並不滿意,甚至嘆息:“要是魏徵還活著,肯定不會讓我打這一仗。”

    後來,唐朝仍繼續對高句麗用兵,但改成了以小股軍力進行持續壓制的方式。經過多年的不間斷打壓,公元668年,李世勣攻下平壤城,標誌著高句麗滅亡,東北地區的潛在威脅被徹底剷除。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能和大科學家愛因斯坦相提並論的都有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