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劉一千五
-
2 # 舍我談歷史
習慣上,人們都認為,秦朝二世而亡,但秦朝確實傳了三個皇帝,在秦二世胡亥之後即位的秦王(趙高給秦朝皇帝去帝號,因此子嬰只能稱秦王)是子嬰。子嬰是趙高被擁立的秦皇室(王室)成員,在位時,秦已經病入膏肓,滅亡只是時間問題。但子嬰還是展現了傑出才能,即位後,設計殺死趙高。可惜的是在位46天,劉邦攻入咸陽被迫投降,最終被項羽殺死。因為子嬰去世在秦末的混亂時期,對於子嬰的記述不是很詳實,究竟其和秦始皇、胡亥什麼關係不得而知。對於他的身份比較流行四種說法。
1.公子扶蘇之子
這種說法佔大多數,因為史書記載“(趙)高立二世兄子嬰”,所以後世傾向於其是胡亥哥哥的兒子,名嬰。而從子嬰的年齡看,是胡亥年齡最大的哥哥扶蘇兒子的可能性最大。
2.秦始皇的兒子、胡亥的哥哥
這種說法也有一定的比例,認為比較成熟和有才能的子嬰,在年齡上比胡亥要大,很有可能是胡亥的哥哥。
3.秦始皇的弟弟
根據記載,子嬰曾經多次勸諫胡亥,而以胡亥殺人如麻的性格,沒有對子嬰動手,說明子嬰很可能是胡亥的長輩,就年齡來講是秦始皇的弟弟。
4.秦始皇的侄子
胡亥可以容忍子嬰存在,子嬰有具備即位條件,說明子嬰並不能威脅胡亥的位置,且和胡亥親緣不遠。子嬰很有可能是秦始皇的侄子,胡亥的堂兄。
到底子嬰的真實身份是什麼,是個歷史迷案,或許將來出土和挖掘新的有價值的文獻可以揭開子嬰身世之謎,但在沒有證據支撐的情況下,現在所有的說法都只能是猜測。筆者今天就帶大家來猜測一下。
子嬰大機率不是秦始皇的兒子。胡亥作為秦始皇的小兒子,他的得位存在很多疑點,他也對自己的兄弟姐妹展開了殺戮,斷不會留下一個自己的哥哥,成為皇權的威脅。而胡亥當時的支持者李斯和趙高也不會允許秦始皇的其他皇位活著,他們也會鼓動胡亥除掉他存活下來的哥哥。同理,子嬰是秦始皇的親孫子的可能性也不大。胡亥登基最大障礙的是秦始皇長子扶蘇,扶蘇被逼自殺,如果扶蘇的兒子還活著,對於胡亥乃至李斯、趙高都有很大的威脅,因此子嬰是扶蘇兒子的可能性幾乎沒有。秦始皇親侄子的可能性也不大。根據記載秦始皇嬴政只有一個同父異母的弟弟,他的這個弟弟還因為叛秦客死他鄉。即使他有兒子,按照秦始皇的性格也不會留著他。
結合子嬰的身份以及和胡亥的關係,筆者大膽推測,子嬰很有可能是秦始皇父親子楚兄弟的後人,可能是秦始皇的侄子或者侄孫,給出的理由如下:
首先,子嬰能夠繼承皇位(王位),說明他是皇室近支,否則的話即使趙高再有實力也不敢隨便找來一個人就立為王,至少應該身份上合適。在胡亥殺了自己的哥哥們之後,留下他的侄子們的可能性非常小,所謂斬草除根。那麼,很有可能出現秦始皇嬴政這一支沒有繼承人的情況,就會讓親緣最近的旁系繼承,和秦始皇嬴政一輩的基本故去,最合適的繼承人來在於秦始皇的堂侄子或者侄孫。
其次,子嬰能夠在胡亥展開殺戮的情況下,敢於勸諫,可以說明子嬰要麼是德高望重,要麼和胡亥關係特別好。在胡亥親兄弟都可以殺的情況下,子嬰能夠活著甚至和胡亥處還算挺好,說明子嬰一種情況下是胡亥的叔叔,他很敬重對方,另一方也有可能是胡亥的玩伴,他的一個堂兄弟。當然更有可能是他的一個小叔叔,並且是他的玩伴。這樣按照輩分,胡亥既敬重胡亥,又因為一起長大,兩個人的關係就比較親密了。
第三,從子嬰即位除掉趙高後並沒有獲得群臣支援看,子嬰並不是秦始皇的兒子或者孫子。從周封秦國到秦始皇統一天下,秦歷經幾百年的歷史,秦的底蘊肯定是有的。作為一統天下的皇帝,秦始皇的威望也是有的,如果子嬰是始皇帝直系後裔,會有很多人支援,但是他的支持者並不多,很有可能和子嬰的身份不高貴有關。
-
3 # 西嶽頑石
