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利基研究院

    使用者量的多少是檢驗大資料能不能形成的關鍵。農產品的不可替代性、區域性特點以及行政推動力決定了只要針對農業經營主體以及後端鏈條延伸開展資料蒐集,農業的大資料就可以形成。

    目前,農產品已進入買方市場,農業就要圍繞消費資料做文章。問題是,你的東西賣給誰、怎麼賣、品控怎麼把握?這些問題,比網約車要複雜得多。但即使難,也要破題。怎麼破?

    第一招,迎合市民對優質安全農產品的需求。農產品具有區域性和不可替代性的特徵。儘管農產品總體已是買方市場,但優質安全的本地農產品還是賣方市場。浙江溫州各縣(市、區)多數農產品的主要銷售區域在本地。相對固定的消費端和供應端建立起來了,第一批的大資料就產生了。這些資料是有生命力、有價值的。

    第二招,把農藥、化肥管控起來。隨著新的農藥管理條例的出臺,農藥銷售以及使用的資料蒐集會變得更為簡單和便利。這部分資料是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最有力支撐,可以與第一批資料相互驗證、相互補充。最關鍵的是,幾乎所有農戶都要用到農藥和化肥,這是真正的大資料。再加上種子經營、農機作業等方面的資料,就可以把農產品生產的前端資訊全面反映出來。

    第三招,請一家公司到田頭去搜集資料,這也是最常用的方法。人人都是消費者,我們可以結合自身的消費需求去找農產品供應端。

    政府要做哪些事

    建立農業大資料,離不開政府的支援。要讓農產品貼上標籤,完善產品資訊,最有效的辦法就是讓農民知道貼標籤有什麼好處。換句話說,就是要讓優質農產品賣出好價錢。

    第一步,把好的農產品賣到城裡來。這其中,政府要更好地發揮作用,包括質量的把控、品種的選擇、合作社的組織、物流配送以及必不可少的宣傳。

    第二步,提升組織水平,擴大品種範圍。習慣的改變需要一個過程。政府不僅要教農民把標籤貼起來,還要告訴他們,要貼這個標籤、打這個牌子,必須遵從規則,不該打藥時絕對不能打

  • 2 # 農業投資小混混

    目前,農業管理條線上的資料都掌握在政府手中,這個後期政府會逐步開放,這個大家都可以掌握到;

    消費端的資料,目前是屬於流量黑洞狀態,資料都被京東和阿里弄在自己手中,這個是企業的核心機密,已經不太好入手了;但是部分企業找到了被阿里和京東疏忽的大農農產品及農資市場,找到了不少的切入機會;

    此外,目前還有一個是從種植和生產端切入的機會,從土地利用、種植規劃、農資服務、金融服務、技術服務到市場供銷對接,這個市場剛剛起步,這也是給大家的機會,我們看見很多企業都在競爭這個市場,這個市場很大。

  • 3 # 布瑞克農業資料

    中國農業大資料的建立的需要兩個方面的努力,一個是政府資料開放,一個是商業性農業大資料平臺的發展壯大,實現資料的自我沉澱與積累。

    大家都知道,政府是目前最大的資料擁有者,在農業資料方面更是如此,各級的農業管理部門、其他部門的涉農統計資料、各種國有的其他農業事業單位、農業企業資料,這些大量的資料都掌握在國家手裡,如何像美國一樣,實現資料的開放共享,真正讓資料作為一種公共服務產品惠及全國國民,像美國政府將大部分的資料全部公開,讓各類經營主體去充分挖掘利用,最後為本國的農業提高服務,而美國農業部掌握著資料釋出的時機和規範性,用資料的修正和釋出為美國農民服務。巴西和阿根廷的相對較差一些,所以相關的影響力仍不及美國,儘管他的產量和出口量已經超過美國。中國政府資料的開放,只有統計局做的比較好,現在已經有資料釋出日曆,能夠及時釋出一些高頻統計監測資料,但是其他部門還要加快,目前的很多資料開放還只是搭了個架子,沒有實質性內容。

    除了政府掌握的資料,商業上的農業大資料才是一個巨大的可再生的富礦。只是由於過去農業的網際網路基因的匱乏導致相關資訊資料的採集、儲存嚴重落後,使得大量資料流失。而目前隨著各種資料平臺的搭建,大資料平臺、電子商務平臺、產業網際網路平臺,資料不斷沉澱。但是也要注意一個就是各種平臺雨後春筍,部分平臺難以持續經營,造成資料採集和沉澱的中斷;還有一個是資料的流量黑洞,幾大平臺吸引了大部分的流量,也就最後導致中小企業難以發展,此外,也為後來的資料整合利用帶來問題,如何打破邊界,實現資料的綜合挖掘利用。

  • 4 # 戴西南

    農業大資料,是指運用大資料理念、技術和方法,解決農業或涉農領域資料的採集、儲存、計算與應用等一系列問題,是大資料理論和技術在農業上的應用和實踐。

    透過運用大資料,可以快速而又準確地捕捉到相關的土壤、氣象、管理、流通、市場和消費等資訊,大資料技術把監測分析的資料結果及時反饋到整個農業的產前、產中和產後過程,藉助網際網路提供的海量資料資訊解決農業產業鏈上出現的諸如技術指導、天氣預測、質量檢測、市場銷售、產品售後服務和資訊反饋等各種問題,以促進規模經濟的實現,從而提升農業綜合資訊服務能力,幫助和知道農民的生產及經營活動,保障農業生產的正常開展。

    要實現真正的農業大資料,需要與田間地頭的具體實踐相結合,將科技、資料、應用三者高度融合起來。

    首先,要做好資料農業發展的頂層設計,從戰略的高度分析大資料的長遠發展趨勢,全域性統籌和規劃資料資源的開發利用,將農業大資料納入國家農業資訊化發展戰略。

    其次,要建立大資料人才培養體系,培育一批高階的大資料人才,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供必備的人才需要。

    第三,要打破農業資料資訊孤島格局,建立農業大資料開放共享和釋出平臺。大資料背景下資料開放要求日益強烈,近年來各涉農部門均加強了資料的開放共享工作,資料共享環境得到不斷最佳化。但是由於各部門均有各自的資料監測體系,且指標解釋和調查樣本不一,而且大多隻是在本部門內部使用,因而資訊孤島、資料重複建設等現象突出,資料打架問題嚴重,這造成了巨大的知識、技術資源浪費。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從國家層面上制定各部門資料管理和共享的範圍邊界,構建起農業資料開放共享平臺,明晰各部門資料管理及共享的義務和權利。

    可以預料,大資料在農業中的應用將實現新一代資訊科技與傳統農業的跨界融合,創新基於網路平臺的農業新產品、新模式與新業態,未來的農業大資料將會發揮更大的作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威馬汽車可以獲得國家隊、騰訊、紅杉資本的重磅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