子嬰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曇花一現的人物,他的生平事蹟鮮見於史冊,早年經歷更是無從談起。他一生做的最大的事情是誅殺了人神共憤的趙高,在歷史長河當中吹起這個漂亮的泡泡之後便匆匆離去。
子嬰在歷史舞臺的首次登場見於《史記·蒙恬列傳》,秦始皇在東巡途中駕崩,胡亥矯詔篡位,聽信趙高讒言,囚禁了蒙恬和蒙毅,準備處死兄弟二人。子嬰苦口婆心的勸諫胡亥,胡亥不聽,派人殺死了蒙恬和蒙毅,從那一段勸諫中,我們可以看出子嬰正直仁厚,善於謀略,絕非等閒之輩。
那麼子嬰到底和秦始皇什麼關係?主流說法有三種,我一一列舉出來。
第一種,說是子嬰是秦始皇的弟弟,見於《史記·李斯列傳》:高自知天弗與,群臣弗許,乃召始皇弟,授之璽。子嬰即位,患之,乃稱疾不聽事,與宦者韓談及其子謀殺高。
我個人比較贊同這種說法,秦始皇50歲駕崩,公子扶蘇死時大約30歲左右。既然司馬遷記載子嬰誅殺趙高是與兒子合謀的,那麼推斷他的兒子至少不是毛頭小孩子,年齡應該在15到20歲之間,那麼子嬰那時的年齡是35到40歲之間,這個年齡是秦始皇的弟弟最靠譜。
但據記載秦始皇只有一個弟弟,就是長安君成蟜,他在秦始皇稱帝前就死了,怎麼會又憑空冒出來一個弟弟?這也是反對派提出質疑最有力的一個反駁點。
第二種,說子嬰是秦二世胡亥的兄長,見於《史記·六國年表》:高立二世兄子嬰。我認為這種說法站不住腳,因為胡亥陰謀篡位後,為了穩固帝位,將所有的兄弟姊妹屠戮殆盡,怎麼會單單對子嬰網開一面呢?
第三種,說子嬰是秦始皇的侄子,有關《李斯列傳》集解引徐廣說一本曰“召始皇弟子嬰,授之璽”中的“弟子嬰”,應理解為“弟弟的兒子——嬰”。這裡斷句一下,據記載秦始皇只有成蟜一個弟弟,那這個子嬰極有可能就是成蟜的兒子。
據有關史料推測,成蟜大約出生於前256年,子嬰大約出生於前240年。成蟜於前239年降趙時,其子此時約為2歲左右,並且可能留在秦國。而六國年表當中“高立二世兄子嬰”的“兄”並不是指親兄弟,而是指堂兄弟。因此子嬰並沒有威脅到胡亥的皇位,所以活了下來。
這種說法貌似也能說的過去,但我更傾向於第一種說法。長安君成蟜叛秦降趙,史稱“成蟜之亂”,秦始皇平定叛亂後,其部下軍吏均遭連坐被殺,成蟜逃到了趙國。如果子嬰是成蟜的兒子,並且還留在秦國,以秦始皇殺伐決斷的畫風,子嬰還有活路嗎?
-
4 # 小楊品史
《史記》裡面,對子嬰出身的描述很混亂,有自相矛盾的地方。經過深入的分析和推測,我認為子嬰應該是秦始皇的兄弟,遠房兄弟的可能性比較大,他的德行學問比較突出,在嬴氏宗族內部比較有威望,能力一般,沒有戰功。
子嬰不可能是扶蘇的兒子,嬴政遠房兄弟的可能性比較大一、子嬰不是扶蘇的兒子
子嬰不是扶蘇的兒子,有四個證據:
1、胡亥繼位後,對始皇帝的子女進行了殘酷的屠殺,連出嫁的公主也不放過。胡亥為什麼要這樣做呢?一是害怕他們威脅自己的皇位,二是橫刀立威,禁止他們議論自己皇位的合法性。假若子嬰是扶蘇的兒子,胡亥第一個就會幹掉他,因為他的威脅最大。
2、不合常理。胡亥在胡作非為的時候,子嬰還勸過他,假若他是扶蘇的兒子,還會傻乎乎的這樣做嗎?當然不可能!他會怎麼做呢?一是躲得遠遠的,離發瘋的胡亥越遠越好,哪還敢去摸老虎的屁股;二是在背後摩拳擦掌、默默詛咒,巴不得他早點兒倒黴。
3、年齡對不上。秦始皇49歲去世,3年後子嬰繼位,子嬰繼位後和自己的兩個兒子商量除掉趙高。假若嬴政15歲生扶蘇,扶蘇15歲生子嬰,子嬰15歲生兒子,這樣算來,子嬰繼位時兒子還不到10歲,你會和不到10歲的孩子商量生死攸關的大事嗎?明顯違背常識。
4、趙高不可能讓扶蘇的兒子當皇帝。我們知道,在趙高、李斯的陰謀下,害死了公子扶蘇,立胡亥為秦二世,才三年過去,趙高就立扶蘇的兒子當皇帝,他就不怕報復嗎?晚上能睡的著覺嗎?正常人都不會這麼幹,何況是精明的趙高。
二、子嬰是嬴政的遠房兄弟
按照剛才的年齡分析,子嬰應是嬴政的兄弟輩人物。為什麼要說是遠房兄弟呢?
1、對胡亥有威脅的近房很可能已經被殺了,就算沒殺也不敢出來瞎咧咧,待在家裡裝孫子;
2、血雨腥風中子嬰還敢出來勸諫,說明他自己覺得胡亥不回殺他,原因就在於自己距離皇位很遠,怎麼著也不可能輪到自己;
3、立遠房對趙高有利,首先不會威脅到自己的權利,其次會對自己感恩戴德。
子嬰為什麼能夠繼承皇位?一、子嬰具有皇室血統
子嬰具有嬴氏皇室血統,具備繼承皇位的資格。秦國立國幾百年,嬴氏一直是秦國宮室的主人,在人們的觀念裡,皇帝就應該姓嬴,倘若換一個不相關的人來當皇帝,趙高面臨的壓力將會劇增,很可能控制不住局面。尋找一個比較有威望的嬴氏內部傀儡,就成了最佳的選擇。
二、趙高認為子嬰對自己沒有威脅
子嬰當時的年齡很可能在40左右,能力一般、沒有軍功,趙高才敢扶立他。
1、能力突出的人趙高不可能扶立。趙高需要的是傀儡,不是扶大廈將傾的雄主,能力一般的人才好控制。
2、戰功赫赫的人趙高更不敢扶立。趙高陷害了那麼多嬴氏族人,要是立一個有戰功的將軍,那不是送上砍自己腦袋的刀嗎?
千算萬算,趙高確實找到了符合他標準的繼承人,可惜他漏了一條,子嬰沒有匡扶社稷的能力,卻有殺他趙高的膽子和計謀,這也算是惡有惡報吧。
回覆列表
司馬遷的《史記》裡面有至少兩個說法,子嬰是個什麼狀態。
一,記載一《秦始皇本紀》:閻樂歸報趙高,趙高乃悉召諸大臣公子,告以誅二世之狀。曰:“秦故王國,始皇君天下,故稱帝。今六國復自立,秦地益小,乃以空名為帝,不可。宜為王如故,便。”立二世之兄子公子嬰為秦王。
這裡是“立二世之兄子公子嬰為秦王。”趙高立秦二世的兄長的兒子子嬰為秦王。是說的子嬰二世皇帝的侄兒。
記載二《李斯列傳》:
高自知天弗與,群臣弗許,乃召始皇弟,授之璽。子嬰即位,患之。
問題來了,頭一篇文章說是秦始皇的兒子,這一篇文章說是秦始皇的弟弟。
二,秦始皇究竟有多少個兒子,在《秦始皇本紀》和《李斯列傳》裡面都說了有二十多個,姐妹們有十多個。他們都被秦二世殺了。原因是秦二世怕他們爭奪皇帝寶座。那麼,如果子嬰是這批公子們中的一個,因此緣故,不可能會逃脫這次大難。秦始皇的兒子,秦二世的兄弟,子嬰一定被殺了。
其他公子可能沒有出色的表現,特別大的事件,他們就沒有出現在歷史記載中。但是,可以這樣推測一下,秦始皇的爺爺孝文王,他有二十幾個兒子,秦始皇的父親異人排在十位之外,經過呂不韋活動,成了子楚。這是爺爺輩,秦始皇的兒子女兒三十餘個。那麼,夾在中間的莊襄王子了也可能有十幾二十個子女。由此及彼,秦始皇的兄弟們就多了,只是沒有名字記載而已。
秦二世要殺的只是他自己的兄弟姐妹們,他是不敢去殺叔叔伯伯們的。所以,《李斯列傳》裡面的:
“高自知天弗與,群臣弗許,乃召始皇弟,授之璽。”
這樣一來事情就順暢了 畢竟符合情況,方才可信。
在《秦始皇本紀》裡面記載了一個有名字的弟弟,秦王時期的兄弟成蛟,因為叛亂被殺了。有的人就認為秦始皇沒有其他兄弟了,把子嬰當成了秦始皇的兒子了。
四,在《史記》的本紀與列傳中,記載的歷史事件相牴觸時,一般取列傳裡面記載的為準,當然,這不是絕對的。之所以說子嬰是秦始皇的兄弟還在於,秦始皇的兒子們都不大,他們的兒子們就更小了。子嬰是秦始皇的弟弟,那麼,子嬰父子提刀殺趙高就解釋得通了。因為子嬰的年齡大,所以,兒子們才能是成人,才可能幫得了父親的忙。何況這樣的大事是隻有心智成熟的人才幹得了的。如果子嬰是秦二世哥哥的兒子,那他的兒子一定小得穿開襠褲,還能幫父親除奸臣嗎?
所以,子嬰是秦始皇的弟弟比較可信。依據從《李斯列傳》的記載比較合乎理情。